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工作流程
產品設計工作流程
產品設計,一個創造性的綜合信息處理過程,通過多種元素如線條、符號、數字、色彩等方式的組合把產品的形狀以平面或立體的形式展現出來。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產品設計工作流程,希望你們喜歡!
產品設計工作流程
1.需求分析
目的:根據產品需求和設計要求提供用戶使用分析。
方式:訪談、焦點小組、提煉目標用戶建立角色模型、競爭對手分析、提煉定性和定量的相關數據。
結論報告:根據分析目標用戶的使用特征、情感、習慣、心理、需求等,提出用戶研究報告和可用性設計建議。
合作人員:市場人員、產品需求客戶、項目負責人
2.原型設計
目的:概念方案設計。制定產品的業務功能和界面規范。
方式:與開發隊伍合作設計各種交互原型。同商業方面的專家、市場部溝通,確認設計并得到認可。
作角色模型設計和情景設計,通過情景的再現演示來總結和逐步細化用戶使用中的各種交互需求,提出設計解決方案,并完成設計方案的演示,討論,完善,和最終定稿。
結論報告:制作交互設計原型。為用戶界面和交互設計實施提供設計標準規格。 合作人員 :項目負責人、開發團隊、市場人員
3.原型測試
目的:產品概念測試,檢測產品的業務邏輯。
方式:啟發式評估、焦點小組作角色模型設計和情景設計,通過任務來測試用戶完成度,及效率。
結論報告 :測試報告。針對問題所在,提出改進的建議。
合作人員 :開發團隊、測試自愿者
4.制作開展
目的:保證最終實施效果。
方式:與產品質量控制隊伍合作,跟蹤用戶界面和交互設計開發的過程。同開發人員溝通,提供明確的定義和執行的方向。同質量控制部門溝通,提供在測試階段需要的清晰理解。
結論報告:保證項目順利進行。
合作人員:開發團隊、項目經理、視覺設計師
5.視覺管理
目的:使界面設計更符合產品定位,用戶使用習慣及規范布局,對實現功能進行正確有效地引導。
方式:主持用戶研究進行界面視覺引導。設計窗口規范,圖形化的布局。 結論報告 :界面測試報告。
合作人員 :視覺設計師
6.可用性測試
目的: 通過觀察,來發現過程中出現了什么問題、用戶喜歡或不喜歡哪些功能和操作方式,原因是什么。
方式:一對一用戶測試
結論報告:用戶背景資料文檔、用戶協議、測試腳本、測試前問卷、測試后問卷、任務卡片、過程記錄文檔、測試報告
合作人員:測試自愿者、市場相關人員
7.跟蹤調查
目的:產品使用結果的反饋。
方式 :用戶訪談,用戶反饋
結論報告:根據反饋意見及實際調查并根據預期目的撰寫產品反饋結果報告。包括值得肯定的設計及對修改的建議。
產品設計程序
技術任務書
技術任務書是產品在初步設計階段內,由設計部門向上級對計劃任務書提出體現產品合理設計方案的改進性和推薦性意見的文件。經上級批準后,作為產品技術設計的依據。其目的在于正確地確定產品最佳總體設計方案、主要技術性能參數、工作原理、系統和主體結構,并由設計員負責編寫(其中標準化綜合要求會同標準化人員共同擬訂),其編號內容和程序作如下規定:
1.設計依據(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包括一個或數個內容):
⑴部、省安排的重點任務:說明安排的內容及文件號;
⑵國內外技術情報:在產品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或產品品種方面填補國內“空白”;
⑶市場經濟情報:在產品的形態、型式(新穎性)等方面滿足用戶要求,適應市場需要,具有競爭能力;
⑷企業產品開發長遠規劃和年度技術組織措施計劃,詳述規劃的有關內容,并說明現在進行設計時機上的必要性。
2.產品用途及使用范圍。
3.對計劃任務書提出有關修改和改進意見。
4.基本參數及主要技術性能指標。
5.總體布局及主要部件結構敘述:用簡略畫法勾出產品基本外形,輪廊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并敘述主要部件的結構。
6.產品工作原理及系統:用簡略畫法勾出產品的原理圖、系統圖,并加以說明。
7.國內外同類產品的水平分析比較:列出國內外同類型產品主要技術性能、規格、結構、特征一覽表,并作詳細的比較說明;
8.標準化綜合要求:
⑴應符合產品系列標準和其它現行技術標準情況,列出應貫徹標準的目標與范圍,提出貫徹標準的技術組織措施;
⑵新產品預期達到的標準化系數:列出推薦采用的標準件,通用件清單,提出一定范圍內的標準件,通用件系數指標;
⑶對材料和元器件的標準化要求:列出推薦選用標準材料及外購元器件清單,提出一定范圍內的材料標準化系數和外購件系數標準;
⑷與國內外同類產品標準化水平對比,提出新產品標準化要求;
⑸預測標準化經濟效果:分析采用標準件、通用件、外購件及貫徹材料標準和選用標準材料后預測的經濟效果。
9.關鍵技術解決辦法及關鍵元器件,特殊材料資源分析;
10.對新產品設計方案進行分析比較,運用價值工程,著重研究確定產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及通過不同結構原理和系統的比較分析,從中選出最佳方案;
11.組織有關方面對新產品設計的方案進行(A評價),共同商定設計或改進的方案是否能滿足用戶的要求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12.敘述產品既滿足用戶需要,又適應該企業發展要求的情況。
13.新產品設計試驗,試用周期和經費估算。
技術設計
技術設計的目的,是在已批準的技術任務書的基礎上,完成產品的主要計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設計。
1.完成設計過程中必須的試驗研究(新原理結構、材料元件工藝的功能或模具試驗),并寫出試驗研究大綱和研究試驗報告。
2.作出產品設計計算書(如對運動、剛度、強度、振動、熱變形、電路、液氣路、能量轉換、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計算、核算);
3.畫出產品總體尺寸圖、產品主要零部件圖,并校準;
4.運用價值工程,對產品中造價高的、結構復雜的、體積笨重的、數量多的主要零部件的結構、材質精度等選擇方案進行成本與功能關系的分析,并編制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5.繪出各種系統原理圖(如傳動、電氣、液氣路、聯鎖保護等系統);
6.提出特殊元件、外購件、材料清單;
7.對技術任務書的某些內容進行審查和修正;
8.對產品進行可靠性、可維修性分析。
工作圖設計
工作圖設計的目的,是在技術設計的基礎上完成供試制(生產)及隨機出廠用的全部工作圖樣和設計文件。設計者必須嚴格遵守有關標準規程和指導性文件的規定,設計繪制各項產品工作圖。
1.繪制產品零件圖、部件裝配圖和總裝配圖。
⑴零件圖:圖樣格式、視圖、投影、比例、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表面處理、熱處理要求及技術條件等應符合標準;
⑵部件裝配圖:除保證圖樣規格外,包括裝配、焊接、加工、檢驗的必要數據和技術要求;
⑶總裝配圖:給出反映產品結構概況,組成部分的總圖,總裝加工和檢驗的技術要求,給出總體尺寸;
2.產品零件、標準件明細表,外購件、外協件目錄。
3.產品技術條件包括:
⑴技術要求
⑵試驗方法
⑶檢驗規則
⑷包裝標志與儲運
4.編制試制鑒定大綱:
試制鑒定大綱是樣品及小批試制用必備技術文件。要求大綱具備:
⑴能考核和考驗樣品(或小批產品)技術性能的可靠性、安全性,規定各種測試性能的標準方法及產品試驗的要求和方法。
⑵能考核樣品在規定的極限情況下使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⑶能提供分析產品核心功能指標的基本數據。
⑷批試鑒定大綱還必須提出工藝、工裝、設備、檢測手段等與生產要求、質量保證、成本、安全、環保等相適應的要求。
5.編寫文件目錄和圖樣目錄。
⑴文件目錄包括:圖樣目錄、明細表、通(借)用件、外購件、標準件匯總表、技術條件、使用說明書、合格證、裝箱單、其它。
⑵圖樣目錄:總裝配圖、原理圖和系統圖、部件裝配圖、零件圖、包裝物圖及包裝圖、安裝圖(只用于成套設備);
6.包裝設計圖樣及文件(含內、外包裝及美術裝潢和貼布紙等)。
7.隨機出廠圖樣及文件。
8.產品廣告宣傳備樣及文件。
9.標準化審查報告:指產品工作圖設計全部完成,工作圖樣和設計文件經標準化審查后,由標準化部門編寫的文件,以便對新設計的產品在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作出總的評價,是產品鑒定的重要文件。標準化審查報告分樣品試制標準化審查報告和小批試制標準化審查報告。
產品設計工作流程相關文章:
2.產品設計流程圖
3.產品設計的流程
4.產品研發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