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要用你的夢想引領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誠、助人圓夢的心態引領你的一生,要用執著、無懼、樂觀的態度來引領你的人生。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必修二知識點1
一、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非課程標準直接明確規定內容)P32
(1)時間:甲午戰后到20世紀初期
(2)有利條件:
①帝國主義擴大經濟侵略尤其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中國自然經濟。
②清政府準許民間設廠
③人們呼吁以“設廠自救”、“實業救國”挽救民族危機。
(3)代表企業:張謇的南通大生紗廠
(4)政治影響:民族資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開始了維新變法和民主革命運動。
二、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P34
(1)民國初期(約1912-1919年)民族工業短暫的“春天”:
原因:①辛亥革命的推動:推翻專制統治,掃清障礙;
提高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地位;
頒布發展實業的法令激發投資熱情
②民眾反帝愛國運動(如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
③一戰期間,歐洲帝國主義國家暫時放松對華經濟侵略
表現:紡織業、面粉業的發展等
局限:①地域分布和部門發展仍不平衡(主要沿海和輕工業),沒有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②與外國資本和傳統經濟相比仍占據對劣勢
③發展時間短暫,一戰后由于列強卷土重來而蕭條
政治影響:促使無產階級力量空前壯大,為五四運動、中共誕生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奠定了階級基礎。
(2)國民黨統治前期(1927-1936年)的短暫發展:
原因:①國民黨形式完成全國統一;
②國民政府開展的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幣制改革(、改定新約運動)等政策措施的推動 ③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如抵制洋貨提倡國貨)
表現:1936年達歷史最高水平等
局限:官僚資本迅速膨脹 作用:為抗日戰爭奠定了一定的物質基礎。
(3)國民黨統治后期(1937-1949年):陷入困境
原因:①日本侵略戰爭的.破壞:a以軍事需要為名霸占b戰火摧毀
②美國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通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等取得特權,大量輸出商品和資本,獨占中國市場
④國民黨內戰的破壞,通貨膨脹政策和苛捐雜稅
⑤官僚資本的壓迫
影響:①抗戰期間,民族工業內遷(至西北西南地區),推動了內地經濟和社會的近代化進程,改變了工業布局
②民族資產階級積極參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反對美蔣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創立新中國
歷史必修二知識點2
一、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1) 阻礙的因素:
①先天不足。
與西方資本主義相比,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缺乏資本、人才、技術、市場和思想觀念的準備。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境。
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③后天畸形。
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因而投資方向和發展主要在輕工業領域,重工業基礎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這種工業結構和地區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業呈畸形發展,未能形成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
④近代中國政局長期動蕩,使民族工業的發展缺乏穩定的社會環境。
(2) 推動發展的因素:
①西方列強的侵略,在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災難的同時,也不斷地沖擊著中國社會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分解著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客觀為民族工業的興
起和發展提供了某些條件和可能。
②國家政策扶植:由于時代潮流的沖擊和鞏固統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國歷屆政府都鼓勵興辦實業。 ③民眾愛國運動推動:中國人民反帝愛國熱情不斷高漲,使“實業救國”具有日益廣泛的社會基礎,特別是抵制洋貨、提倡國貨運動不斷興起,有力推動民族工業的發展。
④實業家們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
是支撐民族工業曲折發展的動力和力量的源泉。
歷史必修二知識點3
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資本主義在中國近代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經濟:
①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
②加速了自給自足的封建
經濟解體
③促進了近代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和近代城市的發展
④促進了近代人們社會生活方式的改善、革新和變遷
(2)政治:
促進了民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形成和壯大,為中國民主革命(包括維新變法、辛亥革命、中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提供了物質和階級基礎。
(3)思想:
不斷沖擊和動搖著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為西方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條件;
(4)發展趨勢: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地區分布不盡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難以獨立發展。
二、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歷史命運(非課程標準直接明確規定內容)P39
(1)在夾縫中求生存:(發展阻力)
①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表現:)
A限制中國及其進口
B利用攫取的各種特權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和輸出資本
(如抗戰勝利后美貨大量涌入,幾乎獨占中國市場)
C侵華戰爭直接摧殘
②本國封建勢力的束縛:
A甲午戰前未獲得清政府的正式承認;
B地方政府用苛捐雜稅勒索。
③國民政府和官僚資本的壓制:
A大舉內債和濫發紙幣
B以直接投資、加入官股或收買敲詐甚至沒收等方式吞并
(2)在斗爭中求發展:
斗爭表現:略
斗爭特點:既有革命性,又有妥協性。即兩面性
①革命性原因: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
斗爭目的: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為了中華民族的利益
②妥協性原因: 因自身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對外資和本封存在一定依賴關系
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歷史必修二知識點歸納





上一篇:歷史高一必修二知識點
下一篇:歷史必修二高中知識點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