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個人心得總結5篇
2020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個人心得總結5篇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舉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采取超常規的舉措,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0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心得總結,供大家參考。
2020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心得總結
一、深刻理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作出的戰略安排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的報告的標題。這充分體現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現階段黨和國家工作部署中的戰略地位。深刻理解這一戰略安排,要充分把握三點。一是“決勝”。所謂“決勝”,就是舉全黨全國之力,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是從黨的十九大到2020年。二是“全面”。所謂“全面”,是指我們所要建成的小康社會,必須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社會。三是目標要求。主要包括,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成效顯著,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二、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的新要求
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人大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山東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新局面。總書記特別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定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要扎扎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好。
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標志性的指標是農村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要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脫貧攻堅。
6月12日至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山東工作時,提出了“四個扎實”的要求: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扎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做好改善民生工作,扎實抓好黨員干部隊伍建設。
6月,總書記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扎實的工作作風,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堅定信心、頑強奮斗,萬眾一心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7月,總書記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讓鄉村振興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前不久,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我一直惦記著貧困地區的鄉親們,鄉親們一天不脫貧,我就一天放不下心來。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黨的一切工作就是要為老百姓排憂解難謀幸福。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能少,脫貧致富一個不能落下。要一代接著一代干,既要加快脫貧致富,又要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走向現代化。”
深刻學習理解黨的十九大以來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應當重點把握三個方面:一是始終貫穿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彰顯了總書記的執政為民情懷。二是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無比堅定?!叭嫘】德飞弦粋€不能少,脫貧致富一個不能落下”,這句話擲地有聲。三是不斷為全黨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方向。比如,相繼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三大攻堅戰、推動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決策部署。
三、充分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面臨的短板弱項
一是經濟社會領域的重大風險隱患較多,特別是金融風險仍在積累,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特別是隱形債務不容忽視。信息安全風險和社會不穩定因素較多。二是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全國還存在大量農村貧困人口中,其中相當一部分居住在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貧困程度深的地區,脫貧攻堅難度很大。三是生態環境保護任重而道遠,大氣、水、土壤等污染問題仍較突出。四是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夠高,創新能力還不夠強,新舊動能轉換難度較大,城鄉區域發展和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較大。五是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還面臨不少難題等等。
四、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路徑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以上所說的發展路徑,都體現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中。
五、自覺服從服務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
(一)加快推進現代化人民防空體系建設。人民防空的根本職能是平時做好人防軍事斗爭準備,戰時組織防空襲斗爭,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加強人民防空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進一步規范結建防空地下室建設,下大氣力優化各類人防工程布局和結構。加強人防信息化建設,努力提升人防應急指揮能力。積極推進重要經濟目標防護能力建設。加強人防疏散體系建設。
(二)積極推進人民防空融合式發展。加強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繼續推進防空防災一體化建設。加強人防工程平戰結合,提升人防服務民生水平。大力推進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深化“一次辦好”改革,助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建設。積極參與軍民融合發展。
(三)加強防空防災宣傳教育,提升民眾防災救災技能。
(四)大力支持“千名干部下基層”鄉村振興服務隊和“第一書記”工作。
2020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心得總結2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是一項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读暯椒鲐氄撌稣帯废到y記錄了黨的十_大以來,在習近平同志領導下我國扶貧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深刻總結了我國扶貧領域積累的寶貴經驗。認真學習《摘編》,便于我們更好的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航向標。
以人民為中心,夯實黨執政之基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绷暯酵緩娬{:發展為了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發展成果更多的惠及全體人民,只有這樣我們黨的執政基礎才能堅如磐石。黨的十八大以來,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獲得感顯著增強。城鎮新增就業年均一千三百萬人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經濟增速,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設穩步推進;六千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百分之十點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通過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增進人民福祉,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社會大局更加和諧穩定,國家安全全面加強。
以百姓為牽掛,厚植源于人民之根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習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民生是的政治,事關人心向背,中國共產黨就是要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為民造福,才能不斷強化黨和人民的血肉關系。反貧困是古今中外民生領域的一件大事,以我的家鄉龍勝各族自治縣為例,它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側丝?7.2萬,其中,少數民族占80%以上。2015年底,全縣有貧困村59個,建檔立卡貧困戶7680戶29415人,貧困發生率為18.7%。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通過精準施策,加強動態管理,充分發揮龍勝生態優勢,引導貧困戶發展中草藥材、富硒生態水果、高山蔬菜、油茶和特色養殖等優勢主導產業,形成了以“兩茶一果加特色養殖”為主導產業的格局,全縣97.9%貧困農戶均有一項以上產業。并全力打造“世界梯田原鄉、多民族生態博物館、中國紅玉之鄉、康壽養生圣地”四大旅游品牌,創新旅游扶貧模式。2016年、2017年實現26個貧困村脫貧摘帽,2018年脫貧19個貧困村,三年共減貧28931人,2018年底貧困發生率降至1.85%,使民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給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密切了黨和人民的關系,將黨的根系深植到人民的沃土中。
以時代為契機,實現民族復興之夢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生活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一直期盼的生活。習近平同志指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關鍵一步。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面對復雜的國際局勢,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著力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壓茬拓展改革廣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項改革舉措,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從五十四萬億元增長到八十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中國共產黨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十三億多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定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2020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心得總結3
進基層攻難關,推進決戰決勝的偉大事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廣大黨員干部表示,當此決勝攻堅期,黨中央就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提出一系列重要舉措,必將更好地激勵廣大干部堅定信心、勇于擔當,以優良作風向著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東崗街道轄區內工地多、進城務工人員多,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面臨雙重壓力。東崗街道黨工委書記趙琴說,要借著黨中央持續解決形式主義問題的東風,把基層黨組織建設得更有戰斗力,在這次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脫貧攻堅越到最后時刻越要響鼓重錘。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魯容鄉是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當前,魯容鄉科技副鄉長彭楊正組織農民進行百香果種植和苗木管護。
“通知增強了脫貧攻堅戰場上廣大黨員干部決戰決勝的干勁?!迸項钫f,“今年鄉里還剩192戶686人尚未脫貧?,F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一邊做好疫情防控,一邊幫助鄉里抓好產業結構調整,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p>
克服疫情影響,全面做好“六穩”“六保”等工作,越來越多基層干部深入群眾,主動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困難攻克在一線。
福建省莆田市商務局局長陳玉鵬最近隨時關注莆田新設立的“外貿直通車專線”。近日,莆田開通24小時專線,及時協調解決外貿企業訂單、用工、物流、融資、供應鏈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盀榱藢崿F穩外貿的目標,黨委政府鼓勵企業積極發展新業態,增加產品附加值,開拓更多的銷售渠道?!标愑聩i說。
正視多重困難,堅持底線思維。把時間搶回來,把損失補回來,從危機中捕捉和創造機遇,在通知精神鼓舞下,廣大基層黨員干部群眾積極發揮干事創業的主動性創造性,奮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2020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心得總結4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從現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要求,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始終聚焦的戰略目標,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居于引領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核心在“全面”。目前,中國仍然是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各領域發展并不均衡,區域、城鄉之間在自然條件、資源稟賦、發展程度等方面差異巨大,生態文明建設、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等短板明顯。如何縮小差距、補齊短板,依然是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全面小康,是“五位一體”全面進步的小康,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是城鄉區域共同發展的小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堅持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根本在“發展”。發展是硬道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三個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一是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F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到了最關鍵一程。越是接近奮斗目標,越要防范應對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必須未雨綢繆、防微杜漸,把各類風險隱患化解于小、消弭于早。二是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精準脫貧是全面小康的根本標志和底線任務,也是最難啃的骨頭。必須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夫、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三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高度關注,從“盼溫飽”到“盼環保”,從“求生存”到“求生態”,熱切期盼藍天綠水、清新空氣、優美環境。必須以最堅決的態度鐵腕治污,讓群眾切實感受到生態文明建設效益,增強對發展的認同感。
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也是最后沖刺期,3年時間雖短,但收官之戰十分重要。結合我們甲路鎮實際,接下來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緊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綜合施策、精準發力,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贏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后勝利。
一是堅持生態優鎮戰略,加快綠色發展,構筑生態環境新優勢。堅持規劃先行,嚴格執行我市生態功能區規劃,有序推進污水處理、環境衛生整治、生態環境修復等工程,嚴控秸稈焚燒、違法建房、農村“濫建亂葬”等行為,加快循環經濟發展,倡導文明生活方式,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推動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處處能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
二是堅持旅游重鎮戰略,加快項目推進,實現旅游產業新突破。未來我鎮發展的重點是旅游。發揮寧績高速青龍灣度假區交通主入口優勢,大力發展“道口”經濟,以集鎮拓展區為中心,規劃建設青龍灣度假區游客接轉中心和旅游商品集散市場,將旅游項目作為招商引資重點,大力發展農村休閑旅游,以點串線,以線連片,進一步打造青龍灣“湯口”、建成青龍灣“門戶”,逐步將我鎮建設成為青龍灣度假區的“觀光驛站”和“休閑后花園”。
三是堅持經濟強鎮戰略,加快調整步伐,推動綜合實力新提升。研究制定產業發展綜合配套扶持政策,加快“調轉促”,支持鑫馬公司轉型升級、莊村礦業公司復工生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儲備一批市級重點項目,為我鎮未來發展積蓄能量。持續推動農業發展,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快“飛地經濟”和“總部經濟”建設,積極發展新型業態,不斷優化我鎮產業結構,推動我鎮“三產結構合理、兩化深度融合”。
四是堅持和諧新鎮戰略,加快文明創建,構建和諧社會新風貌。扎實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強農村社會管理創新,加快教、科、文、衛等社會事業發展步伐,有序推進民生工程建設,提升農村保障水平,推動我鎮“社會和諧、干群融洽、人民幸?!薄?/p>
2020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心得總結5
貧困是一切社會問題的根源。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要求。長期以來,我黨在團結帶領老百姓脫貧致富的過程中取得了舉世矚 目的輝煌成就,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也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但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依然要求各級黨委政府進一步加大扶貧攻堅力度,特別 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有效措施,支援老少邊窮地區,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理想信念宗旨意識,千方百計造福貧困群眾,注重培育造血功能,廣大貧困群眾更要發揚艱苦 奮斗精神,不安于現狀,不破罐破摔,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力更生,確保與全國同步進入小康社會。
第一書記駐村幫扶挑起了農村黨建的大梁。今年7月,_縣共從縣鄉機關和事業單位選派63名干部奔赴到貧困村、后進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 記”,任期為1年。半年來,第一書記們肩負組織的重托和群眾的期望,踐行抓黨建就是抓發展,身居一線,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摸清村情想法子,發展產業出 點子,依靠單位鋪路子,辦成實事收面子,打破一潭死水,激活一江春水,贏得群眾口碑。
大學生村官是基層社會治理的生力軍。他們擁有專業技術知識,懂電腦,會經營,有干勁,向老同志學習做好農村工作的方式方法,不斷積累工作經 驗,彌補了農村信息化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的空白,緩解了村級后備干部短缺困境,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計劃生育、征地拆遷、綜治信訪等農村工作中發 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各級駐村幫扶工作隊給貧困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省州縣等蹲點單位有資金、有項目、有能力從外部拯救孤立無援的貧困村,立足實際,發揮優勢,一村一品。
2020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個人心得總結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