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經濟五大政策
2017年經濟五大政策
關于經濟的五大政策是什么,2017年關于經濟的五大政策有哪些。五大政策出臺后將會有哪些影響。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年經濟五大政策,希望你們喜歡!
2017年經濟五大政策
一、宏觀政策:
① 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
② 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
③ 將強化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財務杠桿約束,降低企業杠桿率;
④ 城鎮新增就業預期目標為1100萬人以上, 城鎮失業率計劃控制在4.5%以內。
二、人民幣匯率:
《政府工作報告》對人民幣匯率的表述較去年出現變化,新的表述為“堅持匯率市場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穩定地位”。2016年的表述為“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美元
三、房地產:
2017年房地產去庫存政策將因城施策。擬在房價上漲壓力較大城市增加土地供應;擬在三四線城市支持自住房需求。此前人大新聞發言人傅瑩稱,今年“兩會”沒有把房地產稅草案提起審議安排。
四、國企改革與市場準入:
① 加快國有企業與國有資產改革,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采取切實舉措;
② 2017年基本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
③ 鼓勵大中型銀行設立普惠金融部門;
④ 凡向外資開放的行業和領域都要向民間資本開放。
五、地方政府債務:
① 計劃發行8300億元地方政府一般債券;
② 將把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
③ 研究將融資平臺公司債務、中長期政府支出事項納入系統檢測。
2017年經濟社會五大預期目標公布
全國人大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5日在京開幕。國家發改委受國務院委托提請大會議審議關于《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
報告提出2017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提出要將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民生福祉進一步改善。并對為何提出這些目標進行解釋。
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
報告提出,國內生產總值預期增長6.5%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
報告稱,主要考慮:一是符合客觀實際。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經濟增速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2016年我國經濟總量超過74萬億元,今年預期6.5%左右的增量,超過2016年6.7%的增量,同世界主要國家相比也是很高的速度。二是符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要求。與“十三五”規劃目標相銜接,在2016年已經實現6.7%增長的基礎上,今后4年,只要年均增長6.5%左右,就可以實現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三是能夠滿足就業目標需要。保持經濟發展速度、推動經濟發展,根本還是要不斷解決好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四是有利于形成良好社會預期。明年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仍然復雜多變,要引導各方面更加注重堅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集中精力推動結構優化升級,積極應對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良好環境。
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
報告提出,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比2016年預期目標多1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報告稱,主要考慮:一是就業壓力較大。預計2017年仍有1500萬左右新成長勞動力進入市場,加上去產能行業職工轉崗需求有所增加,考慮退休等騰退的城鎮就業崗位,需要新增約1100萬人的城鎮就業。
二是就業容量不斷擴大。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特別是創新創業和服務業發展,就業彈性系數明顯提高,6.5%左右的經濟增長,可以實現就業目標,實際完成數量還可以力爭更多一些。
三是實現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的需要。體現了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民生為先、就業為本的執政理念,有利于穩定預期和增強發展信心。
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報告提出,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預期目標為3%左右。
報告稱,主要考慮:一是2017年翹尾因素約為0.6%,與去年基本持平。二是2016年9月以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由負轉正,工業領域通縮壓力有所緩解,但PPI向下游產業和終端消費傳導,以及進口商品價格傳導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升走勢的影響,將會形成新的漲價因素。三是為價格改革預留出空間。
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報告提出,繼續促進貨物貿易回穩向好,服務貿易較快增長,利用外資規模保持穩定,對外投資健康發展。
報告稱,主要考慮:一是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低迷的狀況短期內難以改變,但隨著促進外貿穩增長調結構政策成效進一步顯現,貨物進出口有望繼續回穩向好。二是電信、計算機和信息等高附加值服務出口繼續較快增長,服務貿易結構將更加優化。三是大力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市場營商環境,利用外資將保持穩定,質量將進一步提高。四是對外投資活躍,為避免非理性投資引發經營、債務等風險,應穩妥有序推進對外投資。
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
報告提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農業基礎進一步加強,去產能工作扎實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繼續提高。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和科技進步貢獻率進一步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4%以上、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大氣、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報告稱,主要考慮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加強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符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創造新的增長點,提高經濟增長潛力,推動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民生福祉進一步改善
報告提出,農村貧困人口再減少1000萬人以上,完成34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1300萬人以上。教育衛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鞏固率和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穩步提高。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覆蓋面繼續擴大,保障水平適度提升。城鄉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450元,大病保險籌資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口自然增長率7.5‰左右。
報告稱,主要考慮全面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2017年經濟五大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