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分能上什么大學?呂迎春教授:兩所名校發布公告,17人被取消考試資格!
200分能上什么大學?呂迎春教授:兩所名校發布公告,17人被取消考試資格!
高考200分可以上大學嗎,能上什么大學?來聽聽呂迎春教授怎么說!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分數線錄取信息,歡迎大家閱讀!
高考200分能上什么樣的大學?
每年高考過后,都有很多高考成績不是很好的考生再為選學校發愁,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高考成績太低,不能很好的判斷自己到底能不能上大學,如果報考能不能被順利錄取。其實根據最近兩年的高考志愿填報錄取情況,高考200分能上大學,而且有很多院校可以選擇的。
高考200分基本就是高考成績最差的那一類學生了,按照社會上流行的一種說法,哪怕全部的高考試題都選c,成績都有可能比200分高很多。雖然高考成績只有200分,但架不住全國的高校太多了,大部分院校在每年錄取時間結束后,都有很多補錄的計劃,就是因為填報的人數不能滿足正常的招生計劃,必須通過降低錄取標準來填補人數上的差距。
據全國各省確定的最低錄取分數控制線了解,大部分省份確定的數字為150-180分之間,所以每個省份都有一些院校因為自身院校導致報考人數很少,不得不降低錄取分數線來提高錄取率;所以如果是高考成績只有200分,還想要讀統招大學,可以在前期先填報一些壓線的大學,如果沒有被錄取,還可以填報后期的補錄學校志愿,兩手抓保證最終的錄取。
如果高考200分還想上比較重點的大學,還可以考慮計劃外招生院校,比如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主要開設專業也有很多選擇,比如空乘、學前、護理、計算機、電子商務、工商管理等。
呂迎春教授:200多分能上重點大學?兩所名校發布公告,取消17人考試資格
每年高考過后,都有很多高考成績不是很好的考生再為選學校發愁,主要原因還是因為高考成績太低,不能很好的判斷自己到底能不能上大學,如果報考能不能被順利錄取。其實根據最近兩年的高考志愿填報錄取情況,高考200分能上大學,而且有很多院校可以選擇的。
高考200分基本就是高考成績最差的那一類學生了,按照社會上流行的一種說法,哪怕全部的高考試題都選c,深圳高考移民事件尚未完全落幕,國際高考移民事件就卷土重來。
5月8日,暨南大學招生辦公室網站上發布公告,稱根據暨南大學、華僑大學聯合招收港澳臺、華僑、華人及其他外籍學生入學考試的規定,經上級部門核查報名信息、審查報名材料,未能通過資格審查的考生將不予參加考試。
在公告的附件欄中,共有17名考生未能通過審查資格。這17名考生的居住國分別為:美國、瓦努阿圖、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柬埔寨、阿聯酋、朝鮮。
這些學生之所以未通過招生資格審查,原因可能多種多樣,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在外國所住的時間太短,有“國際高考移民”的嫌疑。
國際高考移民,是指考生通過各種途徑取得國外長期或永久居留權的身份,然后參加國內高校自行組織的“華僑生聯考”,從而達到避開國內高考,進入我國名牌高校學習的目的。
華僑生聯考,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院校聯合招收華僑及港澳臺地區學生考試”, 是由教育部、國務院僑辦、國務院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于1985年開始組織內地高校聯合招收港澳臺僑學生一項特殊的高等教育政策。其目的是為了增進華僑青年對祖國的了解,維系他們與祖國的情感。
相對于內地的高考,華僑生聯考很簡單,文科不考政治、理科不考生物,試題都是基礎性知識,學習壓力減輕很多,而且錄取線遠低于國內普通高考的錄取分數線。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內地一些考生家長為了讓孩子成為華僑生,便選擇某些國家特別居留或退休簽證等快捷穩妥、費用低的項目作為變身華僑的“跳板”。再讓孩子到國外讀幾年高中,等到華僑生聯考時,“土著”就變成了“華僑生”。
近年來,不少移民中介商和一些國際學校,甚至一些房地產公司嗅到了其中的商機,借低分上名校為誘餌,吸引大陸有經濟實力的學生家長投資移民或獲取國外居住權。有的移民中介公司甚至公開宣傳:200分上“211”高校、400分上“985”高校。
呂老師提示
1.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的錄取批次
①暨南大學簡稱暨大,是中國第一所由國家創辦的華僑學府,直屬“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領導,素有“華僑最高學府”之稱。學校是國家“211工程”大學。 2017年,又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的辦學方針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但實際上,每年的生源主要還是來自內地考生。學校目前有全日制學生37918人,其中有11767人是來自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在校華僑、港澳臺和外國留學生。
學校在廣州、深圳、珠海三地設有五個校區,校本部在廣州市石牌。
暨南大學在內地招生時,無論在提前批還是本科一批,一直屬于全國重點大學批次。該校原來在北方考生心目中比較陌生,許多人甚至誤以為是“濟南大學”,近年來已經被廣大考生所認可。
②華僑大學也屬于國務院僑辦領導,是新中國最早實行董事會制度的大學之一。2017年學校入選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
華僑大學的辦學方針同樣是“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5551人,研究生5953人,有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港澳臺和外國學生4969人,是全國擁有境外學生最多的大學之一。在已經畢業的約20萬名校友中,約有5萬人分布在境外各地,主要集中在港澳臺及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
華僑大學原來在泉州辦學,近年來,已經把主要辦學陣地逐漸轉移到廈門。
華僑大學在內地招生時,長期以來一直屬于二本院校,近幾年才陸續升為一本。截止到2018年,除了北京仍放在二本招生,其他省市都已經把該校放在一本批次錄取了。
2.華僑生參加內地高考的報名條件
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兩所高校每年都有大量面向華僑考生的招生指標。凡是港澳臺和華僑、華人及其他外籍學生報考暨南大學或華僑大學,均可通過“兩校聯招”或“全國聯招”兩種方式被錄取。
考生只要滿足下面條件之一就符合報考資格:
①學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須取得住在國長期或者永久居留權,并已在住在國連續居留2年,兩年內累計居留不少于18個月,其中考生本人須在報名前2年內在住在國實際累計居留不少于18個月。
②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國長期或永久居留權,但已取得住在國連續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資格、5年內在住在國累計居留不少于30個月,且考生本人在報名前5年內在住在國實際累計居留不少于30個月。
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公民出國留學(包括公派和自費)在外學習期間,或因公務出國(包括外派勞務人員)在外工作期間,均不視為華僑。
3.警惕中介機構的虛假宣傳
早在2006年前后,北京、上海、廣東、江西、浙江等省市都陸續發現,有國內高考落榜生以“華僑生”或"外國留學生"的身份,持偽造的護照和相關證件"曲線高考"進入內地數所名牌大學。
針對上述現象,教育部曾表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做到“零容忍”,并會同外交部、公安部、國務院僑辦等部門采取了一系列規范措施,如嚴格限定華僑考生報名條件,嚴格審核考生報名資格。經過幾年的治理,華僑考生報名資格造假泛濫現象已經得到有效遏制。在此,
呂老師也提醒有關考生和家長,要警惕部分中介機構的虛假宣傳,防止上當受騙。國的高校太多了,大部分院校在每年錄取時間結束后,都有很多補錄的計劃,就是因為填報的人數不能滿足正常的招生計劃,必須通過降低錄取標準來填補人數上的差距。
據全國各省確定的最低錄取分數控制線了解,大部分省份確定的數字為150-180分之間,所以每個省份都有一些院校因為自身院校導致報考人數很少,不得不降低錄取分數線來提高錄取率;所以如果是高考成績只有200分,還想要讀統招大學,可以在前期先填報一些壓線的大學,如果沒有被錄取,還可以填報后期的補錄學校志愿,兩手抓保證最終的錄取。
如果高考200分還想上比較重點的大學,還可以考慮計劃外招生院校,比如北京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等,主要開設專業也有很多選擇,比如空乘、學前、護理、計算機、電子商務、工商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