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根據化學學科的特點,要養成以下幾種良好的學習習慣。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一化學的學習習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化學的學習習慣
一、閱讀習慣
閱讀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是主動獲取化學知識、解決化學疑難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首先要養成閱讀教材的習慣。課前進行預習,了解課本內容的結構,對重點、難點和疑點進行圈點,以便做到有目的地聽講;課后進行復習,進一步領會重點、難點和疑點內容,理解、鞏固和升華所學知識。其次還要養成閱讀與化學有關的科技書籍和科普文章的習慣。了解并關注當前化學領域科技發展的新動態、新成果,這對彌補知識缺漏、豐富化學知識、完善知識體系、增強知識運用能力等都是大有益處的。
二、整理知識習慣
中學化學內容繁雜,知識點多。養成整理知識的習慣,就是會對知識進行加工、提煉,按其內在規律進行建構,使看似雜亂無章的知識結構化、條理化、系統化。這樣既可使課本由厚變薄,又可使知識便于掌握和應用。如對相似的知識進行比較,分清它們的異同;對有規律的知識進行總結;對有共性的知識進行歸納,使之成為知識塊;對有聯系的知識進行串聯,使之成為知識網。
三、重視實驗習慣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激發學習興趣、獲取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養成科學態度的有效途徑。對于演示實驗,要細心觀察并認真思考,弄懂實驗原理、步驟和操作,記錄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果。對于學生實驗和家庭小實驗,要排除對實驗的恐懼心理和厭煩情緒,積極創造條件,做好這些實驗。
四、科學記憶習慣
化學中需要記憶的知識點較多,記憶是繼續學習的基礎。但記憶不能是死記硬背,而是要養成科學記憶的習慣,科學記憶包括理解記憶、規律記憶、聯想記憶、歸類記憶、比較記憶、推導記憶、實踐記憶等。這樣記得的知識屬于活知識,既容易提取和應用,又不易遺忘。
五、反思習慣
解答化學問題是化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同學雖然做了大量的習題,但解題能力卻沒有明顯提高。究其原因,大都是只重視解題數量和解題結果,而忽視了解題后的反思。解題后的反思內容包括:①問題涉及哪些基礎知識;②推理過程是否嚴謹,答案是否合理、完整;③從另一個角度分析,是否有不同解法,不同解法有何優劣。經常對問題從不同側面進行反思,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高中化學學習面臨的變化
1、認識物質的角度將發生變化
初中階段是以簡單物質來認識化學,從宏觀角度來認識化學反應,而高中則從多個角度對物質進行分類梳理,不僅從宏觀角度還從微觀角度認識化學反應,而且對化學反應的快慢、限度等問題進行探討。
這要求學生在學習時能認真體會物質的各種分類方法,在適當分類的基礎上研究物質及其變化。
2、實驗的探究性將有所加強
高中學習的自主性遠強于初中,體現在化學實驗上就是實驗的探究性將會有所加強。學生應在掌握基本操作和規范要求的前提下,感受實驗在化學研究中的工具性,體會研究物質性質的一般方法。要求學生首先不能畏懼實驗,要敢于實驗,敢于探究。化學實驗只要符合規范是相當安全的。其次要做好化學基本操作和實驗設計的準備工作,做實驗時決不能再出現照方抓藥的情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使自己在實驗過程中能體會到是在用實驗解決問題,能夠獨立完成實驗報告。
3、處理定量問題的角度將發生重大變化
從初中化學到高中化學對物質及其變化的認識將經歷一個從定性到定量的轉變,即不僅在更大的范圍內學習物質性質,還要求從定量的角度去研究物質組成和變化。初中也涉及了一些定量關系,但它們是以質量關系為主的,而高中階段引入了物質的量的概念,它把質量關系轉變為數量關系,并以物質的量為中心聯系物質的質量、數目、氣體體積、溶液的濃度。使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定量計算變得簡單明了,提高了對化學計算的要求,使計算更好地為研究物質及其變化服務。
4、學科思想將更加突出
元素守恒、電荷守恒、平衡原理、物質結構決定性質、物質性質決定其用途、鑒別等學科思想在高中化學的學習中將更加突出。要學好化學就要了解它們,運用它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高一化學的學習建議
1. 對學習問題保持一種積極的和進取的態度:
2. 迅速地開始學習;
3. 一旦開始學習就要認真地干。要將機械記憶含量大的學習材料分成容易掌握的幾個部分,對這些短篇材料以間時的方式進行經常的學習,以求牢固掌握;
4. 帶著學習和記憶的意圖進行學習;
5. 建立學習的分目標,把這些目標牢記在心。
6. 使學習越有意義越好:
7. 想象新學習的概念、術語的意義;
8. 把新知識同已學過的知識以及將要學習的知識聯系起來。具體做法是:在做新作業之前,迅速地復習前一課并把下一課的主題瀏覽一遍;
9. 在進行深入和細致的學習之前,對新作業做一次迅速的初步概觀;
10. 盡力探索新作業的一般模式、全面結構和重要的規律;
11. 盡力編寫所學內容的提綱,并使用提綱;
12. 自行舉出關于一般規律和原理的具體豐富的實例;
13. 強調學習的理由和學習的用途(為何目的而學習這些知識)。
14. 當需要復習時,把復習分開幾次進行:
15. 一次復習的時間要長一些,以便充分利用“準備動作期”,但也不要太長,避免發生疲勞和厭煩;
16. 緊張學習以后,在轉向學習新材料之前給予一段休息的時間;
17. 第一天預習,第二天精習,第三天復習,這種方法大大優于在一天中三者連續并舉。
18. 注意獲取關于學習進步情況的信息:
19. 養成內心復習的習慣,學完每一段或一節后立即復習它;
20. 自己寫提綱。方法是:在預習時成為自己的考察人,并自行確定已經學到了什么,還需要進一步學習哪些東西;
21. 聽課時注意自己是否理解掌握,是否與教師、教材的思路一致,提高“元認知能力(類似反饋能力)”,及時發現自己思想方法的不足之處,并調適之。
22. 只要可能,就要按一種活動(技能技巧)學會后的使用方式來學習這種活動(技能技巧)。
23. 對特別重要內容的學習要超過當時就能回憶起來的學習量(過度學習)。
24.不要單獨依靠復習來進行學習,復習需要有一定的目的,“溫故須知新”。特別是理解性的概念、方法、規律的學習,要力求在第一次的學習中就掌握其意義并充分應用。
高一化學的學習習慣相關文章:
高一化學的學習習慣





上一篇:高一化學學習的基本方法
下一篇:高一化學學習中的障礙及克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