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課堂:愛“上癮”,你可能理解錯了——巧分熱戀男女
我們對于上癮這個事的理解,可能有錯!
我先給大家舉兩個實驗,實驗的對象都是小白鼠。
傳統實驗:
將一只老鼠放進一個裝有兩瓶水的籠子里面
一瓶是普通水,另外一瓶摻了海洛因或是可卡因。幾乎每次這個實驗,老鼠都會去喝裝有海洛因的那個水杯,逐漸開始依賴摻藥的水,并持續需要更多直至殺死自己。
后來,在七十年代,一位名叫布魯斯·亞歷山大的心理學家,發現了這個實驗奇怪的地方:這只老鼠整個過程都是被獨自困在籠子中的。它沒事可做,唯有濫藥。這個教授懷疑,如果將實驗以不同的形式進行一次,結果會不會有所改變呢?
改進實驗:
于是布魯斯就建造了老鼠樂園,基本上是一個老鼠的天堂。這就不在是一個情景單一的籠子,而是一個極為豪華的籠子,有彩球,有管道,有同伴,有食物,老鼠還可以在彩球與管道之間奔走,相互玩耍。有了大幫朋友,有許多歡愛。于此同時,心理學家也在這個豪華籠子里面有摻藥水和普通水。實驗表面,在老鼠樂園里,老鼠們很少飲用摻藥的水。老鼠們沒有迫切要飲用,也沒有過量飲用而死。
同樣的事兒,還發生在了人類的世界。
美國曾在越戰的時候,有20%以上的美國大兵在越戰的時候大量使用海洛因。而遠在美國本土的人很擔心戰爭結束之后將會有成千上萬的癮君子行走在大街上。但有研究就跟隨這批吸食海洛因士兵,他們發現,這些士兵回家后根本不需要康復治療,甚至不需要戒毒治療。95%的人回到親密的關系之中,都會自行停止吸食。
如果按照我們傳統對“上癮”的認識,這就說不通呀。但如果我們用布魯斯教授的理論,一切都變得合情合理。美國大兵獨在異鄉,遠離親人,而且天天面臨著死忙的威脅,而且還被長官要求強制完成任務。吸食海洛因是不錯的方法打發時間。而當他們回到溫暖的家的時候,有了朋友和家人,這就相當于那個緊閉的牢籠被提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豪華的天堂籠子。
結論
好了!“上癮”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海洛因,而是在于籠子!因為人類天生需要的是契合與聯系——當我們愉快健康,我們會與周遭的人聯系。因受創,被梳理或被生活打敗,我們便會自動去尋找另外一種“契合”與“連結”。
這種“契合”與“連結”給予我們解脫感和自由感。這種不正當的“連結”和‘契合’可能是無盡的翻看手機,可能是色情物品,電子游戲,賭博,甚至就是可卡因。我們無論如何都要找到這種“契合”與“連結”,這就是人類的天性所在。
上癮只是失去連結危機的其中一種癥狀而已。
而解決“上癮”相對的不是節制,與之相對的是產生“健康的連結與契合。”
這個實驗對我的思維沖擊是巨大的!
巧就巧在,我正在處理班級一對“熱戀中”的少男少女。
少女內向,平日少語。家有一弟,父母平日忙于生意,關注較少。
少男是一個外向奔放,平常對各種規則都有溫柔的違反,顯得有點酷,且略帶一絲痞氣。
少男對少女發動了攻勢之后,沉靜羞赧的少女終于陷入進去。兩人打得真是火熱。
雙方父母都知道此事,對此表現出極大的不滿,強烈反對兩人這種曖昧且不正當的男女關系。我和父母一起聯手,也找機會狠狠的對這兩個孩子進行懲戒性的教育。但,師長越是參和反對這樁事,少男少女卻越發來勁,轉而到了地下戀,明著不來,私下底找著各種機會聊。
少女畢竟是吃虧的一方,我軟硬兼施,收效甚微,到底該怎么辦呢?
我對此事,平心靜氣的重新展開診療:
DAD
分析:
少女不止一次的陷入過愛河,據她的口述,她不怎么會拒絕別人,一旦男孩們窮追猛打,她就會感覺陷入了甜蜜的愛河。她說這讓她感覺異常享受!
少女性格內向,有朋友,但很少走心;父母關愛,但未能關注;母親在意,卻未能走心。
所生長的家庭傳統,生長元素單一,重責任,輕感情;重學習,輕連結。少女骨子里渴求的心靈沒有養分,一如一片干涸的田野,亟待關懷和關愛作為養分,恰恰是敢于溫柔違反的男孩子,能打破僵局,用甜言蜜語營造出一個虛妄的充滿愛的世界,怎叫人不沉浸?
如果說,少女對少男的迷戀是一種“上癮”。
我基本可以斷定,這種“癮”需要的不是節制、不是壓迫、不是制止、不是威脅與恫嚇;與之相對的就是心靈的契合、連結、順應、認同及舒暢,讓這片干涸的心田得到滋養。
DAD
處方:
我對少女開出的處方很簡單——主題談心!
療程:N次
主題聊天價值導向:
有意識的讓她明白科任老師對她的重視;
回憶和梳理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各種瞬間,發現真朋友的價值
讓她與生命中重要的“她人”——老師、朋友、父母產生心靈的契合。
DAD
結果:
① 出乎我的意料。第三次找少女聊天的時候,她就說,“老師,我已經在昨天給他提出了分手,請放心。”
② 最近,我真的驚奇的發現,少女上課的狀態就好轉了很多。我能感覺她的眼神有意無意的都想和我交洽,像嗷嗷待哺的燕子,張開鵝黃色的小嘴,期待著老師的各種反饋。我當然抓住各種機會,對她的表現給予回應。我與她重新產生了連結和契合,她再也不會覺得自己是那只籠子里面唯一的老鼠,她自我構筑著一個不大不小卻充滿期待的愛的樂園。
③ 最后,少男的媽媽告訴我,孩子最近怎么都提不起精神來,學校的各種活動也愛理不理的。一開始我也不知道原因,直到我把所有的事兒都聯系起來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是少男真的被“甩了”,“失戀了”……
后記:
我抓住機會,適當的開導了一下少男。談笑間,他心情也好多了。近些日子,我一直在觀察少男,他恢復的真快,從愛情的苦海中迅速抽離。正如《詩經》有言:女之耽兮,不可脫也;士之耽兮,猶可脫也!
【本文作者:殷振洋(來源于微信公眾號: 殷哥說教)】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教育心理課堂:愛“上癮”,你可能理解錯了——巧分熱戀男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