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有什么作用
補貼有什么作用
導語:補貼,是指一成員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機構向某些企業提供的財政捐助以及對價格或收入的支持,以直接或間接增加從其領土輸出某種產品或減少向其領土內輸入某種產品,或者對其他成員方利益形成損害的政府性措施。那么,補貼有什么作用呢?
穩定人民生活
長期以來政府從國家的具體國情出發,實行了保持人民生活基本必需品特別是糧油、豬肉民用煤等價格基本穩定的政策,并對城市住房、水電、公共交通等實行低租金、低收費制度,因此而發生的政策性虧損由國家給予財政補貼。或者,在提高與人民生活關系密切的商品價格后,對職工或城鎮居民給予適當的物價補貼。因此,中國的財政補貼具有絕大部分直接或間接用于人民生活的特點。
支持農業生產發展
中國的財政補貼大部分用于以糧、棉、油、豬為主的農產品價格補貼。同西方國家在農產品生產相對過剩的條件下,為了保持國內市場供求平衡和增強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對農產品實行保護價格和出口補貼不同,中國的農產品補貼政策主要立足于扶持農業生產的發展,增加農產品的生產量。從而達到支持農業生產發展的目的,在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時,對農民實行了加價款補貼政策,并采取了銷售價格不提或少提的辦法,對購銷價格倒掛的價差和企業經營性虧損實行財政補貼。因而,農產品補貼增長很快,在全部財政補貼中占居重要地位。
緩解經濟矛盾
中國的補帖有好多種,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價格改革的不斷深入過程中,適當運用財政補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因價格和利益關系變動帶來的矛盾,為價格改革的順利進行和社會穩定創造條件。
高校畢業生培訓享補貼
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已下發通知,要求各地落實好高校畢業生參加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的相關補貼政策,并規范資金的使用和管理。
通知要求,各地加強高校畢業生職業培訓工作,積極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廣泛開展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大力開展創業培訓,加強培訓信息引導,強化創業指導和創業服務,提供職業技能鑒定服務,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
通知規定,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指畢業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參加就業技能培訓,培訓合格并通過職業技能鑒定取得初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未頒布國家職業技能標準的職業應取得專項職業能力證書或培訓合格證書)的,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企業新招收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6個月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簽訂之日起6個月內開展崗前培訓的,根據培訓后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情況,按照當地確定的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的一定比例,對企業給予定額培訓補貼。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參加創業培訓和創業實訓,取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的,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通過初次職業技能鑒定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的,按規定給予一次性職業技能鑒定補貼。
通知要求,各地要結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定期開展中長期職業供求預測和分析,根據人力資源市場需求狀況合理確定政府補貼培訓的職業(工種)目錄。要通過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地方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門戶網站、公共就業人才服務網站等,及時向社會發布本地區人力資源市場職業供求信息、政府補貼培訓職業(工種)目錄、政府認定培訓機構名單、培訓補貼報銷的經辦主體和辦理流程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