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保卡使用新規定
民生保障是政府工作的重點領域,作為關系老百姓就業、養老、醫保等各方面的政府部門,人力社保部門的工作備受關注。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北京醫保卡使用新規定,希望你們喜歡!
北京醫保卡使用新規定
1、北京醫保卡就醫使用
①、掛號時必須出示社保卡,繳納個人自付、自費的費用,拿好醫院出具的收費票據;
②、到診室看病時,要出示社保卡和醫療手冊;
③、繳費時,將社保卡和繳費單據一起交給結算人員,繳納個人自付、自費部分費用。
2、北京醫保卡報銷方法
第一、在職職工看病有1800元門診費用報銷起付線,超過1800元以上的按70%報銷。住院的話另有一個1800元住院費用報銷起付線,按所住院的級別不同,報銷比例也不同。
第二、醫保個人賬戶每月都會返還錢,不管你看不看病這錢都是你的,按繳費基數不同、各人年齡不同,這個數也不同。35歲以下的是2.8%,35-45歲是3%,45歲到退休前是4%。
持卡人遇到四種特殊情況,需全額現金墊付醫療費,然后進行傳統手工報銷:
一是急診沒帶社保卡;
二是進行計劃生育手術;
三是企業欠付醫療保險費;
四是補換社保卡期間。
3、北京醫保卡查詢余額
①北京醫保卡電話查詢:12333
②北京醫保卡在線查詢:北京醫保卡余額查詢
③網上銀行查詢醫保存折
④醫保卡服務窗口查詢: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系方式
⑤其他方法:定點醫療機構查詢
4、北京醫保卡掛失補辦
補辦卡應先行預掛失,有三種方式:一是撥打社保卡服務熱線“96102”電話掛失;二是持本人身份證到社保卡服務網點書面預掛失;三是可在社保 卡自助服務終端機上進行自助預掛失。預掛失有效期10天,超過后自動解掛。之后,持卡人持本人身份證到社保卡服務網點辦理補卡手續,15個工作日后,持身 份證和《領卡證明》到社保卡服務網點領取新卡。
北京醫保卡使用新規定
1、人工器官報銷提高50%
此次發布的醫保新政策調整了人工器官的報銷標準,在目前水平上提高50%。報銷范圍包括心臟起搏器、心臟瓣膜、人工晶體、人工關節、人工血管、 安裝埋藏式心臟復律除顫器及其他體內人工器官。
2、醫保增110個診療項目
另外一個顯著的調整是,110個診療項目被納入醫保項目。這些新增的內容中,包括公眾熟悉的諸如胰島素強化治療(每日120元)、前列腺微波治療(每人次900元)和伽馬刀(每例16000元)等診療項目。醫保參保患者今后在就診時,如果涉及到這些新增項目,就可以正常報銷。
北京醫保卡使用范圍介紹
北京的醫保卡(即社會保障卡)是居民參加醫保的一個憑證,僅用來看病的,內部并沒有儲蓄資金的功能,但可以實現實時結算的功能。所以這里面沒有資金,只有看病的支付記錄,是用來記賬和結算的。北京醫保存折是銀行發放的,醫保存折內是醫療保險個人賬戶每月的返款,可以隨意使用、提取,不限定于必須用于就醫、買藥,具體使用范圍如下:
一、門診、急診費用
1.在職職工,到醫院的門診、急診看病后,1800元以上的醫療費用才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50%。
2.70周歲以下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70%。
3.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80%。
二、住院的費用
目前一個年度內首次使用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時,無論是在職人員還是退休人員,起付金額都是1300元。而第二次以及以后住院的醫療費用,起付標準按50%確定,就是650元。而一個年度內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住院費用)最高支付額目前是7萬元。住院報銷的標準與參保人員所住的醫院級別有關,如住的是三級醫院,從起付標準到3萬元的費用,職工支付15%,也就是報銷85%;3萬元到4萬元的費用,職工支付10%,報銷90%;超過4萬元到最高支付限額部分的費用,則95%都可以報銷,職工只要支付5%。而退休人員個人支付的比例是在職(就是上述的)職工的60%,但起付標準以下的,都由個人支付。
三、定點醫院和定點零售藥店
1.報銷范圍:參保人員要到自己選擇的4家個人就醫的定點醫療機構(急診除外),或是北京市的定點中醫、專科(包括口腔醫院、婦產醫院、腫瘤醫院等)和11家A類醫療機構看病才能報銷。
2.不報銷范圍:以下6類費用按規定不能報銷::(1)非定點零售藥店購藥;(2)因交通事故、醫療事故或其他事故造成傷害的費用;(3)因本人吸毒、打架斗毆或因其他違法行為造成傷害的費用;(4)因自殺、自殘、酗酒等原因進行治療的費用;(5)在國外或者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臺灣地區進行治療的費用;(6)按照醫保規定一些自費的項目,如牙齒的鑲復就不能報銷,種牙、補牙、潔牙等都是要自費的。
北京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將不斷提高養老保險待遇
新京報:老百姓最關心的養老問題之一就是養老金漲不漲。可否介紹一下北京近年來養老金的調整情況?
徐熙:三年前,北京市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月均2773元;現在,這一數字變成3573元,月均提高了800元,年均增幅8.82%。同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月均基礎養老金也由390元變成510元,年均增幅9.35%。
尤其是居民基礎養老金,目前全國的平均水平僅在120元左右,北京增加后的水平超過了500元,就是為了讓老百姓有更多的獲得感。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北京市今后仍將不斷提高養老保險待遇水平,確保退休人員養老保障水平穩步提高。
新京報:在社保支持養老方面,北京市今年還會有哪些政策在全國率先探索?
徐熙:養老方面,我們探索關注失能老人的政策。北京市在海淀區啟動居家養老失能護理互助保險試點,采取個人繳費加政府補貼的形式。去年11月起,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已開始享受護理服務。
未來,我們還將繼續在石景山開展試點,建立具有社會保險性質的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促進商業性和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之間的相互補充和完善,形成基礎保障和更高層次保障相結合的長期護理制度體系,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基本生活照料提供基本服務。
談收入
醫療等行業突破工資帽
新京報:除了退休人員外,對調整提高在職在崗的各類人員的收入水平,北京有哪些政策?
徐熙:我們研究制定了針對不同人群的分配政策,對科技、醫療、教育、基層單位的人才,實施更積極的薪酬分配制度。簡單地說,就是要打破天花板,突破工資帽,逐漸形成知識價值引領人才評價和分配的機制。
對科研人員,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中至少70%可用于獎勵作出重要貢獻的人員;科技特派員在5年時間內保留原單位工資福利待遇,同時也享受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服務收益。
對醫療衛生機構,單獨制定績效工資總量核定辦法,從2016年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總量上浮20%,實行多級考核,考核結果與上浮比例掛鉤。對中小學教師,繼續實行績效獎勵激勵機制,同時為鄉村教師增加崗位生活補助。
對各類事業單位,充分落實內部分配自主權,對于高層次人才以及特設崗位、特聘人員,可以采取協議工資、年薪制等靈活多樣的分配辦法。
同時,還在基層機關推動職務與職級并行,在基層事業單位設置科級職員崗位,也開始打破基層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頭頂“看不見的天花板”。
猜你感興趣:
2.北京醫保新政策
5.北京最新醫保政策
北京醫保卡使用新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