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企業養老保險有什么政策解析
職工們都是很關注企業的養老保險政策的,企業養老保險政策現在有什么需要關注的?小編為你帶來了“企業養老保險政策”的相關知識,看完你就明白了!
2017社會養老保險新政策
退休待遇怎么樣?
改革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工資是按“最終工資”的一定比例分檔計算,退休后的退休金大概為退休前的80%到90%,如果一名公務員退休前的工資為每月5000元,那么退休后能拿到4000到4500元。
由于退休前工資跟職務密切關聯,所以還出現了“提職一日游”的現象,即退休前提個職位,為了退休后多拿點兒工資。
改革后,按照《決定》,從2014年10月1日起,不管是公務員還是事業單位員工,養老待遇不再和職稱、級別掛鉤,而是和企業職工一樣,在職時單位和個人都要繳費,退休后到社保領取養老金。
按照規定,機關事業單位按照工資總額的20%繳費,個人按照繳費工資的8%繳納。單位交的錢計入統籌賬戶,形成統籌基金,現收現付,個人交的錢全都計入個人賬戶,退休后才能支取。個人賬戶部分可以繼承,超額部分由社會統籌補充。
除了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外,本著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初衷,機關事業單位還會實施職業年金,資金來源由兩部分構成:單位按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兩部分資金構成的職業年金基金都實行個人賬戶管理。工作人員退休時,依據其職業年金積累情況和相關約定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
此外,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工資不再由原單位發放,而是由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待遇調整不再與同職級在職職工增長工資直接掛鉤,而是與企業退休人員以及城鄉老年居民基本養老待遇調整統籌考慮,避免了一些退休職工較多、退休金負擔較重的單位不敢給在職員工漲工資的局面。
為了配合養老并軌,降低改革的阻力,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調整方案也配套出臺。國務院辦公廳為此轉發了3個實施方案并已經發到各單位,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三是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的調整。
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的解釋,對絕大多數人來講,如果不是極特殊情況,待遇水平都會有所增加,至少是不降低。
錢從哪里來?
養老金“并軌”之后,將面對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的錢從哪里來的問題。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啟動的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就產生了巨大的“改制成本”,而消化這個成本花費了非常長的時間。這次改革,也不可避免地需要付出改革的成本。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介紹:“這要根據單位不同的類型確定它的資金來源,首先作為機關公務員來講,都是財政撥款,作為單位的繳費部分都是可以納入到財政預算,由財政來支付,對于參公的事業單位和其他單位,都是可以由財政同樣納入預算來繳納單位的這方面的費用,事業單位改革以后,如果是一類的事業單位,單位的繳費部分同樣納入財政預算里面,由財政來支付,作為二類事業單位實行的是財政差額撥款,除了單位繳費有一部分是納入財政預算的,需要由單位自籌資金來支付這個繳費。”
養老保險的基本制度模式是現收現付,部分積累,主要是代際贍養的模式,工作的一代繳費來供養已經退休的一代,不用同時籌措在職職工繳費和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兩筆巨額資金,而是可以做財務上的轉化。公務員的供款渠道只有財政,所以要建立職業年金制度,財政是唯一的供款渠道,不允許機關自籌自支搞小金庫。
但他同時也指出,就現實財政能力而言,完全可以安排好現在的在職職工繳費和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但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劇,將來的負擔會越來越重,對長遠的資金平衡問題要積極采取措施,妥善解決。比如外界一直建議的對養老保險基金進行投資運營來實現保值增值,他透露已列入養老保險頂層設計的總體方案中,會盡早提出一個具體方案。
此外,根據《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單獨建賬,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分別管理使用,因此不會出現擠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結存基金的問題。
養老金怎么發?
改革之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養老金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來發放。
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已經退休的“老人”,還和以前一樣,維持原待遇不變。2014年10月1日之后參加工作的“新人”,完全按照新辦法實施,在職時繳費,退休時領取基本養老金,這個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之和。
情況最復雜的是單位的“中人”,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之前參加工作,10月1日之后退休的這部分人,在《決定》中,改革前算作“視同繳費”。“中人”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退休時,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足15年的“中人”,退休后的養老保險關系和養老金的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執行。按照《規定》,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或者可以轉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對繳費年限累計滿了15年的“中人”,這次改革設定一定期限的過渡期,在過渡期內實行新老辦法對比。新辦法計發的養老金低于老辦法的,按老辦法補齊,新辦法計發的養老金高于老辦法的,對高出部分會有所限制。
因為這次改革設定了一個過渡期,因此繳費年限累計滿了15年的“中人”,在過渡期內,基本養老金就比“新人”多出一塊,在發放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還會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等因素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對于“中人”的過渡性養老金怎么計算發放,相關政策還在制定當中。
2017農村養老保險辦理流程
參保范圍
具有本地農村戶籍且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
所需證件
1.身份證原件、復印件二份。
2.戶口本原件、復印件二份。
3.4張1寸免冠照(60周歲以上人員6張)。
辦理方法
到所在村街填寫《登記表》4份,《戶籍表》2份,貼相片,并由本人簽字按手印確認。16—59周歲人員自主選擇繳費檔次(100—1000)繳費,由村街經辦人員開具收據并填寫《繳費明細表》。60周歲以上人員不需繳費,填寫《待遇申領表》2份,提交存折復印件兩份。
相關知識:
農村養老保險的繳費方式:
(一) 個人繳費。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準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準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準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準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2017企業養老保險新政策相關文章:
2017年企業養老保險有什么政策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