2022公辦本科大學新聞學專業排名
2022公辦本科大學新聞學專業排名
2022中國大學哪些本科的新聞學專業,是高考優秀考生報考的最佳選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2022公辦本科大學新聞學專業排名。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2022公辦本科大學新聞學專業排名
序號 | 學校名稱 | 評選結果 |
1 | 中國人民大學 | A+ |
2 | 中國傳媒大學 | A+ |
3 | 復旦大學 | A |
4 | 華中科技大學 | A |
5 | 清華大學 | A- |
6 | 上海交通大學 | A- |
7 | 武漢大學 | A- |
8 | 暨南大學 | A- |
9 | 北京大學 | B+ |
10 | 華東師范大學 | B+ |
11 | 上海大學 | B+ |
12 | 南京大學 | B+ |
13 | 南京師范大學 | B+ |
14 | 浙江大學 | B+ |
15 | 廈門大學 | B+ |
16 | 四川大學 | B+ |
17 | 河北大學 | B |
18 | 安徽大學 | B |
19 | 鄭州大學 | B |
20 | 湖南大學 | B |
21 | 湖南師范大學 | B |
22 | 中山大學 | B |
23 | 深圳大學 | B |
24 | 陜西師范大學 | B |
25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B- |
26 | 蘇州大學 | B- |
27 | 南昌大學 | B- |
28 | 山東大學 | B- |
29 | 河南大學 | B- |
30 | 華南理工大學 | B- |
31 | 蘭州大學 | B- |
32 | 南京政治學院 | B- |
33 | 天津師范大學 | C+ |
34 | 遼寧大學 | C+ |
35 | 重慶大學 | C+ |
36 | 西南政法大學 | C+ |
37 | 西北大學 | C+ |
38 | 北京印刷學院 | C+ |
39 | 北京師范大學 | C+ |
40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C+ |
41 | 中央民族大學 | C |
42 | 中國政法大學 | C |
43 | 吉林大學 | C |
44 | 同濟大學 | C |
45 | 上海理工大學 | C |
46 | 汕頭大學 | C |
47 | 廣西大學 | C |
48 | 西安交通大學 | C |
49 | 北京工商大學 | C- |
50 | 南開大學 | C- |
51 | 上海師范大學 | C- |
52 | 安徽師范大學 | C- |
53 | 華中師范大學 | C- |
54 | 西南大學 | C- |
55 | 云南大學 | C- |
56 | 新疆大學 |
2022獨立學院新聞學專業排名
名次 | 學校名稱 | 專業星級 | 所在地區 | 地區排名 |
1 | 云南大學滇池學院 | 6星級 | 云南 | 1 |
2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 | 5星級 | 江蘇 | 1 |
2 | 南京大學金陵學院 | 5星級 | 江蘇 | 1 |
2 |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 5星級 | 福建 | 1 |
2 |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 5星級 | 四川 | 1 |
6 | 河北大學工商學院 | 4星級 | 河北 | 1 |
6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 4星級 | 廣東 | 1 |
6 | 天津師范大學津沽學院 | 4星級 | 天津 | 1 |
6 |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 4星級 | 浙江 | 1 |
10 |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 | 3星級 | 山西 | 1 |
10 | 廣西大學行健文理學院 | 3星級 | 廣西 | 1 |
10 |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 | 3星級 | 江蘇 | 3 |
10 | 山東師范大學歷山學院 | 3星級 | 山東 | 1 |
10 | 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 | 3星級 | 天津 | 2 |
10 | 阜陽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 | 3星級 | 安徽 | 1 |
10 |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 3星級 | 湖北 | 1 |
10 |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 | 3星級 | 陜西 | 1 |
10 |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 3星級 | 四川 | 2 |
10 | 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 | 3星級 | 甘肅 | 1 |
10 |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 3星級 | 江西 | 1 |
10 | 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 3星級 | 山東 | 1 |
10 | 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 | 3星級 | 廣東 | 2 |
10 | 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3星級 | 河北 | 2 |
10 | 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 | 3星級 | 浙江 | 2 |
10 |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 3星級 | 四川 | 2 |
10 |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 3星級 | 河南 | 1 |
2022中外合作辦學大學新聞學專業排名
名次 | 學校名稱 | 專業星級 | 所在地區 | 地區排名 |
1 | 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 5星級 | 廣東 | 1 |
新聞學專業介紹
專業介紹:新聞學是以人類社會客觀存在的新聞現象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研究的重點是新聞事業和人類社會的關系,探索新聞事業的產生、發展的特殊規律和新聞工作的基本要求的一門科學。
就業方向:新聞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都在新聞媒體、政府機關、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較高層次的新聞業務、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有不少畢業生成為本單位的業務骨干。
填報高考志愿:如何填報平行志愿
2009年大概有10個左右的省份實行“平行”投檔,所謂“平行”,就是上述兩種投檔辦法的結合,既“順序志愿+平行志愿”的投檔辦法。在某一個批次內,設置3--4個志愿,第1志愿按“志愿+分數”投檔,即順序志愿投檔,第2、3、4志愿按“分數”投檔,即平行志愿投檔。這種投檔模式是將投檔過程斷然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雖然是順序志愿,但實際上只有1個志愿,第二階段,雖然實行大平行,但事實上70%以上(甚至可高達85%)的招生計劃已經錄滿,考生選擇余地已經很小。因此,對于實行這種投檔模式省份的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注意以下3個問題。
1、第1志愿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在第一階段,順序志愿是按“志愿+分數”投檔,也就是在同一時刻,一個批次內所有考生的第1志愿都同步投向所有的高校。這種兩個階段的投檔模式在第一階段實際上是更加強化了第1志愿的作用,特別是在這個階段本身就只有1個志愿的情況下,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還是能以確保第1志愿錄取為上策。
考生首先要對自己高考成績在整體成績分布中的排位有一個判斷,如果是成績公布后填報志愿則這個問題就成為已知。其次要對上年度自己擬選報的高校在本省錄取的分數分布要有一個了解,這些數據目前在大多數省份公布的年錄取統計資料中查到。
如果將上年度每所學校錄取的分數分布分都為上、中、下三個段落,那么,考生就面臨三種選擇,第1志愿是選報自己的分數能達到分數分布上段、中段還是下段的學校呢?
如果選擇自己的分數能夠達到學校上年錄取分數分布上段的學校,考生的分數就會高出該校最低分數很多,被錄取的把握就很大,但其實做出這種選擇一定是有其它考慮的,例如學校的某一專業是同類院校中最好的,學校所處地區有益于完成學業等等,千萬不要像拿錢買東西一樣總想著值與不值。
如果選擇分數能夠達到中段的學校,則是可以兼顧學校量級并且有一定的專業選擇余地,也是偏于安全的考慮,大部分考生都會做出這種選擇。
如果考生選擇自己的分數僅能達到學校上年錄取分數下段的學校,被錄取的可能性就較低,敢于做這樣的選擇,一是肯定有自己的判斷,寄希望于與自己分數大體相當或略高的其他考生由于各種原因,今年報考該校的人數會減少,二是肯定要有預案,或是有相應的補救措施,或是有足夠的心里準備能夠接受落選到同批其他本不想去的學校,或是就想降批錄取。
總之,因為在這一投檔階段,考生只有一個志愿,沒有志愿的回旋余地,比起完全實行”順序志愿”投檔來講,第1志愿更加重要,無論是哪個批次的考生,也無論在批次內是高分考生還是低分考生,面臨的問題是一樣的,面臨的風險也是一樣的,同樣,填報第1志愿時考慮問題的基本思路也是一樣的。
2、第2、3、4平行志愿如何填報
在實行這種投檔模式的省份中,第一階段順序志愿按“學校+分數”投檔后,多數省份都能完成批次計劃的70%以上,個別省份甚至可達80%左右,所余計劃數已不多,第二階段平行志愿按“分數”一次性投檔,實際上更多的是照顧第1志愿落選的高分考生。那么,考生的第2、3、4平行志愿該如何填報呢?
首先是要找出上年度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學校,只有這樣的學校才能作為第2、3、4志愿的備選學校,這里不存在其它第1和第2志愿拉開梯度的問題。在目前各省市公布的上年度錄取統計資料中,有的省份的資料只有學校錄取的分數分布,沒有錄取的學生志愿順序分布,這對填報第3、3、4志愿作為平行志愿時參考意義有限。(考生一定要確切的獲知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學校有哪些,在這些學校中選擇作為平行志愿,萬萬不能僅根據學校上一年度錄取的分數高低簡單的判斷是否可以作為第2、3、4平行志愿。有不少學校錄取分數不高,但第1志愿生源充沛,第2志愿的學生被錄取的機會幾乎沒有,除非學校在招生簡章中有特殊注明,可以接受第2志愿的學生,但往往要附加一些條件,考生要特別注意。
其次,在可供選擇作為第2、3、4平行志愿的學校中,分數相對較高的學生,選擇的余地就大些,分數相對較低的學生,比如僅比二批本科分數線高出10分左右的學生,如果執意要在本批次內上學,應主動放棄一些條件,盡量爭取按志愿錄取,也比最后作無奈的被動選擇要好。所以,填報第2、3、4平行志愿,特別是在70%以上招生計劃已經錄取完成時,如果僅從分數的角度考慮,還是以確保錄取為好。
高考填報志愿涉及到考生本人的背景情況,涉及到考生本人對各種不同類型層次高等學校的認識,涉及到考生上大學的基本出發點與目標,要綜合考慮。本文僅從分數及技術的角度,提出在目前三種不同錄取投檔方式之下,考生報考志愿時,應注意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文中提及的“分數”,在不同年度之間是不能比對的,考生應注意根據年度的全部考生分數分布折算成相對排位,用位置進行年度之間的比對才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