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學年政治復習的知識點概括
高中政治學習是一個不斷思考和積累的過程,需要大家全面的領會和把握所學內容,建議利用課下時間多做習題進行知識鞏固,尤其是具體代表性的題目要認真的進行思考,深刻理解題中的關鍵思想。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二學年政治復習的知識點概括,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二學年政治復習的知識點概括1
文化對人的影響
1.來源: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特定的文化環境,來自于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2.影響: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方式。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3.文化對人的影響特點
(1)潛移默化的影響: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能夠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審美水平、道德素養。這些文化影響既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發生,又是人們自覺學習、主動感悟文化熏陶的結果。因此,要積極參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
(2)深遠持久的影響:文化對人的交往方式、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4.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
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在長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是各種文化因素交互影響的結果。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經形成,就具有確定的方向性,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5.優秀文化塑造人生
(1)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
(2)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優秀文化作品,總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而由此產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歷久不衰,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優秀文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表現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優秀文化為人的健康成長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物質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滿足,優秀文化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作日益突出。
6.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
人越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又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也是逐步提高、永無休止的過程。
高二學年政治復習的知識點概括2
1.內因和外因辯證關系原理
【基本觀點】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法論】堅持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要重視內因的作用,不能忽視外因的作用。
【錯誤傾向】反對否認內因決定作用和忽視外因影響的錯誤。
【方法論運用】
(1)在個人的成長中,要學會正確地對待內因和外因。要重視內因的作用,正確地對待機遇,正確對待順境和逆境,不能忽視外因的作用。
(2)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要堅持內因和外因相結合,正確處理深化改革、堅持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的關系。
2.量變和質變辯證關系原理
【基本觀點】事物的變化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基礎,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事物就是不斷經過量變到質變,新的量變達到新的質變,這種循環往復,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向前發展的。
【方法論】堅持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①堅持適度的原則;②要重視量的積累;③不失時機地促成事物的飛躍。
【錯誤傾向】反對忽視量的積累,急于求成,盲目蠻干;反對忽視質的飛躍,條件具備時瞻前顧后,貽誤時機。
【方法論運用】把遠大理想、崇高目標與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精神結合起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
3.事物發展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統一的原理
【基本觀點】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進的,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道路是曲折的,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有前進,是一切事物發展的途徑。
【方法論】堅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時正確對待前進中的困難,準備走曲折的路。反對看不到事物發展曲折性的盲目樂觀和遇到困難就悲觀失望的錯誤。
【方法論運用】要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要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前進中遇到的困難。要堅信前途是光明的,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和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前途充滿信心,要準備走曲折的路,滿腔熱情地支持社會主義事業,做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5、唯物辨證法發展觀的內容
①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
②事物的變化發展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絕對運動中包含著相對靜止,相對靜止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條件。
③事物的發展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④事物的變化發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⑤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
高二學年政治復習的知識點概括3
一大眾文化
1、含義:以盈利為目的采用現代科技和機器設備規模化地生產文化產品,通過市場運作,廣為傳播,廣為大眾接受。
2.當代文化生產和消費的特點:
(1)文化產品以大多數人的口味為基礎,以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為目標
(2)具有強烈的商業性
(3)借助現代生產和傳播手段,短時間得到迅速認同和接受
(4)內容和形式變化快,叫做“快餐文化”
(5)許多文化產品消費者跨越了年齡、性別、職業、地域界限
2.當代文化產品迅猛發展的原因:
(1)現代科技(大眾傳媒)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生產設備、多樣文化載體快捷的傳播工具
(2)市場經濟的發展,使文化市場呈現前所未有的斑斕色彩,人們在文化生活中面對多種選擇。
如何看待和對待生活中的喜和憂
(1)文化生活中的“喜憂”產生的原因(一分為二):看待:
A的變化:滿足日趨多樣化的文化需求,充實人們的精神生活;傳播科學文化知識使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易于引導人們消費觀念,推動生產發展
B、文化市場的盲目性、自發性和傳媒的商業性,也引發令人憂慮的現象:
經濟利益驅動下,不顧社會效益,生產、銷售品位低下產品以荒誕、庸俗的內容,迎合低俗趣味有媒體單純追求轟動效應,熱衷新聞炒作,不負責任傳播緋聞軼事
(2)對待:不能讓文化市場放任自流:
①國家和政府應對文化市場需要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②文化企業應自覺生產健康、優秀、積極的文化產品,使經濟效益
與社會效益相結合
③消費著(我們每個人)應提高眼力,拒絕污染,自覺選擇優秀、
健康的文化產品。
二,發展我們提倡的大眾文化:我們倡導的大眾文化含義(what)
面向廣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聲,為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的社會主義文化。(人們的文化需求呈現多層次、多樣化、多方面的特點)
三、反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在文化生活中選擇
1、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含義(what)
落后文化:
A、含義:各種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的色彩的文化
B、表現:常以傳統習俗的形式表現(看相、算命測字、看風水修廟宇光宗耀祖、拉關系走_、拉幫結派、祭祖壯大家族勢力、重男輕女、大操大辦、游戲人生等)
腐朽文化:
A、含義: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淫穢_文化等。
B、表現:宣揚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的封建思想,主張全盤西化、帶殖民色彩的洋店名、洋錯誤的文化、_暴力等
C、危害:腐蝕人們的精神世界、侵蝕民族精神、阻礙先進生產力發展、危害社會主義事業。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
(1)封建殘余思想和舊的習慣勢力根深蒂固的影響
(2)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加劇西方腐朽思想的沖擊
(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導致文化取向和選擇的多樣性
(4)市場經濟的弱點(自發性和盲目性)
怎樣對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1)對落后文化:加強科學文化教育、改造、剔除
(2)對腐朽文化:堅決抵制、依法取締、打擊
四、文化激蕩看主導(總)
1.文化的激蕩
各種文化有吸納和排斥,有融合和斗爭,有滲透和抵御——呈現相互交織、激蕩之勢
2.文化激蕩看主導
1)大力發展先進文化;積極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2)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社會主義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始終占據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