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志愿填報基本方法
高考生志愿填報基本方法步驟
對于很多同學們來說,填報志愿的難度一點不亞于高考,那么該怎么填高考志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生志愿填報方法,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高考志愿該怎么填
1、先弄清可以填幾個志愿
無論考生所在的省份是否合并批次,都會對考生填報志愿產生一定的影響,最主要的變化體現在志愿設置方面。批次合并之后,本科二批志愿院校數量增加,考生可以選擇的專業和院校也相應增加。所以考生要弄清楚自己可以填報幾所高校和專業,另外填報志愿的政策、時間、方式和錄取規則都要知道。
2、找準自己的定位
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個重要的依據就是先找清自己的定位。最常用的找定位的方法就是線差法和排位法。但是批次合并之后,院校增加,批次線發生變化,往年的分數線就失去了參考價值。
其實,雖然通過二本線來判斷自身定位會收到影響,但是線差法還是可以用的,因為一本線還是在的,考生在報考時可以看看往年一本的錄取線比二本高出多少,來大致估算自己的定位。
3、選擇學校的方法
考生在填報志愿選擇學校的時候,有三條原則:一要盡量選擇名校,如果你是名校出身,意味著你以后的路要好走很多;二是去哪里上大學也很重要,考生要盡量選擇好的城市,這對考生以后的視野和未來的就業前景是有很大影響的;三是盡量選擇你以后想定居的城市,因為大學在這里生活了四年,這樣環境相對比較熟悉,身邊的同學大多數可能也留在這里,所以對以后的生活和就業都很有幫助。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
當考生知道自己高考成績后便開始準備高考志愿填報。很多家庭因為高考志愿而開始忙亂起來。忙屬于正常現象,亂就有點不正常了。亂是有原因的,主要是因為很多家長沒有上過大學,對于大學和專業了解太少。考生忙亂和迷茫主要是分數不太理想,不知道咋樣選擇專業和大學。
今天我們先說最前置的一點,那就是知道成績后如何查詢能上哪些大學。
我想大部分家長的做法就是翻開本省的高考志愿填報大本,一個個學校看,但這種數據的收集不僅效率低,還不科學,因為人腦很難把前后的數據關聯起來。
現在都是大數據時代了,像志愿填報這種大數據量的當然要通過大數據分析來解決,目前國內在這一塊做的非常不錯,有很多像樣的志愿填報系統。
比如我所了解的蝶變志愿這個產品,他們的數據來源是將每個省份的志愿填報指導大本進行數據整合轉成電子數據,然后再人工校對,形成數據基礎,再通過數據分析處理和算法計算,針對不同省份不同成績給出能上的大學列表,并針對每個大學給出錄取概率。
高考志愿填報方法
目前高考填報志愿采用平行志愿,即每個填報的志愿被錄取的機會相等。填報志愿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了解批次錄取分數線,多數省份都在省線和高考分數出來后再統一填報志愿。
在填報志愿時,如果自己分數夠高,應該以挑選院校為主,重點大學的名氣會讓你更有優勢;如果分數夠不到重點大學,那么就以挑選專業為主,最好選一般院校里的王牌專業。
填報志愿時,要進行估分預算,自己選擇一些具體的學校和專業后,上官網查歷年錄取分數線,看看與省控線的分差,最好取近三年的平均值,然后看自己的成績能否報上。
最后就是在填報志愿時,順序應按分差從大到小填報,最好服從調劑,這樣被退檔的風險就降低很多,如果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在大一時爭取轉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