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中地理青藏地區教學教案3篇
青藏地區,當今中國四大地理區劃之一,位于我國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青海省中西部和西藏自治區,高原也因此而得名。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高中地理青藏地區教學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2020高中地理青藏地區教學教案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通過學習青藏地區的學習,了解青藏地區的位置、范圍、山脈、河流基本情況,掌握青藏地區“高”“寒”自然環境特征,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
過程與方法
學會分析青藏高原的自然環境特征以及對農牧業發展的影響
分析青藏地區交通運輸的變化對工農業生產發展的影響。
能根據所學知識,體會開發青藏建設青藏維護統一的原因及重要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對青藏地區生態環境的認識,培養他們熱愛祖國、熱愛邊疆建設邊疆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難點
學習高寒環境下的自然環境和農牧業。
學會分析高寒環境對人口、交通等方面的影響。
三、教學過程
《一》 導入 播放青藏高原 視頻
一曲天籟之音把我們帶到了我們國家的哪個地區?
生:青藏地區
青藏地區不僅景色迷人,物產也富有。讓我們先來感受下雪域高原的魅力。放組圖
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走進青藏地區,去領略它更多的風采。(板書)
《二》、新授:
(1)完成課前預習
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學課本17-21頁,完成學法”課前預習“ 3分鐘時間
學習這節課前,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下青藏地區的地理位置,位于我國東南部,圖中斜線部分就是青藏地區。
(2)任務一 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
1、接下來 我們來完成本節課的第一個任務,給同學們2分鐘時間,完成以下思考
(找同學到黑板上指出答案)
青藏高原之所以被稱為世界屋脊——高(板書)
2、溫度 氣溫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組數據,青藏地區那曲和江蘇南京兩地氣溫差異,分析數據,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生:青藏地區一月和七月平均氣溫都偏低)
也就是冬天寒冷,夏天涼爽,冬寒夏涼,這體現出了青藏地區什么特點?——寒 (板書)
青藏高原緯度較低,海拔最高,空氣稀薄,大氣的保溫作用就差,加上高原上風速較大,更不利于熱量的保持,所以即便是夏季,青藏高原的平均氣溫也很低,而且是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
3、降水量
下面我們來看年降水量分布圖,我們來看下青藏地區的降水量,通過圖中信息,我們可以看出,青藏地區大部分降水 少(板書)低于400毫米,年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4、日照強
這里有西藏日喀則太陽能光伏電站,所以這里的日照非常的強。
5、高寒氣候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青藏地區屬于
高寒 氣候 冬寒夏涼
降水少
太陽輻射強
6、雪山連綿 冰川廣布
青藏高原海拔很高,且多冰雪融水,因此成為眾多大江大河的源頭,比如 長江的發源地 格拉丹東峰 黃河的源頭 巴彥克拉山,還有其他大江大河,比如印度河、恒河、雅魯藏布江、瀾滄江等都發源于此。
7、下面我們來總結下青藏地區的自然地理特征——高、寒。
2020高中地理青藏地區教學教案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在地圖上指出青藏地區的位置、范圍。
(2)找出青藏地區主要的地形區、河流。
(3)分析氣候特點,并說明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4)了解青藏地區交通運輸的變化。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分析處理資料的能力。
(3)使學生敢于探討問題并主動與人交流。
3、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精神。
(2)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3)通過青藏地區的天翻地覆的變化,了解我國的發展變化。
(4)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1)青藏地區的兩個主要的自然特征。
(2)分析氣候特點,并說明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教學難點]:(1)分析氣候特點,并說明對農牧業生產的影響。
[教學方法]:為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切實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采用以下的教法進行教學:
運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采用“WebQuest”進行教學;
探究式教學,讓學生自主的學習;
創設樂學情境,利用網絡互動教學的特點,采用互動性較強的多媒體網絡課件;
最關鍵的是本節課沒有結束,可以延伸下去。
[教學流程]:情景導入——介紹網頁——明確目標——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課堂測試——總結學習成果——指導課后學習
[教學過程]:
流程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情景導入 播放李娜的《青藏高原》,讓學生在音樂中進入堂課。 聽音樂回答問題
提問:1、有誰知道這
2020高中地理青藏地區教學教案三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生通過運用地圖及圖表對青藏地區的學習,掌握學習區分地理的方法和步驟,了解青藏地區的位置、范圍、山脈、河流等基本情況,掌握青藏地區“高”、“寒”的自然環境特征,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根據青藏高原農牧業的特點,培養學生具體分析和掌握地理環境差異性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圖、閱讀等活動,使學生能在地圖上找出青藏地區的位置和范圍,訓練學生學會用分析與歸納的方法學習中國區域地理。
2)通過讀圖、閱讀等活動方式,培養學生分析與歸納的地理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讀圖、閱讀等活動,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因地制宜觀和可持續發展觀。
2)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感受青藏地區的美麗、神奇,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3)通過對青藏高原豐富的能源和礦產資源的講述,使學生了解青藏高原是我國一個重要的資源寶庫,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和開發邊疆,建設邊疆的雄心壯志。
二、.重點難點
1.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暗馗摺?、“天寒”是本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引起地理環境各要素變化的主導因素、抓住了“高”和“寒”對地理各要素的影響,也就抓住了各自然景觀形成的根本原因。
2.“高原農牧業”,青藏高原獨有的農牧業生產特點是受其氣候影響而氣候又是受其地形地勢的影響,對于這個問題要層層分析,使學生掌握形成高原農牧業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三、.課時要求:1課時
四、教具:多媒體展示平臺
五、教學環境
多媒體教室。
六、教學過程
1、歌曲激趣、營造情境
同學們,你們知道青藏地區嗎?你想領略世界屋脊的美麗,探究“雪域高原“的神奇嗎?讓我們在歌聲中一起走進美麗、神奇的青藏地區。PPT 1播放歌曲《青藏高原》片斷,然后顯示雪山畫面。)
2、讀圖求知,提升興趣。
1.由PPT 2和3展示;由雪山引出青藏地區圖、所含的省級行政單位及行政中心;
PPT4展示青藏地區的山脈、面積、人口等。
2.請學生在“青藏地區”圖上(PPT 4)找出各大山脈、青海湖、湟水(谷地)、雅魯藏布江等地理事物。
3.再由雪面引導學生得出青藏地區自然環境主要特征:高、寒。PPT5顯示(陸高海深)并完成課本P26的活動。
4、獨特的自然環境
過程1.由PPT 6展示:青藏地區圖、青藏地熱資源圖、雅魯藏布大峽谷圖、柴達木盆地鹽場圖、青藏鐵路圖。(P27)
(要求學生閱讀地圖,并分析:青藏地區自然環境獨特性的表現是什么?PPT7展示)
小結:
1.青藏地區水資源豐富,是我國長江、黃河、瀾滄江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2020高中地理青藏地區教學教案3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