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雞怎么養健康雛雞的區別
雛雞怎么養健康雛雞的區別
雛雞是指剛孵出的雞,0天-50天為雛雞。那么要怎么養殖雛雞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雛雞的飼養方法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雛雞怎么養
一、養殖場地
養殖場地應選擇避風向陽、地形干燥,環境安靜、交通便利之處。籠舍的高應在1.2米左右為宜,籠舍要有活動室、產蛋室(窩)、飼喂室等,飼喂室要有水槽和食槽,運動場用網封閉,以防外逃。
二、選種
常見品種有中國環頸雛雞、左家雛雞、黑化雛雞、淺金黃色雛雞、白雛雞、特大型雛雞等。優質雛雞身上的黑白斑點大而稀疏,排列均勻如同花生米大小。優良雛雞的羽毛顯得松軟、豐厚,給入其肉質脆軟之感;年齡愈小頭與體愈偏圓,嘴、足、尾愈短。
三、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雛雞苗注意保溫度,1—3日齡為40—35℃,4—5日齡為34—33℃,6—8日齡33—32℃,9—12日齡32—30℃,13—20日齡為30—28℃,以后可為常溫。在實際操作中,保溫以在箱內自由活動、非常活潑為準。保持舍內空氣新鮮,特別是冬季,一定要處理好保溫和通風關系。
開食時先用0.1%高錳酸鉀水滴喂數滴,1天后用5%葡萄糖和0.1%維生素C混合液與少量飼料拌勻飼喂。根據營養、飼料需要量及飼料配方,制作質地較軟的飼料。1—2周齡時,每3小時喂1次,每日喂5—7次;3—5周齡時,每4小時1次,每天喂4—5次,5周齡后每天3—4次,以后正常飼喂。
及時調整飼養密度。1-10日齡50-60只/米2;10—20日齡 30—40只/米2;20—40日齡20只/米2;40-56日齡10只/米2 。用剪刀或電熱斷喙器及時斷喙。
四、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商品堆雞的飼養,除發情期前后外,都以含動物蛋白質較少的飼料為好。在飼養過程中,保證供應充足、清潔的飲水。蛋用雛雞 舍10-23℃為宜,肉用堆雞舍21-25℃為宜。相對濕度以55%~60%為宜。雨季節可在舍內及運動場多設棲架,避免潮濕對難雞帶來的不良影響。
青年難雞的最適合飼養密度為每平方來3只。公母要分群翻 喬,公母比例為1:3, 150日齡后合群。運動場為10 米2只,每群200只。蛋用堆雞最好在180日齡時開產。
五、產蛋難雞的飼養管理
在產蛋高峰期,雛雞飼料的粗蛋白含量應達到23%—26%,比普通家雞高,飼料以全價優質配合飼料為主。應保證充足的青飼料以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注意適當增喂沙礫,供給足49、清沽的飲水。
產蛋期難雞每天保證16-18小時光照。每平方米設3瓦的燈泡,離地2米高。雞舍要保持涼爽。配備足夠的產蛋箱,嚴禁驚嚇雞群。
六、衛生防疫
搞好環境衛生,做好雞舍和運動場消毒。消毒1周兩次,可用氨酸鈉、百毒殺、菌滅靈,水槽、食器每天用消毒水刷洗一次。
參考免疫程序:4—5周齡進行新城疫Ⅲ系、Ⅳ系疫苗飲水接種,9—11周齡時用雞新城疫Ⅱ系滴鼻點眼或用Ⅰ系疫苗皮下接種。遇陰雨天還要注意禽霍亂、球蟲病的發生。在飼料中常喂大蒜素或生姜粉末以增強抵抗力。
雛雞飼料浪費處理
一、改進食槽。防止飼料拋撒,按雞齡大小提供結構合理的食槽,應設法不讓雞進槽內,同時也不讓雞把料弄出槽外。
二、使用全價配合飼料。要根據雛雞的飼養標準配制全價配合飼料。由于其營養全面,適口性好,符合雛雞的生理需要,雛雞生長速度越快,采食量越小,飼料利用率越高。
三、改進飼喂方法。少喂勤添,加料量不超過食槽深度為1/3,適量限制給料量,以每天食槽不剩料為好。
四、保持雞舍適宜的溫度。雞舍溫度應保持在20℃左右,最低不能低于15℃。
五、注意飼料保存。要防止飼料發霉變質,鼠害、雨淋和陽光直射。
健康雛雞的區別
外觀
健康雛雞絨毛整齊清潔,富有光澤;腹部平坦、柔軟;臍部沒有出血痕跡,愈合良好,緊而干燥上有絨毛覆蓋;病雛絨毛蓬亂污穢,缺乏光澤;腹部膨大突出,松弛;臍部突出,有出血痕跡,愈合不好,周圍潮濕,無絨毛覆蓋明顯外露。
活動性
健康雛雞活潑好動,眼大有神,腳結實;鳴聲響亮而脆;觸摸有膘,飽滿,掙扎有力;病殘雛雞縮頭閉目、站立不穩、怕冷;尖叫不休;觸摸瘦弱、松弛,掙扎無力。
重量
健康雛雞體重符合該品種標準,雛雞出殼體重因品種、類型不同,一般肉用仔雞出殼重約40克,蛋雞為36到38克;病雛體重太重或太輕,雛雞腹部膨大卵黃吸收差體重過重,個體瘦小,體重過輕。
出殼時間
孵化正常的情況下,健雛出殼時間比較一致,比較集中,通常在孵化第20天到20天6小時開始出雛,20天12小時達到高峰,滿21天出雛結束;病雛往往會過早或過遲出雛,出雛時間拖得很長,孵化第22天還有一些未破殼的。
看過“健康雛雞的區別”的人還看了:
1.如何飼養雛雞
3.雛雞如何飼養管理
4.雛雞的飼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