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粥好吃又營養及好處
煮粥雖然簡單,但仍有竅門可循,怎樣做粥好吃又營養?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
粥好吃又營養的做法
1、關于原料:可選擇范圍極大,此季節新鮮的小米、棒渣剛上市,栗子、白薯、紅棗、菱角、山藥、藕也正是時,還可加入的有:各種米類、紅豆、云豆、銀耳、生花生、瓜子、蜜棗、葡萄干、蓮子、百合、杏仁、桂元肉、核桃仁、松仁……要注意下鍋的先后順序,不易煮爛的先放,如豆類、含淀粉類原料;蓮子要先去掉苦的芯子;生的杏仁、核桃仁最好先水泡剝皮去苦味后再下鍋;生花生、藕、百合等快熟時最后放入,以保持鮮脆的感覺;薏米仁(又稱西米)下鍋之前要先泡至發亮,因為好熟,所以不需太大火候,起鍋前幾分鐘放入即可。
2、上火煮前最好一次性把水放足,掌握好水、米的比例,不要中途添水,否則粥會瀉和稀,在粘稠度和濃郁香味上大打折扣。
3、煮豆粥時,豆子一定不能提前用水泡,否則就不可能煮爛;放米之前待豆子開鍋兌入幾次涼水,豆子“激”幾次容易開花。之后再放米進入。
4、煮菜粥時,應該在米粥徹底熟后,放鹽、味精、雞精等調味品,最后再放生的青菜(不要焯水),這樣青菜的顏色不會有變化,營養也不會流失。
喝粥的好處
1、容易消化。白米熬煮溫度超過60攝氏度就會產生糊化作用,熬煮軟熟的稀飯入口即化,下肚后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的人食用。
2、增強食欲,補充體力。生病時食欲不振,清粥搭配一些色澤鮮艷又開胃的事物,既能促進食欲,又為虛弱的病人補充體力。
3、防止便秘。稀飯含有大量的水分,平日多喝粥,除能果腹止饑之外,還能為身體補充水分,有效防止便秘。
4、預防感冒。天冷時,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熱粥,可以幫助保暖、增加身體御寒能力,能預防受寒感冒。
5、防止喉嚨干澀。對于喉嚨不適、發言疼痛的人,溫熱的粥汁能滋潤喉嚨,有效緩解不適感。
6、調養腸胃。胃功能較弱或潰瘍患者,平日應少食多餐、細嚼慢咽,很適合喝稀飯調養腸胃。
7、延年益壽。喝粥可以延年益壽,五谷雜糧熬煮成粥,含有更豐富的營養素與膳食纖維,對于年長、牙齒松動的人或病人,多喝粥可防小病,更是保健養生的最佳良方。
怎樣喝粥才健康
1、三餐不能總喝粥
這個錯誤老人常犯。適當喝粥確實有益,但不可頓頓喝。粥屬于流食,在營養上與同體積的米飯比要差。且粥“不頂飽”, 吃時覺得飽了,但很快又餓了。長此以往,老年人會因能量和營養攝入不足而營養不良。所以喝粥也要注意均衡營養。將粥煮得稠一些,配個肉菜,或在兩餐之間吃 些點心等,都能補充能量。
2、冰粥并不可取
冰粥是夏天的熱賣食品,但它不適合體質寒涼、虛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冰粥喝多了不僅會使人體的汗毛孔閉塞,導致代謝廢物不易排泄,還有可能影響腸胃功能。
3、糖尿病人喝粥要適量
糖尿病患者一般更容易餓,而且粥具有消化快的特點,所以很容易讓人吃了很快又想吃;粥本身在短期內還容易被身體所吸收,導致血糖迅速升高,或者波動過大。糖尿病患者要適量喝粥,每次一小碗即可。
4.胃不好的人少喝
不少人認為粥養胃。但事實上,這種觀點并不全面。因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進可以幫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且水含量 偏高的粥在進入胃里后,會起到稀釋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脹,使胃運動緩慢,這同樣不利于消化。因此胃病患者不宜老喝粥,而應選擇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飲食,細嚼慢咽,促進消化。
猜你喜歡:
2.病人營養粥的做法
怎樣做粥好吃又營養及好處





上一篇:怎樣做粥有營養及喝粥方法
下一篇:怎樣做排骨湯有營養美味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