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知識點上冊總結
學習的成功與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受到鼓舞,找出努力的方向。每一門科目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數學其實和語文英語一樣,也是要記、要背、要練的。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一些四年級數學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冊數學知識點
(一)口算除法
1、整十數除整十數或幾百幾十的數的口算方法。
(1)算除法,想乘法;比如60÷30=( )就可以想(2)×30=60
(2)利用表內除法計算。利用除法運算的性質:將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如:200÷50想20÷5=4,所以200÷50=4。
2、兩位數除兩位數或三位數的估算方法:除法估算一般是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數或幾百幾十的數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數或幾百幾十的數,再進行口算。注意結果用“≈”號。
(二)筆算除法
1、除數是兩位數的筆算除法計算方法: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如果前兩位數比除數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2、除數不是整十數的兩位數的除法的試商方法:如果除數是一個接近整十數的兩位數,就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數看做與它接近的整十數試商,也可以把除數看做與它接近的幾十五,再利用一位數的乘法直接確定商。
3、商一位數:
(1)兩位數除以整十數,如:62÷30;
(2)三位數除以整十數,如:364÷70
(3)兩位數除以兩位數,如:90÷29(把29看做30來試商)
(4)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如:324÷81(把81看做80來試商)
(5)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如:104÷26(把26看做25來試商)
四年級上冊數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練習知識點
一、填空。
1、我們學過的四邊形有( )、( )、( )和( )。
2、兩條直線相交成( )度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3、平行四邊形具有( )。
4、長方形相鄰的兩條邊互相( )。相對的兩條邊互相( )。
5、以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為底,能作出( )條高,這些高的長度都( )。
6、在同一平面內,( )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7、( )和( )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8、等腰梯形( )一組對邊平行。
9、平行四邊形( )軸對稱圖形。
10、任意四邊形的內角和都是( )度。
二、選擇。
1、從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上的一點到對邊可以引( )垂線。
A、一條 B、兩條 C、無數條
2、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個( )。
A、平行四邊形 B、梯形 C、長方形
3、下面圖形中,不是軸對稱圖形的是( )。
A、長方形 B、圓形 C、平行四邊形 D、等腰梯形
4、長方形中有( )組對邊平行。
A、1 B、2 C、4
三、判斷。
1、兩個梯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2、有四個角是直角的圖形一定是長方形。( )
3、過一點可以畫一條直線。( )
4、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一定是梯形。( )
5、只要不相交就一定是平行線。( )
6、兩條直線相交就一定是垂直。( )
數學學習方法技巧
一、創設探索性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理論曾提出過“三主”的觀點:即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線,以學生探索性的學為主體,以教師創造性的教為主導。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一個探索性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各個側面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創設競爭性情境,引發學習興趣
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應該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們的求知與求學的欲望激發起來”。我們既然處在一個大的競爭環境中,不妨也在我們的小課堂中設置一個競爭的情境,教師在課堂上引入競爭機制,教學中做到“低起點,突重點,散難點,重過程,慢半拍,多鼓勵。”為學生創造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促進所有學生比、學、趕、超。例如,在一次數學教研活動中,一位教師就根據教學內容并針對小學生心理特點設計了這樣一種情境。講授“8的認識”,在做課堂練習時,教師拿出兩組0至8的數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隊,女隊進行比賽。雖然此刻教師還沒宣布比賽的規則和要求,可是全體同學已進入了教師所設置的情境之中,暗中為自己的隊加油,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引發出來了。
三、創設游戲性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和小學生好動、好新、好奇、好勝的思維特點,設置游戲性情境,把新知識寓于游戲活動之中,通過游戲使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求知欲望,讓學生的注意力處于高度集中狀態,在游戲中得到知識,發展能力,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訓練時,組織60秒搶答游戲。教師準備若干組數學口答題,把全班學生分為幾組,每組選3名學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師提出問題,讓每組參賽的學生搶答,以積分多為優勝,或每答對一題獎勵一面小紅旗,多得為優勝。學生在游戲中大腦處于高度興奮狀態,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并受到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