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2017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保障。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哪些重大消息值得關注的地方。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實施七大群體激勵計劃
完善公務員獎金制度明確應有福利待遇
(一)技能人才激勵計劃
完善多勞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引導加大人力資本投資,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會地位。探索建立企業首席技師制度,鼓勵企業采取協議薪酬、持股分紅等方式,試行年薪制和股權制、期權制,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統籌考慮技能培訓、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建立職業資格與相應的職稱、學歷可比照認定制度。完善職業資格與職業教育學歷“雙證書”制度。鼓勵地方對重點領域緊缺的技術工人在大城市落戶、購租住房、子女上學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新型職業農民激勵計劃
定向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鼓勵農民通過“半農半讀”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職業教育培訓。完善農產品(000061,股吧)初加工補助政策,支持優勢產區產地批發市場建設,延長農業產業鏈條。支持農民工、大學生等人員返鄉創業,推進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試點。
(三)科研人員激勵計劃
探索建立體現行業特點的高校、科研機構薪酬調查比較制度。鼓勵科研事業單位聘用高端科研人員實行協議薪酬。賦予科研單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
全面取消勞務費比例限制,調整勞務費開支范圍。下放科研項目部分經費預算調整審批權,砍掉科研管理中的繁文縟節,推行有利于人才創新的經費審計方式。
完善單位內部科技成果轉化中對科研人員進行現金和股權、期權獎勵辦法。實施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探索完善科研人員股權獎勵個人所得稅遞延納稅政策。鼓勵企事業單位提供資金、資源支持職工創新。鼓勵社會資本設立專項獎勵基金,補償優秀科研人員的智力投入。
(四)小微創業者激勵計劃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支持各地結合實際放寬新注冊企業場所登記條件限制,推動“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等住所登記改革。優化審批流程,推行“一表申請、一窗受理、一次告知”。支持并規范多層次、專業化創業服務平臺建設,通過評審優惠、預留份額等方式對包括初創企業在內的小微企業加大扶持力度。落實扶持創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對創業失敗的失業登記人員及時提供各種就業服務。加大小微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工作力度。
(五)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激勵計劃
完善對組織任命的國有企業負責人的薪酬激勵機制,合理確定基本年薪、績效年薪和任期激勵收入。鼓勵民營企業家擴大投資,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嚴肅查處侵犯非公有制企業和個人合法權益、合法經營、合法收入的行為。嚴格執行先定罪后沒收或處置嫌疑人財產的規定,最大限度減少對涉案非公有制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減少對企業點對點的直接資助,增加普惠性政策。
(六)基層干部隊伍激勵計劃
提高基本工資在工資性收入中的比重。落實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標準正常調整機制。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制度,根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物價消費水平等差異,適當參考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將規范后的工作性津貼和生活性補貼納入地區附加津貼,實現同城同待遇。推進公務員工資調整制度化,定期開展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的調查比較。
建立健全公務員績效考核體系,考核結果與工資收入掛鉤。完善公務員獎金制度,強化省級政府統籌調控責任。賦予地方一定的考核獎勵分配權,重點向基層一線人員和業績突出人員傾斜。完善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充分發揮職級對基層公務員的激勵作用。
明確應享有的各項福利待遇名稱、發放標準及發放范圍。推進公務員職務消費和福利待遇貨幣化改革,規范改革性補貼,形成以貨幣福利為主,實物福利為補充的福利體系。符合條件的鄉鎮公務員可以按規定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為符合條件的公立醫院醫務人員就近提供公租房保障。
(七)有勞動能力的困難群體激勵計劃
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進行動;鼓勵、引導具備就業能力的困難人員積極就業;加強專項救助制度與低保救助制度的統籌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