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
每一門科目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但其實都是萬變不離其中的,數學其實和語文英語一樣,也是要記、要背、要講練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六年級數學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
分數混合運算
1、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先算乘法,后算加減法,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2、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分數乘法同樣適用;運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分數乘法應用題——用分數乘法解決問題
1、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
已知單位“1”的量,求單位“1”的量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單位“1”的量與分數相乘。
2、巧找單位“1”的量:在含有分數(分率)的語句中,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單位“1”對應的量,或者“占”“是”“比”字后面的量是單位“1”。
3、求比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數是多少的解題方法
(1)單位“1”的量+(-)單位“1”的量×這個數量比單位“1”的量多(或少)的幾分之幾=這個數量;
(2)單位“1”的量×[1+這個數量比單位“1”的量多(或少)的幾分之幾]=這個數量。
小學6年級畢業考試數學重難知識點
工程問題
基本公式:
①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②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③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基本思路:
①假設工作總量為“1”(和總工作量無關);
②假設一個方便的數為工作總量(一般是它們完成工作總量所用時間的最小公倍數),利用上述三個基本關系,可以簡單地表示出工作效率及工作時間.
關鍵問題:
確定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間的兩兩對應關系。
人教版學校六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
第四單元比
比:兩個數相除也叫兩個數的比
1、比式中,比號(∶)前面的數叫前項,比號后面的項叫做后項,比號相當于除號,比的前項除以后項的商叫做比值。
連比如:3:4:5讀作:3比4比5
2、比表示的是兩個數的關系,可以用分數表示,寫成分數的形式,讀作幾比幾。
例:12∶20==12÷20==0.612∶20讀作:12比20
區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個數,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是整數、小數。
比是一個式子,表示兩個數的關系,可以寫成比,也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4、化簡比:化簡之后結果還是一個比,不是一個數。
(1)、用比的前項和后項同時除以它們的公約數。
(2)、兩個分數的比,用前項后項同時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再按化簡整數比的方法來化簡。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寫成比的形式。
(3)、兩個小數的比,向右移動小數點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數比。
小學六年數學學習方法
1、認真聽習慣.為了使教學和學習同步,教師應該讓學生集中精力在課堂上思考,專心聽老師的講課內容,對重點和難點做標記.
2、積極的思考習慣.積極思考教師和其他同學提出的數學問題,使他們始終處于學習活動中,這種方法對于提高成績效果明顯.
3、仔細檢查習慣.檢驗問題的能力是學生綜合的表達.教師應要求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內容,學會掌握單詞,并正確理解內容,關鍵內容如、公式、規律、法則、等重要內容應經過認真審查、反復練習,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
4、自己做題的習慣.練習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學生進行對知識實踐的過程,直接反映出孩子對知識的理解.教師應教育學生理解知識,不要盲目改變他們的意見.不受別人的影響,用自己的思維去找到答案.
5、擅長問習慣.俗話說:善于提問的孩子將來才有出息.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提問,向老師,學生、父母提問,強烈鼓勵學生設計自己的數學問題,并與他人溝通,以便他們更好地整合師生,增進同學友誼,使學生的溝通能力逐漸提高.
6、有爭論的習慣.討論和辯論是思考的最佳媒介.它可以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形成信息交換,讓學生在爭論中表達自己、相互啟蒙、增長知識.
7、早期學習習慣.從小學生的理解角度來看,為了獲得良好的學習成績,我們必須牢牢抓住預習、聽講、作業、復習四個基本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