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食品安全知識競賽試題答案(2)
6、遇到食品安全問題應向( )部門投訴。
答案:A、生產領域的食品安全問題向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投訴
B、進口食品安全問題向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投訴
C、流通環節的食品安全問題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
D、餐飲環節的食品安全問題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投訴
科學解析:根據《食品安全法》第四條,國務院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別對食品生產、食品流通、餐飲服務活動實施監督管理。《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四條規定,境外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對我國境內造成影響,或者在進口食品中發現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的,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應當及時采取風險預警或者控制措施。
7、下列對感染疾病死亡的家禽或家畜的處理,正確的是( )。
答案:A、不準食用
B、不準運輸
C、不準銷售
D、不準隨意亂丟棄
科學解析:如果家禽或家畜感染疾病出現了死亡,養殖戶一定要嚴格遵守“四不準”原則,即“不準食用;不準運輸;不準銷售;不準隨意亂丟棄”。
8、以下人員中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的是( )。
答案:A、患有痢疾的人員
B、患有病毒性肝炎的人員
C、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的人員
D、患有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的人員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9、從事下列活動,必須遵守《食品安全法》的是( )。
答案:A、食品生產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飲服務
B、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
C、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D、對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安全管理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下列活動,應當遵守本法:(一)食品生產和加工(以下稱食品生產),食品流通和餐飲服務(以下稱食品經營);(二)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三)用于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和用于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以下稱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經營;(四)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五)對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安全管理。供食用的源于農業的初級產品(以下稱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但是,制定有關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標準、公布食用農產品安全有關信息,應當遵守本法的有關規定。
10、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對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的三類主要危害進行風險評估,評估結果是制定、修訂食品安全標準和對食品安全實施監督管理的科學依據。這三類主要危害包括( )。
答案:A、生物性危害
B、化學性危害
C、物理性危害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十三條規定,國家建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對食品、食品添加劑中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危害進行風險評估。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成立由醫學、農業、食品、營養等方面的專家組成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
三、判斷題(20道)
1、市場銷售的食用油根據加工工藝主要可分為“浸出油”和“壓榨油”。“浸出油”的加工工藝是“化學浸出法”,是通過選用某種能夠溶解油脂的有機溶劑與油料的接觸萃取出來的食用油。“壓榨油”的加工工藝是“物理壓榨法”,是用物理壓榨方式分離的食用油,因此壓榨油比浸出油更加安全。 ( )
答案:錯誤
科學解析:“浸出油”和“壓榨油”的加工方法不同,“浸出油”是應用化學萃取的原理,選用某種能夠溶解油脂的有機溶劑,通過與油料的接觸,使油料中的油脂被萃取出來。“壓榨油”是用物理壓榨法,油料經去雜、去石后進行破碎、蒸炒、擠壓,讓油脂從油料中分離出來。這個過程生產的油脂只是“毛油”,還需經過各種后序加工處理,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才是合格的油脂產品。
2、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飲料酒、食醋、食用鹽、固態食糖類、味精等食品標簽上可以免除標示保質期。 ( )
答案:正確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中第4、3、1條規定“下列預包裝食品可以免除標示保質期: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飲料酒、食醋、食用鹽、固態食糖類、味精”。這幾種食品由于產品自身的特性使其質量不易變質,因此可以免除標示保質期。但是,免除標示保質期并不代表對產品質量的放松。相反,生產企業所承擔的責任更大,因為生產企業必須保證這類產品只要存在于流通領域中,就要一直對產品質量負責。
3、牛初乳是乳牛產崽后7天之內的乳汁,營養成分高,同時含有大量的免疫蛋白,適合用于加工嬰幼兒配方食品。 ( )
答案:錯誤
科學解析:牛初乳是乳牛產崽后7天之內的乳汁,屬于生理異常乳,其物理性質、成分與常乳差別很大,產量低,工業化收集較困難,質量不穩定,不適合用于加工嬰幼兒配方食品。我國對嬰幼兒配方食品的原料采取嚴格的安全性評估制度,列入嬰幼兒配方食品相關標準后方準許使用。制定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的首要原則是安全性。長期食用牛初乳對嬰幼兒健康影響的國內外科學研究較少,缺乏牛初乳作為嬰幼兒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資料。目前,牛初乳未列入嬰幼兒配方食品標準及相關標準中。國際上也未允許牛初乳添加到嬰幼兒配方食品中。我國進口的牛初乳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澳大利亞將牛初乳作為補充類藥物管理,新西蘭規定添加牛初乳的膳食補充劑類食品不得用于0~4個月嬰兒。根據以上情況,衛生部作出了嬰幼兒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為原料生產的乳制品的規定。
4、稻谷加工精度越高,制成的大米的外觀和口感越好,但營養價值卻越低。( )
答案:正確
科學解析:加工精度越高,制成的“精米”外觀亮度更高,含糠更少,含其他雜質也更少,做成的米飯更白,口感也更好。但稻谷加工精度越高,將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米胚和皮層去除的越多,因此,“精米”的營養物質含量明顯降低。
5、有的食品儲存時間長了其性狀會發生一些變化。紫菜儲存時間稍長會變綠,這說明已經產生毒素,不能食用。 ( )
答案:錯誤
科學解析:儲存時間稍長的紫菜,會因藻紅素的降解、葉綠素逐漸占據上風而變成綠色,屬正常現象,并不會因此變得有毒,可以放心食用。
6、在餐廳、食堂公示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動態等級”中大笑和微笑兩種笑臉表示:監管部門最近一次檢查中,此餐廳、食堂食品安全等級分別被定為優秀和良好。 ( )
答案:正確
科學解析: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2年發布的《關于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等級分為動態等級和年度等級。動態等級為監管部門對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狀況每次監督檢查結果的評價。動態等級分為優秀、良好、一般三個等級,分別用大笑、微笑和平臉三種卡通形象表示。年度等級為監管部門對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狀況過去12個月期間監督檢查結果的綜合評價,年度等級分為優秀、良好、一般三個等級,分別用A、B、C三個字母表示。
7、野生魚自然成長,無需擔心非法添加劑等人為食品安全風險,因此一定比人工養殖的更安全。 ( )
答案:錯誤
科學解析:評價魚的安全性要考慮魚自身是否含有毒素,魚生長環境中的重金屬、化學物質的污染情況,受寄生蟲感染的情況等多個方面。野生魚由于活動范圍廣,來源不可知,因而其安全性不可知。符合國家相關管理要求的人工養殖魚類,由于水域環境符合漁業水質,漁藥、魚飼料按相關管理規定使用,安全可控,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8、保質期不是判斷食品是否變質的唯一標準,可能由于存放方式、環境變化等引起過早變質,所以食品應在保質期內盡早食用。 ( )
答案:正確
科學解析:保質期是指預包裝食品在標簽指明的貯存條件下保持品質的期限。如果未按照標簽注明的食品存放方式和條件對食品進行貯存,或者包裝被開啟,那么食品的保質期將會縮短。
9、食用油在高溫、陽光照射、與空氣長期接觸等條件下極易發生氧化反應,產生有害物質,因此應當盡量密封,放在干燥、避光、低溫的環境保存。 ( )
答案:正確
科學解析:油脂中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很強的不穩定性,在高溫、陽光照射、與空氣長期接觸等條件下極易發生氧化反應、縮合反應,產生有害物質;另外,植物油中水分脫除不徹底,或不慎混雜入水分,在一定條件下會發生水解反應。
10、生吃海鮮味道鮮美,是最好的食用方式。 ( )
答案:錯誤
科學解析:生吃海鮮容易因其所攜帶的病菌引發食源性疾病。海鮮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熱性比較強,80℃以上才能殺滅。除了水中帶來的細菌之外,海鮮中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以及加工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污染。一般來說,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算徹底殺菌。因此,在吃“醉蟹”、“生海膽”、“醬油腌海鮮”之類不加熱烹調的海鮮時一定要慎重,吃生魚片的時候也要保證魚的新鮮和衛生。
11、在我國一些地方,民間有食魚膽可治療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和眼病的說法。日常飲食中可以食用魚膽來保健。 ( )
答案:錯誤
科學解析:在我國南方,經常有人因食用魚膽而發生中毒,甚至導致死亡。食用青魚、草魚、鰱魚、鯉魚、鳙魚等的魚膽后,均有中毒的報道。這些魚類的膽汁中含有一種膽汁毒素,毒性較大。這種毒素進入人體后,首先損害肝細胞,在它的排泄過程中又可使腎小管受損,引起腎小管的急性壞死,集合管阻塞,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魚膽毒素不易被加熱和乙醇破壞,無論生熟均可使人中毒,而且毒性又異常劇烈,因此建議切勿食用魚膽。
12、有些餐館的餐盤里會墊一張色彩鮮艷的廣告紙,有些人會把食物直接放在上面,這樣做是不安全的。 ( )
答案:正確
科學解析: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過餐盤紙上面的一行字:“此餐盤紙為一般印刷品,不可與食品直接接觸。”越精美、越鮮艷的圖案,可能含有苯類物質、重金屬,為了身體健康,應讓食品遠離彩色印刷品。
13、產品質量長期穩定,企業有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市場占有率高,產品標準達到或嚴于國家標準要求的食品企業生產的食品可予以免檢,對于其他企業生產的食品應免費抽取樣品進行檢驗。 ( )
答案:錯誤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條規定,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對食品不得實施免檢。縣級以上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食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樣檢驗。進行抽樣檢驗,應當購買抽取的樣品,不收取檢驗費和其他任何費用。縣級以上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執法工作中需要對食品進行檢驗的,應當委托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檢驗機構進行,并支付相關費用。對檢驗結論有異議的,可以依法進行復檢。
14、食品安全,就是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 )
答案:正確
科學解析:根據《食品安全法》定義,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括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和有關食品的行業標準。 ( )
答案:錯誤
科學解析:根據《食品安全法》,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已經對現行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和有關食品的行業標準中強制執行的標準予以整合,統一公布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16、生物農藥是指直接利用某種生物本身或者該生物分泌的活性物質作為農藥,相對于化學農藥,這種農藥選擇性強,低殘留,對生態環境影響小。 ( )
答案:正確
科學解析:生物農藥也叫生物源農藥,包括微生物農藥、天敵生物農藥、生物化學農藥和轉基因生物農藥。
17、經批準可以在飼料中添加的獸藥,應當由獸藥生產企業制成藥物飼料添加劑后方可添加。禁止將原料藥直接添加到飼料及動物飲用水中或者直接飼喂動物。 ( )
答案:正確
科學解析:我國2004年制定頒布了《獸藥管理條例》,其中第四十一條規定,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制定公布在飼料中允許添加的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激素類藥品和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禁用藥品。經批準可以在飼料中添加的獸藥,應當由獸藥生產企業制成藥物飼料添加劑后方可添加。禁止將原料藥直接添加到飼料及動物飲用水中或者直接飼喂動物。
18、符合衛生要求、有相應技術水平的企業均可生產食品添加劑。 ( )
答案:錯誤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國家對食品添加劑的生產實行許可制度。因此,在具備其他條件之外,還必須獲得國家生產許可。
19、剛剛宰殺的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最高,這種肉品消費觀念是科學的。 ( )
答案:錯誤
科學解析:由于屠宰過程中燙毛等工序和宰后動物肌肉僵直,導致肉溫升高,為細菌的過度繁殖創造了條件,使食物中毒的危險性加大。動物宰殺后,使用制冷設備在24小時內將肉溫降至0~4℃,在有效抑制細菌繁殖的同時,確保肌肉纖維經過僵直、解僵、成熟等過程,形成氨基酸、肽類等營養物質,此時肉質柔軟有彈性,好熟易爛,味道更鮮美,營養價值更高。
20、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 ( )
答案:正確
科學解析:《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條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看過“全國食品安全知識競賽試題答案“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