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一學習方法 > 高一地理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時間: 夢熒0 分享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免費

    做好每一個知識點的總結,有利于我們的學習和掌握,那么關于高一地理必修一的知識點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識點整理

    第一單元 地圖專題

    1、經(jīng)度的遞變:向東度數(shù)增大為東經(jīng)度,向西度數(shù)增大為西經(jīng)度。

    2、緯度的遞變:向北度數(shù)增大為北緯度,向南度數(shù)增大為南緯度。

    3、緯線的形狀和長度:互相平行的圓,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圈,由此往兩極逐漸縮短。

    4、經(jīng)線的形狀和長度:所有經(jīng)線都是交於南北極點的半圓,長度都相等。

    5、東西經(jīng)的判斷: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jīng),減小的是西經(jīng)。

    6、南北緯的判斷:度數(shù)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7、東西半球的劃分:20°W往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往西至160°E為西半球。

    8、東西方向的判斷:劣弧定律(例如東經(jīng)80°在東經(jīng)1°的東面,在西經(jīng)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與圖示范圍:相同圖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圍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圍愈大。

    10、地圖上方向的確定:一般情況,“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方;

    經(jīng)緯網(wǎng)地圖,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1、等值線的疏密: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壓線越密,風力越大;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

    12、等高線的凸向與地形:等高線向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向低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脊。

    13、等高線的凸向與河流:等高線凸出方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溫線的凸向與洋流:等溫線凸出方向與洋流流向相同。

    第二單元 地球運動專題

    1、天體的類別: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衛(wèi)星、星際空間的氣體、塵埃等。

    2、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總星系——銀河系(銀河外星系)——太陽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類:類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遠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遠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晝夜更替。

    (2)無大氣,故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大,隕石坑多,無聲音、無風,

    (3)月球表面有山脈、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穩(wěn)定的光照條件、安全的宇宙環(huán)境、適宜的大氣和溫度、液態(tài)水。

    6、太陽外部結構及其相應的太陽活動: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陽風)。

    7、太陽活動--黑子(標志)、耀斑(最激烈),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11年。

    8.太陽活動的影響:黑子--影響氣候,耀斑--電離層--無線電通訊,帶電粒子流――磁場――磁暴

    9、太陽輻射的影響:①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

    ②太陽能是我們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北極上空俯視呈逆時針方向、南極上空俯視呈順時針方向

    11、晨昏線:沿自轉方向,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晨昏線上太陽高度角為0度)。

    12、晨昏線與經(jīng)線:晨昏線與經(jīng)線重合-----春秋分;晨昏線與經(jīng)線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時間計算:所求時間=已知時間±區(qū)時差+ 途中時間

    14、時區(qū)=經(jīng)度/15°(若不整除,則四舍五入) 區(qū)時差=時區(qū)差

    15、世界時:以本初子午線(0°)時間為標準時,也稱為格林尼治時間,也是零時區(qū)的區(qū)時。

    16、日期分割:零點經(jīng)線往東至日界線(180°)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線為“昨天”。

    17、日界線:自西向東越過日界線(不完全經(jīng)過180°經(jīng)線)日期減一天,自東向西越過日期加一天。

    18、公轉 速度:1月初--近日點—速度快,7月初--遠日點—速度慢;

    意義: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帶的形成

    19、公轉與自轉形成了黃赤交角(23°26′):

    ①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四季

    黃赤交角存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的形成

    ②五帶的劃分界線:南北回歸線之間為熱帶、回歸線極圈之間為溫帶、極圈極點之間為寒帶

    ③若黃赤夾角變大,熱帶和寒帶變大,溫帶變小;若黃赤夾角變小,熱帶和寒帶變小,溫帶變大

    若黃赤交角為零,太陽永遠直射赤道,全球晝夜平分,地中海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消失。

    20、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guī)律:①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③夏至日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歸線以南地區(qū)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地區(qū)-----有兩次直射機會---兩次最大值

    ⑤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小,樓房間距越大。

    21、晝夜長短的時間分布:

    ①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晝長夜短。

    ②太陽直射點向哪個半球移動,這個半球的晝就漸長,北半球6月22日晝最長,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歸線之間晝長最大值與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現(xiàn),如海口市。

    22、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廣州

    北半球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南白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廣州>上海,

    23、晝長=日落時間—日出時間;晝長=24小時—夜長

    日出時間=12:00-晝長/2(或0: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出時間是6:00

    日落時間=12:00+晝長/2(或24:00-夜長/2);赤道上的點的日落時間是18:00

    第三單元 大氣專題

    1、對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氣溫降低;②大氣對流運動(12km)顯著;③天氣復雜多變。

    2、平流層的特點:①隨高度增加溫度升高;②大氣平穩(wěn),以水準運動為主,有利於高空飛行。

    3、大氣的熱力過程:太陽輻射--地面增溫--地面輻射--大氣增溫--大氣(逆)輻射--大氣保溫

    4、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陽輻射(光照)與天氣、地勢關系:晴朗的天氣、地勢高空氣稀薄,光照越強;

    我國太陽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氣的保溫效應: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并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

    7、氣溫與天氣:白天多云,氣溫不高(云層反射作用強);夜晚多云,氣溫較高(大氣逆輻射強)。

    8、氣溫的垂直分布: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

    9、氣溫的水準分布:①緯度分布:緯度越高,氣溫越低,我國熱量最豐富的地區(qū):海南島

    ②海陸分布:夏季陸地>海洋,冬季海洋>陸地;

    ③氣溫高的地方,等溫線向高緯凸出,反之,氣溫低的地方,等溫線向低緯凸出。

    10、氣溫年較差:①影響因素:海陸熱力性質;地表植被水分狀況;云雨多少。

    ②變化規(guī)律:內陸>沿海,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陰天。

    11、熱力環(huán)流的性質特點

    (1)水準方向相鄰地面熱的地方——垂直氣流上升――低氣壓(氣旋)——陰雨

    (2)水準方向相鄰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氣流下沉――高氣壓(反氣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氣溫氣壓分布:隨海拔升高,雖然氣溫降低,但是空氣變稀,氣壓降低。

    (4)來自低緯的氣流——暖濕 (5)來自高緯的氣流——冷干

    (6)來自海洋的氣流——濕 (7)來自大陸的氣流(離陸風)——干

    (8)兩種性質不同的氣流相遇——鋒面——陰雨、風

    12、水準方向氣壓與氣溫:近地面,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地面形成低壓;反之,氣溫低,近地面的空氣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壓。

    13.風的形成:大氣的水準運動叫風,水準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等壓線愈密風速愈大。

    14、風向:(1)風向-—風的來向;

    (2)根據(jù)等壓線的分布確定風向:以右圖為例畫A點的風向及其受力

    ①確定水準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壓線并且由高壓指向低壓

    ②確定地轉偏向力方向:與風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與風向相反)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斜交

    15、高空大氣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近地面的風,受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

    16、鋒面與天氣(冷暖不同氣團作水準運動并相遇)

    ①冷鋒過境雨區(qū)在鋒后,出現(xiàn)雨雪、降溫天氣。 過境后,氣壓升高,氣溫驟降,天氣轉晴;

    ②暖鋒過境雨區(qū)在鋒前,多為連續(xù)性降水。 過境后,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

    17、影響我國天氣的主要鋒面是冷鋒:如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國的寒潮、冬春季節(jié)出現(xiàn)的沙塵暴。

    18、氣壓系統(tǒng)與天氣(同一氣團作垂直運動):

    ①氣旋(低氣壓)垂直氣流上升,天氣陰雨。 ②反氣旋(高氣壓)垂直氣流下沉,天氣晴朗;

    19、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

    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0、季風環(huán)流:海陸熱力差異使亞洲、太平洋中心隨季節(jié)變化而變化的情況:

    夏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壓;

    冬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壓。

    21、東亞、南亞季風環(huán)流:(如右圖)

    東亞:夏季東南風,冬季西北風;主要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引起。

    南亞:夏季西南風,冬季東北風,由風帶和氣壓帶季節(jié)移動和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共同作用形成。

    23、大陸性與海洋性氣候的不同特點(以北半球為例分析):

    大陸性氣候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大,氣溫最高月在7月,最低氣溫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氣候日較差、年較差小,最熱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較多。

    24、主要的大氣環(huán)境問題:全球變暖(溫室效應CO2)、臭氧層破壞(氟氯烴消耗O3)、酸雨(SO2、NO2)

    25、溫室效應

    ①大量燃燒礦物燃料——大氣中CO2增加——大氣逆輻射增強

    ②濫砍濫伐森林——光合作用減弱——CO2相對增多——大氣逆輻射增強

    ③大氣逆輻射增強——溫室效應——氣溫升高——全球熱量帶分布發(fā)生變化——經(jīng)濟結構發(fā)生調整(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結構調整,中緯受損,高緯受益,使適宜種植業(yè)生產(chǎn)地域縮小,糧食減產(chǎn)。)

    ④極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區(qū)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qū)地下水水質變壞。

    第四單元 水環(huán)境

    1、水回圈:①按其發(fā)生領域分為海陸間大循環(huán)、內陸回圈和海上內回圈。

    ②水回圈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蒸發(fā),水汽輸送,降水,徑流。

    ③它的重要意義在於:使淡水資源不斷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維持全球水的動態(tài)平衡。

    2、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

    ①以雨水補給為主的的河流其徑流的變化與降雨量變化一致:a地中海氣候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風氣候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溫帶海洋性與熱帶雨林氣候河流流量全年變化小;

    ②以冰雪補給為主的河流其徑流變化與氣溫關系密切: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間可相互補給,湖泊對河流徑流起調蓄作用。

    3、我國河流補給的差別:①我國東部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東北春季有積雪融水)

    ②我國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冬季斷流)

    4、海水等溫線的判讀:①判斷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溫線凸出方向一致:高溫流向低溫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響海水溫度因素——太陽輻射(收入)、蒸發(fā)(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風(地球上的風帶)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動力,風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類型。

    7、洋流的分布(畫一畫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圖):

    ①中低緯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緯逆時針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區(qū)形成西風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風洋流,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

    8、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①影響氣候(暖流—增溫增濕,寒流—減溫減濕)

    ②影響海洋生物—-漁場 ③影響航海 ④影響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漁場:北海道、北海、紐芬蘭漁場---寒暖流交匯;秘魯漁場――上升流

    10、海洋漁業(yè)集中在大陸架的原因:①這裏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

    ②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鹽類,浮游生物繁盛,魚餌豐富。

    11、海洋災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災害: 海嘯和風暴潮。

    12、海洋環(huán)境問題指源於人類活動的海洋生態(tài)破壞: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第五單元 陸地環(huán)境

    1、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殼(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巖石圈范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之上)

    3、巖石成因分類:巖漿巖(噴出巖和侵入巖)、沉積巖(層理構造、有化石)、變質巖。

    4、地殼物質回圈:巖漿冷卻凝固→巖漿巖-外力→沉積巖-變質→變質巖-熔化→巖漿

    5、地質作用:①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地震、變質作用)

    ②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

    6、地質構造的類型:褶皺(背斜、向斜),斷層(上升巖塊-地壘、下沉巖塊-地塹)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蝕(在外力侵蝕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8、地壘--廬山、泰山;地塹--東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質構造對人類生產(chǎn)活動的影響:背斜(儲油)、向斜(儲水)、大型工程選址,應避開斷層

    10.外力作用與常見地貌:

    ①流水侵蝕——溝谷、峽谷、瀑布、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

    彎曲的河道--凹岸侵蝕,凸岸沉積(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積——山麓沖積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

    ③風力侵蝕——風蝕溝谷、風蝕洼地、蘑菇石、風蝕柱、風蝕城堡等

    ④風力沉積——沙丘、沙壟、沙漠邊緣的黃土堆、黃土高原;

    11、陸地環(huán)境的整體性:陸地環(huán)境各要素(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陸地環(huán)境的整體性。例如我國西北地方各環(huán)境要素都體現(xiàn)出乾旱特徵。

    12、陸地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有:①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熱量)---――-緯度地帶性

    ②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水分)-----經(jīng)度地帶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水分和熱量)----垂直地帶性

    13.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①山地所處的緯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陽坡、陰坡;④迎風、背風坡。

    14、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0℃等溫線的海拔(陽坡、陰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風、背風坡)

    15、非地帶性因素: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響等。例如我國西北地方的綠洲。

    16、主要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①兩大地震帶是:環(huán)太平洋帶、地中海——喜馬拉雅帶。我國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國位於兩大地震帶中。

    ②地質災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護植被,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第六單元 季節(jié)知識專題

    學習好季節(jié)知識的關鍵:①北半球與南半球季節(jié)相反,即北半球與南半球在同一時間處於不同的季節(jié)。

    ②太陽直射點的位置、移動方向;晨昏線與經(jīng)線和晝夜的位置關系;晝夜長短的變化;

    ③北半球的四個重要節(jié)氣: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

    高一學生怎么學習地理

    1、更新對地理學科的認識

    首先得明確,為什么人類要學地理?學地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幫助?地理學科不僅僅局限于經(jīng)典意義上的山川面貌、星辰運行等自然地理的內容,而且更多地融入了人口、資源、環(huán)境與發(fā)展、旅游等人文層面的印記,對于解決當今世界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huán)境和發(fā)展等問題起著重要作用。

    其次,要清楚地理學習有三個層次:是什么、在哪里、為什么。這與初中地理是不一樣的,初中地理多為“是什么,在哪里”。這就要求同學們要有思路的轉變,不能停留在初中簡單的兩問上。

    在高考文綜試卷里,地理算是最難的一門,它跟歷史、政治的學習方法還有所不同,具體體現(xiàn)在:

    自然地理:理科學習方法。重理解,重運用,聯(lián)實際,解問題。多練習,重思路,多畫圖,熟知識。

    人文地理:文科學習方法,理解后記憶。多看書,熟要點;善總結,形己見。

    2、會用地圖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理事物在空間分布的學科,地圖可以容納無數(shù)的地理知識(或叫地理信息),學會看地圖、用地圖,會使你的地理學起來很輕松,這也是基本。

    (1)地理地圖包括日照圖、統(tǒng)計圖表、地形剖面圖、地質圖、景觀圖、原理示意圖、地理數(shù)據(jù)圖、地理結構圖、地理等值線圖等。

    (2)利用地圖歸納總結該地區(qū)的地理規(guī)律或特點,用圖記憶。由該地區(qū)的自然地理衍生到人文地理,這也是高考出題者常有的出題思路。

    (3)做題的時候,題目出示了讀圖,首先要讀出圖的主題,然后看清地圖,注意細節(jié)。

    3、理解地理原理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它要求同學們必須理解地理原理,然后學會應用這些原理解決地理問題。這就好比做數(shù)學題要用公理或公式一樣。

    4、上課要認真聽講

    不要指望著上課睡覺而課下背背課本上的條條框框就能提高地理成績,那是妄想!地理原理是要理解的,你課堂上認真聽了,真正理解了,課下就不用再費大力氣去自學了。況且很多重要的知識和原理隱含在“活動”中,課本中根本沒有給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須認真聽課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同時,充足的睡眠是你提高聽課效果的重要保障。

    高一地理怎么學好

    1、做好預習。預習一般是指在老師講課以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高中地理新課內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課的準備。預習要做到:通覽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內容和思路;預習時如發(fā)現(xiàn)與新課相聯(lián)系的舊知識掌握得不好,則查閱和補習舊知識,給學習新高中地理知識打好牢固的基礎;在閱讀新教材過程中,要注意發(fā)現(xiàn)自己難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并做好記載,以便在聽課時特別注意。

    2、注重理解,高中地理兼有文科和理科的多種特點。有背誦的地理基礎知識,但也有邏輯性強的理解性內容,光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多理解,弄懂各地理現(xiàn)象之間的聯(lián)系。

    3、加強習題的練習,地理技能的獲取只有在運用中才能得到提高,所以完成一定量的與課本配套的習題是很有必要的。當然,高中地理學習中地圖冊是必須放在手邊的常用工具書,借助地圖冊,多多的查閱各地理名詞,形成空間概念,可以讓學習變得更加順利。

    2、學會使用地圖。地圖又是學習高中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20109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色视频色露露永久免费观看| 午夜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出|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老阿姨哔哩哔哩b站肉片茄子芒果|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三个馊子伦着玩小说冫夏妙晴| 被公侵犯肉体中文字幕| 日本理论片www视频| 国产午夜福利短视频| 久久免费公开视频| 青娱乐免费视频|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 中文字幕人妻偷伦在线视频| 网友自拍区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视频在线看| 伊人国产在线播放| 三人交bangbangbang| 免费黄色a级片| 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添天天欢公交车 |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 日本成人免费网站| 被黑人侵犯若妻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日韩AV高清无码|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动作大片| 国产五月天在线| 成年人免费视频软件| 精品国产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一级视频免费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免费成人福利视频|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 韩国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