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方法
要學好地理就要按照預習、課堂、復習三步走,這樣才能在一遍又一遍的學習中不斷鞏固,加深印象,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中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方法
1、認真審題審圖
審題要做到,一不看錯題;二不遺漏題;三要看全題;四要審準題。
提取信息要全:窮盡一切圖文信息,確保信息無遺漏,特別是圖表材料,要通過思維加工將圖表的形象、數據信息轉化為文字信息。
解讀信息要準:辨析有效信息與無效信息,識別信息的重要程度,找出關鍵信息并對其進行合理判斷與推理,挖掘出其背后隱含的間接信息。
運用信息要活:運用直接信息及隱含的間接信息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思路暢通、敏捷。
2、全面思考要回答的問題
認真思考答題的各個方面,是答好簡答題的保障,它可以防止漏答。而且在復習備考中應掌握必要的答案結構,如資源問題(開源、節流)、評價(利與弊)、地質作用(內力與外力)、區位因素(自然與社會經濟因素)、地理規律(時間變化與空間分布)等。探究類(解答的關鍵在于把握題目情境與相關地理知識和原理之間的聯系,同時體現出現代地理價值觀,即正確的環境意識及因地制宜、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等觀念。)
3、答題要“簡明扼要、條理分明、切中要點”且一定要用地理專業術語
題目審好了,回答問題的方面想全了,接下來就是要落實答題的知識要點。組織知識要點要做到層次鮮明、條理清晰、重點突出、簡潔明了、字跡工整,同時還要做到術語專業?;卮鸬乩韱栴}時有一大忌,就是不用專業術語,講白話,這就違背了科學嚴謹的本質。
中考地理綜合題答題技巧
⑴具體與模糊的技巧
對于答案中自己似是而非的部分,在不影響答案完整和得分的情況下盡量回避、少寫。例如北海道漁場的成因,是千島寒流與日本暖流的交匯處,如果不清楚洋流的名稱,不妨模糊回答是寒暖流的交匯處,營養鹽類物質豐富,餌料豐富。
⑵多與少的技巧
對于自己確信無誤的部分要準確、有條理的書寫,并且要全面。注意答案盡可能簡潔準確,條理分明,把握答案的方向性、邏輯性與全面性。評卷是多寫不扣分,但少寫絕對得不了高分。在某些時候不妨堅持“三多”,多寫、多分點、多用術語。多寫,即在審題之后結合題意,把知道的相關東西都搬上去;多分點,顯得答題有條理, 評卷時,教師往往是提綱挈領看分點、看標題。分點明顯可避免教師把兩點看成一點而造成失分。
⑶主要與次要的技巧
盡量抓住主要方面,切中要害。實在沒把握怕抓不到,則主次一把抓,把自己認為最好,最關鍵、答得最到位的要點放前面。另外,高考閱卷采取流水作業,老師們要在短時間內閱完一定數量的試卷,答題是否規范,是否“踩點”便成了給分的依據,字跡工整清楚能給閱卷老師一個好的印象。
⑷段落與分點的技巧
文綜的每道大題的分值大,解答的題中包含若干個踩分點,按得分點給分,這就要求考生規范答題。一個問題答一段,一個問題的分點用序號。顯得條理清晰、脈絡分明。
(5)是套用課本的技巧
在很多情況下簡答題的答案在課本中可以找到類似的情節,這個時候你就要盡量用課本中的話語去回答,得分率往往就比較高。因此,考生在復習過程中要經?;貧w教材,盡量利用教材中的語言組織答案。因為教材中的敘述和文字描述是相對科學和完整的,對某一問題的解答,應語言規范,書寫有條理,準確地進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
(6)復查檢驗技巧
有無錯別字;表述正確,自己無歧義;表述完整,沒有信息或要點丟失;表述符合邏輯,前后無相互抵觸,無自相矛盾。
中考地理五大答題思路
1.中考試卷中容易題占大部分,只要沉著作答,就能發揮出自己真實的水平,考前要有積極的心理暗示,方能輕松自信地進入考場。
2.拿到試卷后,應先瀏覽全卷,對卷中的容易題、生題、難題的分布要了然于心,合理地安排答題時間,避免不必要的盲目與緊張。
3.先易后難,縝密審題。為了體現選拔功能,中考試題會有一定的難度梯度,考試時應注意控制解難題的時間,如果一味地盯住難題不放,很容易打亂解題節奏和思維,造成心理壓力和時間的不足。認真審題是提高答題準確率的前提,緊扣“題眼”是關鍵,對題意不易把握的生題或難題應再次審題,切忌憑經驗或舊的思維定式作答。
4.對于開放性試題,應認真揣摩題意,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答題切入點的選擇應以“有把握、易表述”為原則,表達時語言要規范、簡明。
5.對計算題的解題建議
⑴規范解題格式,每個運算步驟都應寫明公式、過程與結果,每個物理量都應有單位,同時應注意單位的統一;
⑵如果遇到確實解決不了的難題也不應放空白,寫一步是一步,爭取“踩點得分”;
⑶對于多對象的計算題,應時刻把握“同一性”和“同時性”,切勿張冠李戴,為避免歧義,公式中的物理量應標明下標并輔以簡要的文字說明;
⑷能畫圖的試題一定要盡量畫圖,尤其是動態電路的相關計算,應根據開關或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不同狀態畫出相應的簡化草圖,并在圖中的相應位置標出已知量,這樣可以建立直觀的物理圖景,幫助理解題意,降低試題的難度。
6.完成全部試題后,如果有富余的時間,應把試題的題干信息、問題和答題情況從頭到尾再仔細地過細一遍,避免不認真導致的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