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醫療行業政策
在醫藥行業,沒有哪一年有如此多的政策文件鋪天蓋地的下發。醫藥行業的新政策是什么,關于醫藥有哪些詳細的了解。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年醫療行業政策,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年醫療行業政策
對制藥企業來說:原有代理制為主的營銷模式不再適用,而且,由于兩票制的推行,制藥企業面臨非常嚴重的應收賬款的風險。
對醫藥商業企業來說:多層級的商業機構被政策強制性壓縮為一層結構,眾多醫藥商業企業面臨被壓縮,被淘汰的風險。
2017年,醫藥行業的營銷狀況會形成以下態勢:
1.控銷模式將面臨巨大的政策壓力
控銷模式,在2017年的94號文件、兩票制和營改增下,面臨崩潰的風險。
鼎臣咨詢醫藥營銷戰略專家認為,以控銷為主要模式的制藥企業或商業企業,面對通過大包形成的龐大自然人群體,由于無法在新政策環境下給予其合規的藥品經營身份,這些自然人將或者被其他藥企收編,或者放棄醫藥行業轉行。
而兩票制也讓原來自然人通過掛靠、走票等模式成為不可能,這也讓龐大的醫藥自然人群體無法再通過多層級商業返現的方式獲得分配結構中的個體收益。
2.有自營隊伍的制藥企業優勢開始體現
目前,中國4700多家制藥企業中,有自營隊伍的大約600多家,這些有自營隊伍的制藥企業因為有團隊在市場上運作,可以根據自身區域的商業實際情況調整渠道結構,可以更多的和純銷商業或者配送商業對接,可以較快的構建新型的渠道商業結構。
鼎臣咨詢醫藥營銷戰略專家認為,有自營隊伍的制藥企業可以通過對代理模式的競爭對手進行市場調查,根據競爭對手的商業機構混亂狀態,調整競爭策略,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
3.沒有自營隊伍的以代理模式為主的制藥企業會在商業結構變遷中面臨更大經營風險
沒自營隊伍的制藥企業,基本是通過代理模式運作的,很多制藥企業基本不到市場上去,而是把市場工作,銷售工作全部交給代理商,全權讓代理商完成藥品市場經營工作。
2017年,大量的代理商面臨失業問題,制藥企業應收風險會急劇加大。
鼎臣咨詢醫藥營銷戰略專家認為,由于兩票制實施,代理模式的制藥企業會依賴原有的商業結構運作,而原有的商業可能因為缺少純銷,將最后一票導向更多的制藥企業不熟悉的下層級商業,下層級商業因為沒有和代理模式的制藥企業直接構建合作關系,而對其產品、應收賬款不負責任。
4.大量的洗錢公司公司會出現
現有政策條件下,很多制藥企業的高開高返的傭金制模式出現巨大的財務風險,于是制藥企業會慫恿大量商業公司注冊咨詢公司、科技公司、商貿公司等洗錢公司。
鼎臣咨詢醫藥營銷戰略專家認為,兩票制、94號文和營改增政策下,高開高返的傭金模式出現較大的問題,尤其是營改增,讓很多票據無所遁形,再通過購買假發票入場返還商業或者自然人傭金的方式不再具有可行性,這時,為了轉嫁財務風險,制藥企業會慫恿一些商業公司或者自然人通過大量注冊咨詢公司、科技公司、商貿公司等方式進行洗錢,這樣,即便出現問題,也不是制藥企業的問題。
而商業公司或自然人想獲得高返的傭金收入,或者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或者是在茫然不知的情況下,去注冊咨詢公司、科技公司、商貿公司,為制藥企業承擔洗錢風險。
這些洗錢公司基本都是打著虛假的CSO名義,會制造一份份虛假的咨詢合同、市場調研合同、會議合同、等等。用這些合同獲得制藥企業的返還傭金。
但通過這些虛假合同返還的傭金,怎樣從洗錢公司中合法的拿出,會讓注冊洗錢公司的商業或自然人更加的焦頭爛額。
鼎臣咨詢醫藥營銷戰略專家估計,2017年下半年,就會有 “洗錢公司”開始被查出,注冊法人和洗錢當事人會被刑事問責。
5.醫院各層級的灰色部分會成為醫藥企業最沉重的負擔
一般,在非醫療機構市場,比如藥店、診所、民營醫院,比較少有需要灰色賄賂才能形成大量藥品銷售的情況。
但在醫療機構,由于原有的醫療體系變革進展緩慢,醫生收受賄賂的積習沒有改變,國家對治理醫生收受灰色收入的法則力度不夠,所以,即便是藥品零差價銷售和藥占比的實施,不合規的醫生還是會從各種靈活渠道獲得藥品開具的灰色收入。
而制藥企業或者醫藥商業企業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在強大的高壓政策下,還是會給予不合規醫生藥品提成,而這些藥品提成,在營改增境況下,會讓制藥企業或醫藥商業企業背上更為沉重的財務負擔,也會面臨更沉重的法律風險。
6.虛擬商業會大量出現
由于兩票制,很多沒有純銷的醫藥商業企業不再會出現在醫藥票據體系內,而是成為操控醫藥票據的外部力量。
鼎臣咨詢醫藥營銷戰略專家認為,由于很多制藥企業難以直接接觸到開具一票的純銷商業或配送商業,還要依靠這些上游商業公司運作其市場,而這些上游商業就會成為虛擬商業。
虛擬商業不會再醫藥票據體系內現身,但他們掌控著制藥企業的市場,制藥企業難以脫離他們,于是,他們還是制藥企業的區域尤其是省級合作伙伴,但這些合作伙伴在醫藥票據體系內虛化。
鼎臣咨詢醫藥營銷戰略專家史立臣認為,雖然虛擬商業不會體現在醫藥票據體系內,但其收入不會減少,他們通過洗錢公司獲得制藥企業返還的傭金費用,或者讓制藥企業自行解決傭金返還的問題,這就讓制藥企業的財務壓力和財務風險劇增。
7.大量醫藥自然人消失
2017年,市場上不會再有大量的為藥品經營許可資質的自然人,這些自然人會被大量的收編,但被收編的同時,自然人手上的資源也會被吞噬,估計一年后,這些自然人的價值就會趨向于零。
最終,這些以前活躍在控銷領域,活躍在大包領域的自然人,因為手中資源被掠奪,會成為孤魂野鬼。
結果,幾年后,醫藥市場不再有自然人出現。
醫藥自然人大量消失,也讓控銷模式、大包模式成為雞肋。
8.合規是2017年藥企生存的根本
鼎臣咨詢醫藥營銷戰略專家重點提示:營銷合規,票據合規、生產合規,流通合規。
合規,是2017年任何醫藥行業內的企業面臨的最大生存問題。
醫療行業將面臨七大劇變
1 大批軍醫或統一脫軍裝
軍隊醫院改革一直是個敏感的話題。關注醫改的人都知道,在去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當中,軍隊醫院改革提上了國家日程。今年年初,國務院印發《“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也涉及到了軍隊醫院改革的內容。
根據國務院文件要求,將按照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將軍隊醫院納入駐地有關規劃,并將軍隊醫療機構全面納入分級診療體系。據知情人士透露,現在軍隊醫院具有軍籍,改編后不再具有軍籍,但仍可能擔負一定的軍隊保障任務。如處置國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戰場救護。屆時,軍隊文職干部可能統一脫軍裝。
2 醫生自由執業步伐加快
從去年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開始,醫生自由執業被首次提到了國家日程。此后,衛計委又先后在修改《醫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中引導醫生自由執業,再到“十三五”人才規劃鼓勵組建醫生集團,看樣子自由執業離醫生并不遙遠了。
新醫改以來,國家層面多次發文,鼓勵執業醫師到養老機構設置的醫療機構多點執業,完善多點執業、改革醫師執業注冊制度,并且準許醫務人員兼職獲取報酬。分析人士認為,國家三番兩次發文,意在給醫護漲工資同時,也鼓勵大醫院醫生下基層多點執業,利用自身的醫療技術取得額外收入。可以預見的是,在國家的鼓勵下,實現自由執業指日可待。
3 一批醫生將開診所
在醫生自由執業的千呼萬喚之下,醫生開診所也將迎來高潮。據調查結果顯示,高達91%的15000多名醫生網友選擇了希望可以自由地開診所。
醫生群體普遍認為:醫生開診所,就像廚師開飯店一樣,在世界主流國家都是最基本的權利。但遺憾的是,雖然經歷了三十多年的市場化改革,醫療卻依舊保留著計劃經濟的制度和管理思維。不允許醫生開私人診所就是典型代表。一句“不符合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和區域衛生發展規劃”的玻璃門,往往將大多數希望開個體診所的醫生擋在門外。
而令人欣喜的是,隨著新醫改的不斷推進,近年來國家層面對于醫生舉辦私人診所和多點執業乃至自由執業的限制,正在逐漸放寬。自去年以來,一大波利好政策紛紛出臺,都在全面鼓勵醫生開診所。
4 一大批醫護將“沒編”
隨著當前醫生薪酬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未來公立醫院逐漸取消編制,已經是大勢所趨。
自去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布以來,全國醫務人員所關心的“編制”問題就被擺上了桌面。隨著我國公立醫院改革不斷深化,醫療服務比價關系也進一步理順。可見,未來公立醫院不納入編制管理將會成為醫改進入深水區后的又一破冰之舉。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15年內,將會有數以百萬的醫務人員“沒編兒”了。
然而,“去編”之路并不輕松,去年11月份,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公開表態,部分事業編“退編”將暫緩。但隨著公立醫院改革的不斷深入,醫護“去編”將是必然之舉。
5 醫生數量將大幅增加
醫生缺口,是醫療界的重大挑戰。據悉,中國現在兒科醫生的缺口是20萬人,全科醫生的缺口到2020年預計將達到30萬人,急診醫生也存在缺口……為了應對巨大的醫生缺口,“十三五”衛生計生人員將增加185.5萬。2017年,作為十三五關鍵一年,醫生數量必將迎來大幅度增長。
“十三五”衛生規劃提出,要規范化培訓住院醫師計劃達50萬名,全科醫生計劃到2020年需達30萬人以上。很明顯,接下來的醫療衛生事業改革將緊緊圍繞作為“醫改主力軍”的醫務人員。“十三五”接下來的幾年,醫生數量將大幅增加。
6 醫生收入將上漲
“破除薪酬限制,提高醫護人員待遇”,是“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人才發展規劃的核心要義。國務院、發改委、衛計委等部門曾多次發文,要求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醫務人員薪酬制度,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同時實現同崗同薪同待遇,激發廣大醫務人員活力。
建立符合行業特點的醫務人員薪酬制度,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一直是醫改努力的方向。由此可見,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包括臨床一線醫生、鄉鎮衛生院醫生在內的醫務人員,將要漲工資。而且,國家的衛生投入,將更加傾向于一線醫務人員。
7 將被嚴查嚴懲醫生收紅包
醫療腐敗由來已久,整個醫療領域的腐敗問題,已經嚴重阻礙到了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進展。去年年底,央視連續三天曝光醫療腐敗問題,關于藥企和醫藥代表,一時在醫療界都成了敏感話題。
此前網媒報道,前不久鷹潭市中醫院一醫生因收受3萬元“紅包”而被開除;臨近年關時,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院長周勝華也因“管理混亂”被免職。一時間,在醫療界鬧得沸沸揚揚。
眾所周知,公立醫院改革存在諸多難點,其中“塌方式”的醫療腐敗問題,無疑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一直以來,由于藥價虛高、過度醫療、收受紅包等問題,人們對醫療領域腐敗保持著高度關注。醫療的腐敗現象說明醫院的改革仍需深化,毫無疑問,今年的醫療反腐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
醫藥行業的三大趨勢
趨勢一——具品種優勢的醫藥企業優勢日益突出,投資性價比高:在招標價格全國聯動、新藥審批日益嚴格、一致性評價迫在眉睫、兩票制逐步推開的大背景下,價格管控體系到位,產品線儲備豐富的企業將更加受益,建議投資者積極配臵產品線結構逐步改善的大中型藥企(麗珠集團、長春高新、通化東寶)、產品線豐富,銷售體系優勢明顯的綜合性制藥龍頭企業(恒瑞醫藥、華東醫藥),另外恒瑞醫藥和麗珠集團近期均有重磅品種受益于優先審評政策(詳見我們的政策點評),值得投資者中長期看好。
變化——自下而上尋找發生積極變化的品種。2016 年醫藥板塊主題投資風光不再,自下而上尋找個股機會逐步被投資者關注。展望 2017,我們可以預計,市值較小或適中,發生積極變化的企業依然仍將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這其中既包括產品價格提升、激勵機制有望改善的國有企業(如片仔癀、華潤雙鶴),還包括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如管理層定增、大股東定增等)的小市值(100 億以下)細分市場龍頭(如山東藥玻、健民集團、羚銳制藥、仙琚制藥等)。
政策——醫保目錄和兩票制帶來工商業新變化。在醫藥工業政策方面,我們較為關注的是醫保目錄調整對企業的影響,主力有望進入全國醫保且銷售能力較強的企業在政策加持下有望迎來新一輪加速增長(如化藥中的麗珠集團、信立泰、中藥企業濟川藥業、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