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的的真實小故事大全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就留下來很多和勤儉節約有關的名言,比如“成由勤儉敗由奢”“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節約的的真實小故事,供大家參考。
節約的的真實小故事1
勤儉節約——是一種美德,他會讓我們的生活,甚至是地球變得更加美好。我們的家園——地球上蘊藏著一些寶貴的資源,但是它們看似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其實只要無限制地浪費,終會消失殆盡。如今,人們仍不知悔改,變本加厲地鋪張浪費,他們不知道這短暫的浪費,將會帶來長久的痛苦。有句話說得好:“如果我們不好好珍惜水資源,那么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將是人們悔恨的眼淚。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學會勤儉節約。下面我就和大家說一說,我是如何為節約出一份力的.”
那是在一個下午,我突發奇想,到大街上去。去干什么呢?去撿那些可回收的垃圾。在一年前,我曾讀到過一本關于節約的書,上面寫著這樣一段話:“對于紙、塑料、玻璃和金屬的回收,不僅可以節約能源,還能減少釋放到土壤、水和空氣中的污染。而且,還節約了地球正在枯竭的資源。“這段話的附近,還附上了一些資料:“從回收產品中制造鋁所使用的能量比從礬土礦中制造鋁所耗費的能量少96%……”等等諸如此類的話,由此可見,回收在節約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我撿垃圾有些顯眼,引來許多人好奇的目光,只好在那些偏僻的地方撿。一個下午,我撿了一麻袋的廢紙和鋁罐,將它們賣到一個奶奶告訴我的廢品回收站。做了這些有利于地球的事情,我感到很快樂。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常在空閑的時候撿一撿垃圾,既有利于環境,又節約了能源,真是一舉兩得啊!
在家時,我也常常節約。比如,用洗米水來澆花、用洗臉水洗腳等等。
讓我們勤儉節約吧!讓這個地球永遠年輕!其實,九月并不是一定要干那些事,你也可以從身邊做起,你只需要舉手之勞,關閉水龍頭,避免浪費,可以想的出來,這節約了多少水啊!最后,我倡議大家努力節約,讓地球更加美麗!
節約的的真實小故事2
我有一個勤儉節約的奶奶,她有一頭白蒼蒼的頭發,一對黑色的大眼睛,還有一雙勤勞的手。或許你認為節約有什么好的,現在的人都只是說到而沒有做到的,所以節約沒有什么好的,但是我的奶奶節約是說到而又做到的,你不信就聽我介紹。
奶奶她從來都不浪費一點兒的東西,比如說破了,她從不再買一件穿,而是把破了的地方用針把它補起來,,或者是把一個什么圖案縫在上面,讓衣服變得更好看。記得有一次我上衣袖子旁有一個地方被弄出了一個大洞,我心想:“這下可弄不好了,又要重買衣服了,真煩人。”(因為每次買衣服都要我去試,如果不合適的話,還把我弄得非常非常的難受,還會被什么扎,所以我很討厭換衣服)。但是沒有想到,奶奶她的手那么精巧,把我的那一個洞縫上了一個熊貓的頭,不僅把我的這件衣服弄好了,還讓這一件衣服變得更好看了,真是兩全其美。我真的要感謝我的奶奶,讓我省去了買新衣服的麻煩。
奶奶她不僅在衣服上很節約,在生活上也很節約。在我們的生活中老會喝一些瓶裝飲料,喝完后瓶子就會扔了,但奶奶總說喝完后,這些瓶子還可以賣一些錢呢,聚一聚能賣很多的錢,可不能浪費了。有的時候我們做飯時,炒肉還剩下一點也用了,但是奶奶總能把這些炒成一道道美味的菜,讓人的口水流下三千尺呢!
我的奶奶就是這樣一個愛節約的人,你是不是也想有一個跟我一樣的奶奶。
節約的的真實小故事3
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常說:“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但,我們真的做到了嗎?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節儉,是有德之人同有的品質;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但在生活中,有幾個人會把節儉這兩個字牢記在心中呢?
在生活中,就有很多浪費奢侈的例子隨處可見:在家吃飯的時候,總能見到一些吃飯挑挑剔剔的同學剩下飯菜,總能見到碗里剩下很多的飯;在某些公共場所里,總能見到有人用完燈就離開,總能見到一些沒有被隨手關掉的燈。
記得有一次早晨,我朦朧地從睡夢中醒來,閃著惺忪的雙眼,就聽得廚房有緩緩的流水聲,我起來隔著磨砂門一看,原來是外婆在廚房忙碌著為我準備營養的早餐,香濃的氣味撲鼻而來,使我直流口水,迅速把我自己整理清爽干凈,進入廚房,“咦,外婆早餐不是好了嗎?你還在淘米干嘛?”外婆忙給我解釋準備的是午餐,只見她慢條斯理地淘了一遍米,然后把淘出來的水倒入另一個空盆里,這樣淘了幾遍,盆子里已盛了些渾濁的淘米水,我心中又產生疑問這水骯臟,外婆難道還要再清洗什么嗎?外婆看著楞楞的我,笑笑對我說:“不是的,這水可有營養了,別看它骯臟,倒掉很可惜的。”我有點疑惑不解,不敢相信也不敢茍同外婆的做法。外婆把淘米水澆到陽臺上種植的一盆盆花上,每天澆一點,那個花在淘米水的滋潤下,在外婆的悉心照料下茁壯成長。就比如我從學校帶回家的蘆薈,從原先快枯萎發黃的枝葉變成一棵小陽傘,長出了許多新枝葉,綠得鮮艷,嫩嫩的。我感覺好神奇,終于相信外婆的做法,也懂得了淘米水還可以再利用的,所以不能浪費,我想這應該也是一種節儉吧。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讓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美德,從我們身上繼續傳承發揚下去吧!
節約的的真實小故事4
勤儉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戰略眼光,一種智慧,一種態度,一種習慣。——題記
中華文明是我們的驕傲,我們的財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跡”。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因此我國向來就有“文明古國”之稱。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是中華文明的受益者、承載著、傳播者,有責任、有義務弘揚民族優良傳統,使照耀中華的數百年之光在當代中國熠熠生輝、發揚光大。
在我們學習和生活中,文明美德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僅能積累財富,還能培養艱苦創業的精神的奮發圖強的品質。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是《朱子家訓》里的一句話,他告誡我們勤儉節約也是我們平日里應該養成的好習慣。節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習慣,只需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傳承文明,踐行美德,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是時代給予我們的光榮與夢想,更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與使命。
我們相信,要把祖國建設成為節約型的社會還要大家都一起參與。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從平常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坐起,傳承文明,踐行美德,我們必將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譜寫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斗的壯麗華章。
節約的的真實小故事5
春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變得熱鬧起來,辦年貨、貼春聯、吃年夜飯,都是春節期間必不可少的,我家也不例外,爸爸早早地在北侖福港海鮮酒店訂了年夜飯,邀請遠方的姨娘一家及外公外婆一起來聚餐。
臘月二十八晚上,我們大家紛紛驅車來到此酒店。爸爸點了金玉滿堂、鐵板檸檬蝦、泡椒牛蛙、清蒸鱸魚、鐵板牛肉、咸菜黃魚湯……美味的菜肴擺了滿滿一大桌,非常豐盛。我們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都互相聊聊家常,敘敘舊,聊得甚歡。吃著吃著,爸爸跟媽媽小聲商量,想再去點些菜,生怕不夠吃,難得過年聚一次,想客氣些。爸爸正當起身時,被坐在一旁的我知道了,我立馬阻止了爸爸,說:“桌上那么多的菜都還沒吃完,早就夠吃了,在座的都是自家人,又不是外人,何必顯擺大方呢,現在是提倡“光盤行動”!要勤儉節約,不可浪費呢!”在座的外公,姨娘都聽到了我的一番話語,連聲稱贊,我的節儉意識真強,是要索取我的意見,還說桌上的菜還有那么多,還吃不完呢,都你一言,我一句地勸爸爸,搞得爸爸又坐了下來熱聊起來。
熱鬧的氣氛回味著整個房間,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該到回家的時候了,大家都起身拎包準備回家時,我發現桌上還有好幾個菜剩下,被服務員倒進垃圾桶是多么浪費呀!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浪費,再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于是,我建議媽媽把剩下的菜打包,拿回家繼續吃。媽媽同意了我的說法,向酒店服務員要了餐盒,把剩菜帶回了家。
雖然我做了飯桌上的一件區區小事,但我提倡大家:從點滴小事做起,過一個文明儉節的春節,讓勤儉節約成為習慣,讓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 名人節約小故事
節約的的真實小故事大全





上一篇:有關愛讀書感人的故事大全
下一篇:真實的節約小故事大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