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教育
為進一步明確學校食品安全教育知識要點,促進廣大中小學生掌握科學安全的飲食知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切實增強食品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進行食品安全教育,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中小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教育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中小學生食品安全的相關概念
(一)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二)不安全食品
不安全食品,是指含有某種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有毒有害物質,有證據證明對人體健康已經或可能造成危害的食品。
(三)質量安全標志(QS)
QS是英文QualitySafety的縮寫,獲得食品質量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其生產加工的食品經出廠檢驗合格的,在出廠銷售之前,必須在最小銷售單元的食品包裝上標注由國家統一制定的食品質量編號并加印或者加貼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標志“QS”。
(四)預包裝食品
預包裝食品,指預先定量包裝或者制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預包裝食品的包裝上應當有標簽。標簽應當標明下列事項:1、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2、成分或者配料表;3、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4、保質期;5、產品標準代號;6、貯存條件;7、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8、生產許可證編號;9、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必須標明的其他事項。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其標簽還應當標明主要營養成分及其含量。
因此,不具備以上標簽的預包裝食品,都應視為不合格食品。
中小學生食品安全教育要點
(一)基本安全知識
1、講究個人衛生,養成吃東西以前洗手的習慣。人的雙手每天干這干那,接觸各種各樣的東西。會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蟲卵。吃東西以前認真用肥皂洗凈雙手,才能減少“病從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凈。瓜果蔬菜在生長過程中不僅會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蟲卵,還有殘留的農藥、殺蟲劑等,如果不清洗干凈,不僅可能染上疾病,還可能造成農藥中毒。
3、不隨便吃野菜、野果。野菜、野果的種類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毒素,缺乏經驗的人很難辨別清楚,只有不隨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確保安全。
4、注意食品的保質期。不吃過期或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腐爛變質,就會味道變酸、變苦;散發出異味,這是因為細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這些食物會造成食物中毒。
5、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凈,僅憑肉眼很難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開水最安全。
6、在進食的過程中如發現感官性狀異常,應立即停止進食。
(二)選擇食品時應注意的問題
1、不買、不食腐敗變質、污穢不潔及其它含有害物質的食品。
2、不光顧無證無照的流動攤檔和衛生條件不佳的飲食店。
3、學會辯認食品的QS標志。不購買、不食用來歷不明和標簽標識不全的食品和飲料。不購買、不食用街頭小攤販出售的劣質食品和飲料。這些劣質食品和飲料往往衛生質量不合格,危害健康。
4、打開食品包裝后,要檢查食品是否具有它應有的感官性狀。不能食用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霉變、生蟲、污穢不潔、混有異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狀異常的食品,若蛋白質類食品發粘,漬脂類食品有嚎味,碳水化合物有發酵的氣味或飲料有異常沉淀物等等均不能食用。
中小學生食品安全知識問答
一、中小學生購買食品應注意哪些問題
1、到正規商店里購買,不買校園周邊、街頭巷尾的“三無”食品。
2、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食品,盡量選擇信譽度較好的品牌。
3、仔細查看產品標簽。食品標簽中必須標注:產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不買標簽不規范的產品。
4、食品是否適合自己食用。
5、不盲目隨從廣告,廣告的宣傳并不代表科學,是商家利益的體現。
二、中小學生應注意哪些飲食衛生習慣?
1、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一些飲料含有防腐劑、色素等,經常飲用不利于少年兒童的健康;
2、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腸道寄生蟲病的傳播;
3、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凈后再吃,以免造成農藥中毒;
4、選擇食品時,要注意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
5、盡量少吃或不吃剩飯菜,如果吃剩飯菜,一定要徹底加熱,防止細菌性食物中毒;
6、不吃無衛生保障的生食食品,如生魚片、生荸薺;
7、不吃無衛生保障的街頭食品;
8、少吃油炸、煙熏、燒烤的食品,這類食品如制作不當會產生有毒物質。
三、中小學生吃甜食多多益善嗎?
夏日飲品中富含糖分,孩子多吃后易患皮膚炎癥和多種疾病。在夏日過多攝取糖分,還會產生大量酸性物質,從而打破血液正常的酸堿平衡,使孩子變成酸性體質的人。有醫學資料表明,70%的疾病發生在酸性體質的人身上,這無疑使孩子成了疾病“溫韓國瘦身一號床”。除了上述影響,許多飲料中還缺乏孩子發育所必需的蛋白質與脂肪,喝得過多,將影響孩子吃正餐,造成營養不良,所以喝飲料每天最好不超過100毫升。
下一頁更多有關“中小學生食品安全知識教育”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