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一學習方法 > 七年級地理 >

    粵教粵人版七年級地理下冊電子課本

    時間: 舒淇4599 分享

    不是廣東所有地方都用粵教版的。除珠海、肇慶、云浮、湛江用人教版之外,其他各地市都是粵教版,人教版和粵教版,從內容上說,基本上大同小異。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粵教粵人版七年級地理下冊電子課本,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粵教粵人版七年級地理下冊電子課本

    粵教粵人版七年級地理下冊電子課本

    粵教粵人版七年級地理下冊電子課本



    查看完整版可微信搜索公眾號【5068教學資料】,關注后對話框回復【7】獲取七年級語文、七年級數學、七年級英語電子課本資源。

    七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總結

    第六章 我們生活的大洲——亞洲

    1.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東半球;

    ②緯度位置:地跨寒、溫、熱三帶;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③海陸位置: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隔烏拉爾山脈與歐洲接壤,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洲與其它洲的分界線:

    ①亞、歐洲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流-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

    ②亞、非洲界線:蘇伊士運河。 ③亞、北美洲界線:白令海峽

    2.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勢:中部高,四周低。高低懸殊。

    3.氣候特征:

    ①氣候類型復雜多樣②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③季風氣候典型。

    掌握: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及氣候特征(圖見課本P10 )。

    季風氣候典型原因:海陸熱力差異顯著

    季風對氣候的影響

    發源地 性質 風向 影響下的氣候特點

    冬季風 蒙古、西伯利亞 寒冷干燥 西北、東北(偏北風) 寒冷干燥

    夏季風 印度洋、太平洋 溫暖濕潤 西南、東南(偏南風) 高溫多雨

    4.河流特征:

    河流流向特征: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流向四周海洋。

    主要河流:湄公河在我國境內稱瀾滄江,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長江是亞洲最長河流。

    5.亞洲的世界之最:

    (1)除南極洲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地球之巔”―珠穆朗瑪峰;世界陸地表面最低處—死海湖面。

    (2)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3)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第七章 我們臨近的國家和地區

    第一節 日本(首都:東京,重要港口:橫濱、神戶,國花:櫻花)

    一、多火山、地震的島國

    1.位置、范圍

    (1)領土組成:由北海道島、本州島、四國島、九州島四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其周圍海域組成。最大的島嶼:本州島。(掌握圖上位置)

    (2)位置:

    緯度位置:北半球,東半球,北溫帶。

    海陸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東臨太平洋,西臨日本海。與亞歐大陸隔海相望。

    (3)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多火山地震。

    (4)海岸線特點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對日本的漁業、造船業、海上運輸和對外經濟聯系十分有利。

    2.自然環境:

    (1)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平原狹小,且多分布在沿海。(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最高山峰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也是一座著名的活火山。)

    (2)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海洋性季風氣候)

    (3)河流特征:河流短小湍急。

    二、與世界聯系密切的工業

    1.資源特點:兩多一少,水能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礦產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

    2.工業發展模式:“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說明日本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經濟對外依賴性強。)

    3.日本發展經濟的有利和不利條件:有利條件——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航海業發達;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先進的科學技術。不利條件: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

    4.工業分布: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原因:沿海港口條件優越,便于巨型船舶可以停靠;便于進口原料,燃料,出口工業產品;沿海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

    5.主要工業區及其分布:九州島——京濱工業區(東京、橫濱)、名古屋工業區(名古屋)、阪神工業區(大阪、神戶);瀨戶內海沿岸——瀨戶內工業區;九州島——北九州工業區(北九州)p18

    6.對外投資對象:日本投資建廠的主要對象有美國、西歐、東亞和東南亞地區

    三、東西方兼容的文化

    1.文化特點:東西方文化兼容,傳統與現代結合。

    2.民族和傳統服裝:大和民族占絕對優勢,傳統服裝:和服。

    第二節 東南亞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置和范圍:

    (1)范圍: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中南半島就是因在中國南部而得名。)

    (2)位置:

    緯度位置:熱帶;

    海陸位置: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性;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日本人稱為“海上生命線”。原因:日本從波斯灣進口石油,向西歐等國出口工業產品,都要途經該海峽,因而日本把它稱為“海上生命線”。P23

    (3)國家:內陸國:老撾。臨海國: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島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文萊、東帝汶。

    二、熱帶氣候與農業生產

    1.地形: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馬來群島:地形崎嶇,河流短促,多火山。

    2.氣候:

    氣候類型 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分布 中南半島和菲律賓半島北部 馬來群島大部和馬來半島南部

    特點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全年高溫多雨

    對農業的影響 雨季種,旱季收 隨時種隨時收

    3.主要糧食作物:水稻,主要經濟作物:是世界上橡膠、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p24

    三、山河相間與城市分布

    1.中南半島上山河分布特點: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各大河上游流經山區,水能資源豐富,下游多形成沖積平原。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勢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成為東南亞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地區。

    2.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怒江)注入印度洋,湄南河、湄公河(瀾滄江)紅河(元江)注入南海(太平洋)p26

    3.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特點:河內(越南首都)金邊(柬埔寨首都)、萬象(老撾首都)、曼谷(泰國首都)、仰光(緬甸的大城市,原首都)。中南半島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p27“活動”

    4.人種:東南亞居民絕大多數是黃種人。

    5.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和華僑分布最集中的地區。新加坡比重最大。

    6.東南亞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新馬泰是重要的旅游路線。主要的旅游資源是:緬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亞的波羅浮屠,柬埔寨的吳哥窟,泰國曼谷的水上市場,越南的下龍灣,花園城市新加坡等(圖P28)。

    備注:讀圖掌握東南亞主要島嶼、半島,瀕臨海域、鄰國和中南半島上的主要國家、河流和城市;馬六甲海峽位置。

    第三節 印度(首都:新德里)

    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國

    1.地理位置

    (1)緯度位置:熱帶,亞熱帶

    (2)海陸位置:西臨阿拉伯海,東臨孟加拉灣,南臨印度洋。位于我國的西南面,屬于南亞,也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

    2.自然環境:

    (1)地形:北部:山地---喜馬拉雅山脈南側,中間: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對農業影響:地形較為平坦,土壤肥沃,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廣的國家。)

    (2)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旱季(10月至次年5月)東北季風,雨季(6月至9月)西南季風→水旱災害頻繁。(如圖p33圖7.38、7.39)

    (3)河流:恒河---從孟加拉國的恒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灣,被印度人稱為“圣河”和“印度的母親”。

    3.人文環境

    (1)人種:主要為白色和黑色人種

    (2)人口: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人口增長速度快。(眾多的人口對印度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壓力)(3)官方語言:英語

    二、水旱災害頻繁

    1.印度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為旱、雨兩季,雨季為6月至9月,旱季為10月到次年5月)為主,由于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定,水旱災害頻繁。乞拉朋齊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

    2.主要糧食作物:水稻和小麥。主要經濟作物:黃麻、棉花和茶葉等。

    水稻、小麥的分布與自然條件的關系:水稻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平原和半島兩側沿海平原,降水豐沛的地區;小麥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降水較少的高原山區。

    (請參照p34—35的筆記)

    3.綠色革命:60年代后,實行了綠色革命,糧食不僅能夠自給,還有一定的余糧可供出口

    三、迅速發展的服務外包產業

    1.服務外包產業:掌握服務外包產業的特點、發展條件(原因)、成果(P35);印度軟件外包產業發源于班加羅爾,被稱為“印度的硅谷”,軟件外包業務主要來自美國。

    2.印度的工業:①主要礦產資源:煤、鐵、錳

    ②工業分布與原料產地之間的關系:工業中心的分布接近原料產地,可以節省運費,降低成本。③主要工業區:孟買工業區、加爾各答工業區、班加羅爾工業區。

    3.主要城市及特點:新德里--首都;加爾各答---印度最大的麻紡織中心,最大的城市--孟買(印度最大的棉紡織工業中心,最大的港口)。

    第四節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一、橫跨亞歐大陸北部

    1.位置和范圍

    (1)范圍:由東歐平原和北亞地區組成,地跨亞、歐兩洲的國家,是一個傳統上的歐洲國家,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國家。

    (2)位置:緯度位置;東、西兩半球;處北溫帶和北寒帶。

    海陸位置:位于亞歐大陸北部,東臨太平洋,西臨波羅的海(大西洋),北臨北冰洋,西南臨黑海和里海,東北隔白令海峽與美國(北美洲)相望。

    2.自然環境——地形、氣候、河流和湖泊

    (1)地形:以平原,高原為主。

    (主要地形區分布: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西西伯利亞平原/葉尼塞河/中西伯利亞高原/勒拿河/東西伯利亞山地。) P37

    (2)地勢特點:東高西低,南高北低。

    (3)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特點為:冬季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溫暖,降水較少,夏季較多。奧伊米亞康為北半球的寒極。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的影響,俄羅斯東西部氣候差異大,氣溫是南高北低,西高東低;降水是南多北少,西多東少。

    (4)河湖: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皆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伏爾加河自北向南注入里海,被俄羅斯人譽為“母親河”(歐洲最長的河流)。

    中西伯利亞高原南部的貝加爾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最深的湖泊。

    二、自然資源豐富,重工業發達

    1.俄羅斯自然資源特點:種類齊全,儲量豐富但分布不平衡,東多西少。

    2.主要礦產資源分布地區:鐵礦——庫爾斯克;石油——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煤礦:庫茲巴斯煤礦。

    3.主要工業區及特點:圣彼得堡工業區(俄羅斯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的地區)

    莫斯科工業區(工業最發達的地區)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主要礦產資源:庫爾斯克鐵礦、第二巴庫油田、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礦。

    4.工業區的分布特點:西多東少,工業主要分布在歐洲部。

    5.工業特點:重工業發達,輕工業落后。

    三、發達的交通:

    1.交通特點:交通部門齊全,均很發達,但不平衡。歐洲部分非常密集,以莫斯科為中心呈放射狀,亞洲部分比較稀疏,但有一條亞歐大陸橋(西伯利亞大鐵路: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

    2.主要運輸方式:鐵路和管道運輸。(1)客運主要方式:鐵路和公路;(2)貨運主要方式:鐵路和管道。

    3.俄羅斯管道數量多,與石油、天然氣儲量、產量豐富有關。

    4.俄羅斯南部多山,但西伯利亞大鐵路卻沿南部山區修建的原因:

    (1)南部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南部氣溫更高,氣候更宜人;

    (2)北部有凍土層,建設難度大,安全系數低;

    (3)距離周邊臨國較近,更便于發展經濟。

    5.五海通航:伏爾加河是歐洲第一長河,全長3600米,是俄羅斯航運價值最高的河流,通過運河與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里海相通,稱為“五海通航”。P41

    6.主要城市及其特點:莫斯科(俄羅斯首都)最大的城市,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圣彼得堡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北冰洋沿岸的港口摩爾曼斯克為終年不凍港。

    7.俄羅斯文化:俄羅斯人對交響樂和芭蕾舞等藝術有這特殊的愛好。

    (備注:在圖上填注俄羅斯主要瀕臨水域、臨國,地形區、山脈和河流;主要礦產資源分布地區,主要工業區和主要城市;主要鐵路和伏爾加河溝通的“五海”。

    初中地理的方法與技巧

    培養空間概念,學會正確的讀圖、用圖方法

    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的地圖是地理課區別于其他學科課程的突出特點,于是有人說,“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圖方法,培養良好用圖習慣,形成基本的地理技能,你就已經掌握了學習地理課的最重要的工具。

    首先,養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要知道地理知識不僅存在于課本的文字當中,也蘊含于地圖之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注意隨時運用地圖,查閱地圖,善于從地圖中發現地理知識,尋找地理規律。長期堅持下去,你就能夠做到眼中有字,心中有圖,文字和圖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正確的空間想象。

    其次,要掌握正確的讀圖方法。讀圖要注意先后順序,先看圖名、圖例、比例尺和方向,知道該圖表現的主要內容、范圍等,再觀察圖的具體內容。觀察要仔細全面,不要漏掉每一個信息。

    第一步,獲取信息,是獲取原理圖中所顯示的各種信息。在“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中,我們可以觀察到有山坡、兩道林帶、降水和河流,一些不同粗細、不同顏色以及不同指向的箭頭,還有 “微量清水入河”和“泥沙徑流”等文字。

    第二步,分析地圖,是要分析我們在圖中獲取的各種信息和內容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山坡從上到下,表示地表徑流的箭頭由粗到細,顏色也由深變淺,最后變成“微量清水入河”。這些說明了大氣降水在從空中降落到地面的過程中,受到了林木枝葉、枯枝落葉層的阻滯,促使大量雨水下滲,導致地表徑流流量不斷減小,含沙量逐漸減少。護坡林降低了泥沙流失的程度,起到保持坡地水土的作用。

    第三步,說明原理,明確原理圖所說明的原理。這幅“護坡林帶保持水土示意圖”,說明了森林具有含蓄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對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點、抓住關鍵

    對地理原理、要領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數學分式、定理那樣精確,只要抓住其中的關鍵、要點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們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陽光、空氣、水等都是自然資源”這一對自然資源概念的理解。我們應該抓住兩個要點: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業產品。如,汽油,雖然對人類有利用價值,但不是人類從自然界中直接獲得的,它是工業產品。第二,是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沒有利用價值的不是,如沙漠雖然在自然界中存在著,但目前,對人類沒有利用價值,也不是自然資源。這樣就可以了。

    學習地理有一個正確的方法十分重要,但有一個端正的學習態度對學好地理同樣也十分重要。希望同學們端正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把地理課學好。

    學會讀書,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

    地理教材是我們獲取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素養的重要途徑。怎樣才能學好教材上的地理知識呢?我們應該注意把握以下幾個要點。

    1、讀出書中有什么

    閱讀教材,首先要讀懂,明白書中講了些什么。比如,教材在介紹某個地理區域時,一般從構成這一區域的各地理要素分別進行論述。這個區域在哪兒?這里的自然概況怎樣?經濟發展情況如何?存在什么問題?等等

    2、讀出知識網絡

    地理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組成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其中任何一個地理要素的改變,都可能影響到其他要素的變化。我們應該將理清這些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在頭腦中形成這一地域的知識網絡。

    例:通過世界地理的學習我們知道,南極大陸一塊特殊的大陸,這里的地理環境特征與眾不同,烈風、暴雪、嚴寒是南極大陸最顯著的氣候特征,這里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冰川,動植物種類稀少,有極晝極夜現象,還有美麗的極光等等。而形成這些地域特征的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由于南極大陸絕大部分位于南極圈以以南的高緯度地區,其他諸多的地理特征都與這一要素緊密相聯。

    3、學會梳理知識

    ①教材對于同類知識的論述角度具有相似性和規律性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內容具有范圍廣、信息多等特點,但是它對同一類型知識進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規律性。

    例如描述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征,往往要從氣溫和降水兩個方面來加以說明。而氣溫又包括著年平均氣溫、年溫差和氣溫的分布等內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時空分布所組成。

    除了這一點外,我們還可以將差異性或相似性較明顯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對比梳理。 ②將差異性或相似性較明顯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對比梳理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地理環境或地理要素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或相似性。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一點,采用對比的方法進行學習,對比差異性,找到相似性。如我們在學習印度和巴西、日本和英國、我國的南方和北方、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時,就可采用這種方法。

    我們不僅要明確兩個地區或兩個國家之間的差異,而且也要思考這些差異是怎樣形成的。我國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這些差異主要是由于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導致了自然環境的差異。

    我們不僅通過對比梳理找到差異性,我們還能找到相似性,如印度和巴西兩個國家,雖然位于不同的大洲,但它們在許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利用對比歸納的方法,我們就能夠將兩個國家的主要的地理特征知識點梳理得一清二楚。

    印度和巴西都是位于熱帶的臨海國家;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優質的鐵礦資源豐富;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國和出口國;近年來電子工業和信息產業得到了迅速發展,是發展中國家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

    要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聯系起來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首先必須問“為什么?”這樣便會養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維習慣。例如:世界雨極是印度的乞拉朋齊,那么,為什么乞拉朋齊會成為世界的雨極呢?結合地圖,根據乞拉朋齊所處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齊位于喜馬拉雅山的迎風坡,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這樣,氣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聯系起來了。

    七年級地理提高的學習方法

    1.比喻記憶法

    是指把所要記憶的地理知識與人們熟知的相關知識聯系起來完成記憶的方法。科學、準確的比喻記憶能夠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枯燥的內容趣味化、復雜的內容簡單化。例如:記憶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時,可比喻為燕子的季節遷徙。記憶太陽系九大行星中衛星數最多的行星——土星時,可以將其比作土霸王。

    2.字頭記憶法

    是指把一系列地理事物的字頭串聯起來來完成記憶的方法。例如:記憶九大行星距日遠近時,可以這樣記憶: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3.諧音記憶法

    是指把需要記憶的地理知識通過諧音組合到一塊,然后聯想創造出一種意境的記憶方法。對于難記憶的地理知識利用諧音聯想記憶,便于想象,能極大地調動自己的積極性和興趣性,收到“記中樂,樂中記”的藝術效果。

    如黑色金屬主要包括鐵、鉻、錳等,可以采用“鐵哥們”作諧音記憶。

    又如類地行星主要成分是氫、氖、氦,可以采用“勤奶孩子”作諧音記憶。

    又如記憶江河年徑流總量排序時,可以這樣:“徑流巴西,俄(我)加(家)(有)美印(人)尼(你)中嗎?”。

    又如記憶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時,可以這樣“氧(養)硅(閨)鋁(女),鐵(貼)鈣(給)鈉(哪)鉀(家)鎂(美)?”。

    又如記憶草場資源豐富的國家時,可以這樣:俄(我)新(心)中美澳,阿蒙(門)。

    七年級怎樣學好地理經緯度

    一、經度

    1.經度:為了區別每條經線給標注的度數。

    2.零度確定:國際上規定,把通過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子午宮)的那條經線定為0°經線;0°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

    3.度數劃分:由0°經線向東、向西各分為180度。共360度,最大值180度。

    4.表示方法:0°經線以東(右)為東經度,用字母E表示,0°經線以西(左)為西經度,用字母W表示。

    5.度數變化:東經度向東(右)逐漸增大;西經度向西(左)逐漸增大。

    經度數向東(右)增大的是東經度,向東(右)減小的是西經度。東大東經,西大西經。

    6.東、西半球的劃分:國際上習慣用

    20°W和160°E經線圈分出的兩個半球,分別叫做東半球、西半球。

    ①從經度范圍看: 20°W往東過00經線到160°E在東半球; 20°W往西過180°度經線到160°E在西半球。

    ②從經度數看:小于160°E的東經度和小于20°W的西經度在東半球;反之在西半球。

    ③160°E和20°W既不屬于東半球也不屬于西半球。

    7.幾條特殊的線:

    0°:本初子午線,東西經線的分界線,東邊東經度、西邊西經度。

    180°:東西經線的分界線,東邊西經度、西邊東經度。

    0°和180°既不屬于東經度也不屬于西經度。運用中不帶符號。

    20°W:東西半球分界線,東邊東半球、西邊西半球。

    160°E:東西半球分界線,東邊西半球、西邊東半球。

    20°W、160°E不屬于東半球也不屬于西半球。不判斷這兩條經線上的點的東西半球。

    二、緯度

    1.緯度:為區別每條緯線給標注的度數。

    2.零度確定:國際上規定,最長的緯線為0°緯線,即赤道。

    3.度數劃分:由0°緯線向北、向南各分為90度。共180度,最大值90度。

    4.表示方法:赤道以北為北緯,符號N,赤道以南為南緯,符號S。

    度數變化:北緯度向北(上)增大,南緯度向北(上)減小。

    緯度數向北(上)增大的是北緯度,向南(下)增大的是南緯度。北大北緯、南大南緯。

    赤道既不屬于北緯度也不屬于南緯度。運用中不帶符號。

    5.南、北半球的劃分:以赤道緯線圈分出的兩個半球,北邊的叫北半球,南邊的叫南半球。由于南北緯度的分界線和南北半球的分界線一致,所以:

    北緯度在北半球,南緯度在南半球。

    赤道既不屬于北半球也不屬于南半球。

    6.高中底緯的劃分:30°緯線是中低緯的分界線,60°緯線是中高緯的分界線。30°和60°緯線不屬于高中低緯度。

    7.幾條特殊的緯線:

    0°:赤道,最長的緯線,4萬千米。既是南北緯度分界限,也是南北半球分界線。圖上多是直線。

    30°N:中低緯度分界線。以北中緯度以南低緯度。

    30°S:中低緯度分界線。以北緯低度以南中緯度。

    60°N:中高緯度分界線。以北高緯度以南中緯度。

    60°S:中高緯度分界線。以北中緯度以南高緯度。

    23.5°N:北回歸線,熱帶與北溫帶的分界線;太陽直射的最北界線,線上及以南才有直射。靠近赤道北邊的虛線。

    23.5°S:南回歸線,熱帶與南溫帶的分界線;太陽直射的最南界線,線上及以北才有直射,以南無直射。靠近赤道南邊的虛線。

    66.5°N:北極圈,北寒帶與北溫帶分界線;極晝極夜的最南界線,線上及以北才有極晝極夜。靠近北極的虛線。

    66.5°S:南極圈,南寒帶與南溫帶分界線;極晝極夜的最北界線,線上及以南才有極晝極夜。靠近南極的虛線。

    90°N:北極點,最短的緯線,長度為0km。地球上絕對的北方,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北方。

    90°S:南極點,最短的緯線,長度為0km。地球上絕對的南方,其余各地都是他的正南方。

    8.值得注意的是:在地圖上只有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是虛線,其余的經緯線都必須是實線。

    0°經緯線和1800經線運用中不能帶符號,其余的經緯線都必須帶符號。

    21561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18以下岁毛片在免费播放|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高校饥渴男女教室野战| 欧美一级片在线|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99爱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9|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差| 妖精色av无码国产在线看| 制服丝袜第五页| z0z0z0另类极品|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夜夜嘿视频免费看|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91国在线视频| 欧美性猛交xxxx| 国产精品后入内射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bbw巨大丰满xxxx| 曰批免费视频播放30分钟直播| 国产女人好紧好爽|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少妇大胆瓣开下部自慰| 国产黄色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 69式互添免费视频| 日韩黄色片网站| 国产午夜av秒播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夫妇当面交换中文字幕小说|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91香蕉视频成人| 欧美一级做一级做片性十三|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男生女生一起差差差视频|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