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原創作品專欄>教育心得>

    自閉癥教師的心得: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識(下)

    時間: 曉晴1082 分享

      昨天給大家介紹了提高孩子自我意識的前五個項目,今天來跟大家介紹剩下四個。為了防止大家忘記,我把十個項目再次列出來。

      一、呼名

      二、模仿

      三、身體部位識別

      四、面孔識別

      五、“我”的使用

      六、“我的”識別

      七、心理詞匯

      八、他人意圖

      九、性別意識

      十、自我管理

     

      “我的”識別

      當孩子自我意識慢慢發展起來之后,孩子就會逐漸產生物權的意識,也就是哪些東西是我的。但是如果物權不進行有效的引導,孩子會變得占有欲超強,什么好東西都是“我的”。這個問題我相信也會困擾很多家長,所以我們要教會孩子什么東西才真的是“我的”,并且在集體環境中一定要讓孩子明白不要隨便動別人東西。

      “我的”概念的建立需要通過以下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一、我的衣服

      可以將爸爸,媽媽孩子的衣服分別裝在不同的箱子里,箱子分別貼上爸爸媽媽和孩子的照片進行提示,以便于讓孩子區分。

      孩子對自己衣服有一定認識之后可以指著孩子的衣服“誰的衣服?”

      輔助孩子說“我的”

      二、我的玩具

      在生活中讓孩子養成自己收拾玩具的習慣,在收玩具的過程中孩子理解我的玩具的概念。

      三、我的用品

      在家里的時候,最好給孩子準備特定的碗筷、杯子、枕頭被子等。每次孩子使用時增加孩子的自我意識和物權意識。在學習的時候,彩筆,蠟筆、書本等物品,要教會孩子每次用完都裝進自己的書包內。

      四、我的名字

      我們的孩子要對自己的名字非常敏感,不光呼名反應要做。如果孩子會寫自己名字的話,在孩子完成自己的畫畫作品后簽上自己的名字。如果可以的話可以將孩子的名字繡在孩子的衣服和書包上。一方面可以防止孩子丟失,另一方面增加孩子的物權意識。

      五、我的身體

      當孩子可以識別自己的身體后,可以讓孩子指認他人的身體部位。比如指一指媽媽的鼻子,指一指小狗的嘴巴等。

      六、我的家

      我們要讓孩子熟練記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在家長的視線范圍內的話,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來找到家門。如果孩子有數字和文字意識的話,需要讓孩子熟練記住小區的名字,門牌號等。

      七、我的人際關系

      家長在生活中需要不斷的拓展兒童的活動對象,最好帶孩子去同齡小朋友家里進行交往。在交往當中教孩子識別“我的媽媽”“鄰居小朋友的媽媽”我的鄰居,我的朋友,我的家,別人的家,我的玩具,別人的玩具。

      八、我的和別人的

      當孩子了解“我的”概念后,我們要在生活中不斷的教孩子“我的”和“別人”的區別。讓孩子真正的明白物權的概念,要教會孩子不能動別人的東西,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心理詞匯

      所謂心理詞匯就是描寫內心活動的詞語,包括想法(我想xx)、計劃類的(我要把xxx)、情緒情感(高興,害怕,害羞,害怕等)等。我們普通人的話只有真正經歷了以上的情感和感受,才會使用心理詞匯,才能使用心理詞匯去表達自己的情感。所以心理詞匯的主動使用時自我意識提升的標志之一。

      一、不

      當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后,會經常說“不”。很多家長不明白為什么孩子會不斷的反抗自己,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孩子在通過反抗家長的指令來找到自我存在感。

      這個時候家長并不需要所有事情都順從孩子,而是要視情況而定。比如遇到“你要蘋果嗎”,孩子回答不,那么這個時候就要遵循孩子的意愿,不給他蘋果。但是如果是原則上的事情,不管孩子是否說不,都要堅決執行,比如孩子自己吃飯這件事。

      在孩子自我與規則的較量中,我們要讓孩子逐漸明白,什么事情是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做,什么事情必須按照規則去做。

      二、想要

      在視線內的選擇:

      準備孩子喜歡的和討厭的物品各一個,家長拿在手里。

      家長問:你想要哪個?

      孩子通過動作或語言作出反應,比如指一指,或說這個。

      這個時候家長要用語言輔助孩子表達:(孩子姓名)想要這個

      要求孩子仿說,然后再給孩子想要的物品。

      后面逐漸撤銷語言提示,最后讓孩子主動的說:我想要這個

      不在視線內的選擇:

      選兩三個物品,其中有一個是孩子喜歡的,剩下的是孩子不喜歡的。比如:餅干,彩筆。先讓孩子看一看物品,然后藏起來,不讓他看見。

      然后家長提問:你想要餅干還是彩筆?

      要求孩子準確的說出:我想要xx,然后給予孩子物品。

      我們在生活中要多鼓勵孩子說“想要”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三、喜歡/不喜歡

      喜歡和不喜歡對于孩子來說就是對于事物及人的態度和評價,是孩子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有的孩子天生喜歡藍色或者喜歡數字等,也有些是后天習得的喜歡,比如喜歡鄰居的阿姨,有可能是因為阿姨總給孩子好吃的。

      當孩子表現出對物、事、人表現出喜歡的態度時,教孩子說:我喜歡xxx,當孩子表現出對物、事、人表現出不喜歡的態度時,教孩子說:我不喜歡xxx。

      四、能/會/可以

      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提高,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什么可以做到,什么做不到。孩子開始逐漸能夠估計自身的能力,

      你能打開盒子嗎?

      你會唱歌嗎?

      你可以把腳抬起來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讓孩子多回答多嘗試。

      五、身體狀態:癢,疼、困、累等

      父母需要密切的關注孩子的狀態,認真觀察孩子的身體情況,當孩子表現出以上狀態時,教孩子用準確的詞語表達出來。

      六、心理狀態:害怕,生氣、高興等

      父母需要仔細的觀察哈子的心理狀態,當孩子表現出以上的狀態時,教孩子用準確詞語表達出來。

      他人意圖

      我們的孩子經常表現出對他人不管不問,別人看起來好像很“自私”。其實并不是我們的孩子自私,而是一種自我意識發展欠缺的表現,也就是他們意識不到別人的存在,即使意識到了別人的存在,但是猜測他人意圖就變得更加困難了。因此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逐步加入“他人”的概念。“他人”可以利用玩偶和洋娃娃來學習情感解讀。

      一、熟悉玩偶

      在我們日常訓練過程中,應該增加生命體玩具的數量(寵物,洋娃娃,毛絨玩具等),而要減少機械玩具(電腦,手機,電動玩具等)的數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讓孩子經常接觸洋娃娃和玩偶,比如給洋娃娃梳頭、穿衣服。也可以跟洋娃娃擁抱握手。

      二、把洋娃娃的角色帶入到日常訓練中

      在做初級認知時候,可以開始增加洋娃娃的角色。

      比如你正在教孩子認識食物,可以讓孩子給洋娃娃吃一口。

      在教孩子衣服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幫娃娃穿衣服。

      在教分類的時候,可以準備兩個洋娃娃:明明(男娃娃)喜歡動物,紅紅(女娃娃)喜歡蔬菜。通過這樣的描述讓孩子選擇給誰動物,給誰蔬菜。

      三、通過拒絕讓孩子了解別人意圖

      在生活中常常別人想的是和自己想的不一樣的,比如我們以為對象想吃橘子,但其實對方想吃榴蓮。

      我們可以通過拒絕孩子的意圖來讓孩子很快的習得,別人的想法是和自己不一樣的。

      這個同樣可以利用洋娃娃來操作:比如在分食物的游戲中,如果孩子把食物A分給了娃娃,那么我們可以替代娃娃拒絕,說想要食物B,不要食物A。

      性別識別

      普通孩子在三歲左右就可以準確的識別性別了。一般來說,孩子會先學會和自己一致的性別,比如孩子是男孩的話,他會先認識男。如果孩子還不能認識男女,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練習:

      一、按照社會習俗和標準,塑造孩子的社會性別意識。

      比如在給孩子買衣服的時候,男孩要買深色的衣服褲子,頭發最好是短發。女孩要穿顏色鮮艷的衣服,可以佩戴頭飾。

      在玩具選擇上,男孩要多買車,女孩多買娃娃等。

      二、日常生活指認

      在生活中,看到性別特征明顯的人,都可以隨時指認。比如有大胡子的男人,穿著花裙子的女人。爸媽可以指給孩子看:這是男的,這是女的。

      三、性別配對

      準備男的和女的照片若干,發指令:男的放一起,女的放一起。

      四、男廁所女廁所

      孩子不光要認識不同的男女廁所標識,而且要養成上廁所關門的好習慣。在公共場所孩子上廁所的話,要盡可能讓同性別的家長帶孩子進去。

      自我管理

      什么叫自我管理?即并不需要外界的監督,而僅靠內在的標準作為目標,進行自我行為管理的能力。我們的孩子自我管理通常比較弱,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孩子故意不聽話,而是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的別較慢。并且自我管理能力的發展不是從內到外的,而是從外到內。也就是說孩子需要先遵從父母的外部管理,逐漸的才能將行為習慣內化為道德行為標準。

      一、強化(獎勵)與懲罰

      為了防止大家不理解強化的意思,特意用獎勵來替代。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根本是沒有什么明確的社會規則的,社會行為準則是隨著孩子不斷成長而逐漸習得的。為了讓孩子學會社會行為準則,最初是通過獎勵與懲罰的方法結合一起用來教會的。

      關于強化和懲罰,在“星兒之家”qq群里的有培訓資料,新家長不了解的可以去學習,老家長我也不再多說了。

      二、代幣

      如果欲望滿足的太快,欲望滿足的太多的話,就會失去當時的滿足感,為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因此產生了代幣。

      代幣強化的方式是要看孩子能力的,如果孩子不理解的話代幣是沒用的。

      比如孩子做一個動作模仿的話,給一朵小紅花,集齊四朵小紅花的話可以換一顆糖。

      三、時間表

      我們可以利用詳細的時間表來幫助孩子規范行為,因為我們的孩子一般都視覺偏好。至于時間表用圖片,文字還是其他的,這需要看孩子的能力而定。

      四、延時等待/延時滿足

      給孩子一個喜歡的東西,告訴孩子:不能吃,等到我回來才可以吃。如果孩子能等到爸媽回來,那么就給孩子一個更大的。逐漸拉遠距離和逐漸增加等待時間,以此來鍛煉孩子的延時等待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我已經把如何提高孩子自我意識的方法都告訴大家了,希望各位家長能按照上面的方法進行訓練。


      【本文作者:曹老師(微信公眾號:星兒之家)】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384717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综合88熟人妻|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 欧美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高清国产美女**毛片在线| chinesestockings国产|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一级大黄大色毛片| 健身私教弄了好多次|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成熟女人性满足视频| 国产精品酒店视频| 天堂在线观看视频| 引诱亲女乱小说录目伦| 日本h无羞动漫在线观看网站 | 婷婷久久五月天| 8x8×在线永久免费视频| AV无码小缝喷白浆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观看|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 美女的大胸又黄又www又爽| 都市激情综合网| 鲁啊鲁啊鲁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18禁美女裸体网站无遮挡| 87福利电影网| 2019天天干| 先锋影音男人资源| 日本娇小videos精品| 日韩在线你懂的| 黄色成年人网站| 韩国高清色www在线播放| 青娱乐国产精品| 老司机天堂影院| 管家婆有哪些版本| 波多野结衣办公室在线观看| 洗澡被王总干好舒服小说|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