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個人社保需要交多少錢(8)
2017年個人社保需要交多少錢
2017年個人社保最新消息【↓↓↓點開鏈接↓↓↓】
每年都調整的社保基數,對我們有什么影響?
社保繳費基數是根據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決定的,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每年社保的繳費基數都在調整了,因為上一年的社會平均工資總是在變動的啊。而參保者退休后養老金的多少與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有關,所以社保基數的調整,和你退休后養老生活質量的息息相關啊。
不久前《2016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正式發布,白皮書披露了一個驚人的數字——有超過7成的企業未按照職工工資實際核定社保繳費基數,其中3成以上的企業統一按最低基數繳費!社保繳費基數完全合規的單位僅占25%。我們知道,社保繳費基數每年都會調整,調整是這為什么?對我們個人的切身利益又有什么影響?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很多人發現,工資偏低的職工要按高于本人實際工資的基數繳費,而工資偏高的要按低于本人實際工資的基數繳費去繳費。很多人對此表示不解,社保局工作人員對此給出答案,由于我國社會保險本身有調節收入差距、促進公平的功能,養老待遇不宜差別過大,數字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設定合理的繳費基數,這主要是統籌考慮了參保者退休后的待遇。
按照現在養老金的計算方法,繳費基數最低不能低于社平工資的60%,最高不能高于社平工資的300%,而這里的社保繳費基數是根據當地上一年度社平工資決定的,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每年社保的繳費基數都在調整了,因為上一年的社會平均工資總是在變動的啊。而參保者退休后養老金的多少與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有關,繳費基數越高,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后養老金領取的就越多。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這就可以解釋了,社保基數每年調整其實是和我們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了。養老金可是大事兒,他關系著你退休之后的生活質量啊。至于社保基數每年肯定都會調整的,具體調整系數各地方情況不同,想了解的可以去咨詢當地社保辦。
解讀:社保繳費基數上調 影響有多大
網友:最近,部分地市上調了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社保繳費以社會平均工資為基數上調,是否加重企業的成本壓力?繳費基數如何確定?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企業和職工?
記者: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介紹,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繳納社保費的基數是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職工繳費的基數是自己的工資,在實際操作中,本人工資一般是指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不過,當本人月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月平均工資60%的,則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
這意味著,大多數職工是按本人工資作為基數繳納社會保險費,只有少數收入偏低的職工和少數收入偏高的職工,繳費基數不是本人工資。假設某地社會平均工資為3000元,60%為1800元,300%為9000元。那么當地工資在1800元以下的職工和工資在9000元以上的職工,繳費不是以本人工資為基數。此前的測算表明,社會平均工資的60%,是一個地方大多數勞動者能夠達到的。特別是近年來“招工難”現象出現,各地工資水平較低的農民工等群體,其工資增速反而保持了較快的水平。因此,多數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員工,是按照本人實際工資繳納社保的。
不過,對于少數低工資且工資上漲慢的小企業員工,繳費基數上調的影響的確存在。鄭州的一家企業算了算賬,2015年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達到1600元,同時社保繳費基數下限達到2464元。該企業內一位拿最低工資水平的員工,按規定個人需繳納大約380元的五險一金費用,與其本人工資相比,占比較高。企業職工的感覺是“本人工資沒怎么漲,但繳費漲得多”。
為什么工資偏低的職工要按高于本人工資的基數繳費,工資偏高的要按低于本人工資的基數繳費?據介紹,這主要是統籌考慮了參保者退休后的待遇。社會保險本身有調節收入差距、促進公平的功能,養老待遇不宜差別過大。在規定了繳費下限和上限后,參保者在達到退休年齡后,如果其繳費工資長期低于職工平均工資的,則其養老金水平仍然較低,但其個人實際替代率(退休時的養老金領取水平與本人退休前工資收入的比率)將高于整個制度的目標替代率;如果其繳費工資長期高于職工平均工資,其養老金絕對水平高一些,但其個人實際替代率會低于目標替代率。
去年以來,我國連續下調社保費率,使企業能夠輕裝上陣。有專家認為,今后應使繳費所參考的平均工資更好地反映全體就業人員收入的實際情況,使其更接近真實的繳費能力。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個人社保繳費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