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醫學規培政策
什么是醫學規培,2017年關于醫學規培的政策有哪些,關于醫學規培又有哪些值得關注的熱點。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年醫學規培政策,希望你們喜歡!
2017年醫學規培政策
2017年衛生計生科教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全國科技創新大會、2017年全國衛生計生工作會議精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升科技發展和人才保障能力為主線,以狠抓落實為核心,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創新體系建設,推進重大項目實施,落實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強化全科醫生培養,加強生物安全保障,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教支撐。
醫教協同,深化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緊密圍繞深化醫改、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和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戰略需求,加強醫教協同,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人才支撐。
(一)深化醫教協同改革
面向深化醫改和健康中國2030的重大戰略需求,加強醫教協同,會同教育部共同召開全國醫教協同推進醫學人才培養改革工作會議,制定印發《關于加強醫教協同推進醫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以滿足需求和提高質量為核心,創新體制機制,強化改革協同。繼續協調教育部支持有條件的高校加強全科、兒科等急需緊缺人才培養。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加強協同,積極配合教育部門做好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有效銜接。
(二)加快全科醫生培養
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的意見》,從培養的供給側和使用激勵兩方面綜合施策,進一步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加強基地建設和師資培訓,繼續實施規范化培訓、轉崗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項目,培養培訓全科醫生3.5萬人。改善全科醫生職業發展預期,選擇典型地區開展試點,總結經驗,全力推動。
(三)鞏固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
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訂《關于進一步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意見》,總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實施成效,召開全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暨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以全科、兒科、精神科、婦產科等緊缺專業為重點,新增8萬名住院醫師培訓。以中西部地區和緊缺專業為重點,增補一批培訓基地。加強培訓質量建設,完善精細化管理。實施全國結業考核。繼續開展第三方評估,實行培訓基地動態管理。推進實現省級財政投入全覆蓋,落實住院醫師培訓期間待遇。以新疆、西藏、青海等欠發達地區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和強化中西部對口支援。開展公共衛生醫師規范化培訓試點工作。
(四)推進專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試點和繼續醫學教育發展
穩步推進首批三個專科的專科醫師培訓制度試點,及時總結試點經驗,選擇社會需求緊迫、條件成熟的專科進一步擴大試點。完善繼續醫學教育體系,制定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和《繼續醫學教育管理辦法》,以基層、緊缺專業、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為重點,加大全員繼續醫學教育推進力度,分專業分層次開展培訓,發揮遠程教育作用,加大對貧困地區精準幫扶力度,推進專科進修教育,進一步提高繼續醫學教育的針對性和規范性。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考核評估
住院醫師培訓的考核必須規范,并逐漸達到標準化的要求。考核分平時考評和階段考試、各醫院自行組織考核和省、市高等學校統一組織的理論考試、計算機考試等不同方式,其考核內容和程序如圖3所示。
科室考評
每一科室輪轉結束,由科主任組織考評小組人員,以無記名投票方法對住院醫師的醫德醫風、臨床技能、教學能力作出綜合評價,記入輪轉手冊。醫德醫風的內容包括:①對工作的責任心、服務態度,遵紀守法、勞動紀律的評定;②醫療作風的評定;③有否差錯、事故;④團結互助、顧大局、識大體的表現。評為優或良者為合格,如醫德醫風不合格者,則該年該輪轉中臨床實踐均不記學分。對臨床技能如病史采集能力、全面體檢能力、操作及手術技能,采取面對面考核的辦法,并須達到規定的學分。
外文水平
選用英文版克氏外科學和希氏內科學內容。水平測試每年舉行一次,住院醫師進入第二階段起均可參加外文水平測試,形式為英譯中,要求達到2小時完成4000印刷符號的翻譯量。
專業理論
即將結束第二階段培訓的住院醫師必須參加統一組織的專業理論考試。以達到各專業低年資主治醫師的基本要求。
臨床能力
包括專業技術及臨床決策能力兩方面,前者由專家對住院醫師的病史采集、體檢能力、醫療操作技能、手術操作技能等進行面對面考核;而后者則分別在第一階段與第一階段培訓結束時進行。可采用面對面病例分析的考試方法,也可使用計算機輔助考試系統進行測試,使臨床決策能力測試向更加科學的方向發展。為了在培訓中加強和鞏固住院醫師的問診和體檢的臨床技能,還可引入標準化病人的考核方式。
2017年醫學規培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