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一學習方法 > 七年級地理 >

    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人教版歸納

    時間: 夢熒0 分享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現象、人文現象,以及兩者之間關系的學術科目。那么關于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怎么學習呢?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些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人教版歸納,僅供參考。

    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點人教版歸納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知識點

    第一章 地球和地圖

    一、地球和地球儀

    1.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球體。

    ②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千米,最大周長4萬千米,平均半徑6371千米

    2.緯線與緯度

    (1)緯線的定義:與地軸垂直并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2)緯線的特點:A.形狀 :所有的緯線都是圓,可稱為緯線圈;B.長度 :長短不等,赤道最長,往兩極逐漸縮短,最后成一點;C.方向:指示東西方向。

    (3)緯度的劃分:赤道(0°緯線)以北為北緯,習慣上用“N”表示;赤道以南為南緯,習慣上用“S”表示。南北緯各劃分90°;南北極分別為90°S和90°N。

    (4)低、中、高緯的劃分:

    低緯度:0°-30°;中緯度:30°-60°;高緯度:60°-90°

    (5)南北半球的劃分: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北緯北半球,南緯南半球。

    3.經線和經度

    (1)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也叫子午線。

    (2)經線的特點:A.形狀:半圓狀;B.長度:相等;C.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3)經度的劃分:從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東、向西,各分作180°,以東為東經,習慣上用“E”為代號,以西為西經,習慣上用“W”為代號。

    (4)經線圈:兩條相對的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組成經線圈的經線度數之和等于180°,且兩條經線中一條為東經,另一條則為西經。(0度和180度除外)

    (5)幾條特殊經線:

    A、180°、0°的經線圈是東、西經的分界線;

    B、20°W、160°E的經線圈是東西半球的界線;20°W以東,過0度經線到160°E為東半球;20°W以西,過180度到160°E為西半球。

    東西半球的判斷:

    (切記:經度在0°--20°在東半球;160°——180°在西半球。經度在20°—160,東經度在東半球,西經度在西半球)

    C、所有的經線相交于南北兩極,所有的緯線互相平行。

    4.經緯網定位

    (1)經緯網是地球儀或者地圖上由經線和緯線交織成的網。

    (2)經緯網的判讀步驟:

    A:一般經緯網的判讀:

    步驟一:分清經線和緯線

    步驟二:確定經緯度

    確定緯度的方法:

    1、赤道以北是北緯,字母代號是N;赤道以南是南緯,字母代號是S

    2、緯度數向南增加為南緯,向北增加為北緯

    確定經度的方法:

    1、本初子午線以東是東經,字母代號E;以西是西經,字母代號W

    2、經度數向右增加為東經,向左增加為西經

    B、有極點的經緯網地圖的判讀:

    (1)首先,確定南極還是北極。(方法:根據自轉方向:南順北逆;地圖中明顯的標志,如:S或N;南、北極圈;)

    (2)其次,分清經線和緯線。(通過極點成放射狀的直線是經線,表示南北方向;封閉圓圈是緯線,表示東西方向。)

    (3)判斷東西經。(順著地球的自轉方向遞增的為東經度,度數遞減的是西經度。)

    C、 經緯網確定方向的方法:

    (1)同一條緯線上兩點只有“東、西”之分,順著地球自轉方向,前者為東,后者為西。

    (2)同一條經線上兩點只有“南北”之分。離北極近的在北方,離南極近的在南方。

    (3)既不在同一條緯線,也不在同一條經線上的兩點,首先應該找一個參照點,這個點與其中一個點在同一條經線上,與另外一點在同一條緯線上。再判斷方向。

    二、地球的運動

    1.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地球運動

    繞什么轉

    方向

    周期

    產生的自然現象

    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北逆南順)

    約24小時

    晝夜交替、時間的差異

    公轉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

    四季的變化、五帶的劃分

    2.地球公轉知識點:

    (1)北半球的節氣:春分日(3.21);夏至(6.22);秋分日(9.23);冬至(12.22)。

    (2)地球在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而且它的空間指向不變。由于地球的公轉在溫帶形成了明顯的四季變化。

    (3)地球在繞太陽公轉時,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往返移動。

    ①地球公轉至夏至日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 北回歸線,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地球公轉至冬至日位置時,太陽直射的緯線是南回歸線 ,北半球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春分和秋分時太陽直射點在赤道。

    ②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從春分到秋分,太陽直射點在 北半球,從秋分到春分,太陽直射點在 南半球

    ③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從夏至到冬至,太陽直射點向 南 移動 ;從冬至到夏至,太陽直射點向 北 移動

    (4)晝夜長短的變化:

    ①夏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長,越往北白晝越長,北極圈內有極晝 現象,南極圈內有 極夜 現象;

    ②冬至日,北半球各地白晝時間最短,越往北白晝越短。北極圈內有極夜 現象,南極圈內有 極晝現象;

    ③地球在公轉軌道上從春分到秋分,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從秋分到春分,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

    3.地球上五帶的形成與分布

    (1)五帶的劃分:依據——地球表面獲得太陽光熱的多少。

    (2)范圍:0°-23.5°S(23.5°N)為熱帶;

    23.5°N-66.5°N為北溫帶;23.5°S-66.5°S為南溫帶;

    66.5°N-90°N為北寒帶;66.5°S-90°S為南寒帶。

    (3)五帶的特點: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無極夜極晝現象,獲得光熱最多;

    寒帶——陽光斜射,有極夜極晝現象,獲得的太陽光熱最少;

    溫帶——陽光斜射,無極夜極晝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三、地圖的閱讀:

    地圖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圖例

    (1)比例尺:①概念: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④圖幅大小相同的地圖,比例尺大,表示的范圍小,內容詳細,反之,比例尺小,表示的范圍大,內容簡略

    (2)方向

    ①有指向標的地圖,根據指向標定方向,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采用“平移指向標”法。如圖1.3-1,AB的走向是西北一東南走向,BC的走向是東西走向。

    ②有經緯網的地圖,根據經緯網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如圖1.3-2,A位于B的西面,B位于C的北面。

    ③既沒有指向標,也沒有經緯網的地圖,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定方向,

    四、地形圖的判讀

    (1)海拔:地面某個地點突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在地圖上用海拔表示的地面高度。

    相對高度:某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在地圖上用相對高度表示地面起伏大小

    (2)等高線與等深線:

    等高線:在地圖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

    等深線: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叫做等深線

    (3)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同線同高”“同圖同距”

    ①判斷地勢高低:數值大,海拔高,地勢高;數值小,海拔低,地勢低。

    ②判斷坡度陡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反之,等高線的稀疏,坡度緩。

    ③判斷山地不同部位:

    a.頂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是中心高四周低

    b.鞍部: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

    c.山脊: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叫分水線或者分水嶺)

    d.山谷: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叫集水線)

    e.陡崖:幾條海拔不同等高線重合處,用“(示坡線)”符號表示

    (3)分層設色地形圖:可以一目了然看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海底的起伏狀況。

    (4)地形剖面圖:能夠直觀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狀況

    第二章 陸地和海洋

    1.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極周圍卻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極周圍卻是一塊陸地(南極洲)。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陸地(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島嶼是面積較小的陸地;大陸是面積廣大的陸地;半島是陸地伸進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峽是溝通兩個海洋的狹窄水道。

    3.世界輪廓幾何圖:(在圖上填出七大洲、四大洋)

    4.七大洲:亞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南極洲 歐洲 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七大洲與四大洋均按面積由大到小順序排列)

    5. 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土耳其海峽、黑海和里海。

    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白令海峽。

    6.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的變動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陸變遷的主要原因,人類活動也會引起海陸的變化。

    7.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了大陸漂移的假說。

    8.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全球大致劃分為六大板塊:亞歐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非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

    9.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10.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帶:主要集中在板塊交界處,如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第三章 天氣與氣候

    1.天氣和氣候概念和區別:

    概念

    特點 

    天氣

    某個地方短時間內發生的陰、晴、冷熱等變化

    短時間、多變、不穩定

    氣候

    某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

    長時間、相對穩定

    2.衛星云圖上:綠色――陸地,藍色――海洋,白色――云層。越白表示云層越厚,云層厚的地方一般是陰雨區。

    3.氣溫和氣溫的分布

    ①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氣溫日變化)

    一天中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稱為氣溫日較差。

    ②一年中,北半球氣溫,大陸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

    一年中的月平均最高氣溫與月平均最低氣溫的差稱為氣溫年較差。

    ③從赤道向兩極,氣溫逐漸降低。

    ④據觀測,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⑤用等溫線圖表示氣溫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①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②由赤道往兩極,總的趨勢是年降水量逐漸減少。

    ③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④在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較少,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⑤用等降水量線圖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況。

    ⑥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⑦通常情況下,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4.世界的氣候

    ①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一般變化不大。

    ②世界氣候分布圖參見課本第58頁。

    ③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因素、海陸因素、地形因素。

    ④分析某種氣候的特點:

    a 根據氣溫曲線變化圖判定氣溫的變化。(“全年高溫”“終年寒冷”“冬冷夏熱”“全年溫和”)

    b 根據降水柱狀圖判定降水特點。(“全年多雨”“終年少雨”“夏多冬少”“夏少冬多”)

    c 結合氣溫和降水兩方面的特點,得出結論,進而判斷出氣候類型。

    ⑤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旱、雨季。

    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有明顯干、濕季。

    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高溫干燥,降水稀少。

    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

    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一月平均氣溫在0攝氏度以下。

    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和多雨(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降水較少且夏季較集中。

    第四章 居民與聚落

    1.人口與人種

    ①人口增長的速度是由出生率與死亡率決定的。

    ②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

    ④人口稠密地區: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亞洲東部和南部、北美洲東部、歐洲)

    人口稀疏地區: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氣候過于潮濕的雨林地區、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或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

    ⑤人口增長過快或增長過慢甚至減少會對環境、社會以及經濟產生負面的影響。

    ⑥白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北部、歐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東岸、亞洲西部

    黃種人主要分布地區:亞洲東部等

    黑種人主要分布地區:非洲中部和南部

    2.世界的語言和宗教

    ①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

    ②佛教、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④伊斯蘭教徒稱為穆斯林。伊斯蘭教在中國又稱為回教或清真教

    ⑤伊斯蘭教——清真寺――北非,西亞等;

    佛教——寺廟――東南亞等。

    3.人類的聚居地——聚落

    ①聚落不僅是人們的居所,也是人們進行勞動生產和社會活動的場所。

    ②一般來說,先有鄉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鄉村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耕作、放牧、捕魚、伐木等生產活動。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區,聚落分布比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區,少有或沒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熱多雨的熱帶,鄉村聚落中常見雙層木樓或竹樓(高腳屋或高架屋)

    在熱帶沙漠地區,當地的房屋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

    第五章 發展與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

    2.從陸地面積看,最大的是俄羅斯,中國位居世界第三位。

    從人口來看,最多的是中國,印度居世界第二。

    3.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

    4.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叫做“地區”。

    5.國界主要依據山脈、河湖、海洋、經緯線來劃分。

    6.國界范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總稱領土。

    7.目前,世界上有20多個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8.目前,世界上有150多個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9.在國際上,習慣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稱為“南北對話”;把發展中國家的互助合作稱為“南南合作”。

    10.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正式成立于1945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其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七年級地理上冊同步測試題

    1.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表現在(D)

    ①農業生產方面②水利建設方面③城市建設方面④海、陸、空交通和工程建筑方面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我國能夠大量引進國外優良的動植物品種,并能找到適合的生長地區,是因為(D)

    A.國土廣大B.平原面積遼闊C.地形復雜多樣D.氣候復雜多樣

    3.我國東北地區的`水稻種植歷史悠久,主要得益于那里的氣候(B)

    A.終年降水豐沛B.雨熱同季C.年溫差過大D.夏季時間短

    4.《晏子使楚》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古代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有這樣一句話——“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你認為產生這種現象的最主要的因素是(D)

    A地形B土壤C水源D氣候

    5.“未來兩天內將有寒潮影響本市,氣溫下降6-8C,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預防感冒”。這說明天氣與什么密切相關:(B)A、農業生產B、人們生活C、交通D、旅游

    6.1月中旬到2月上旬,我國南方各省發生了50年一遇的大范圍持續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造成嚴重的損失。這次南方低溫冰凍天氣,僅從1月25日~30日,全國有3250個航班取消,3350個航班延誤。廣州有100余萬旅客滯留。說明這次災害天氣嚴重影響了(D)

    A.工業生產B.農業生產C.軍事訓練D.交通運輸

    7.我國北方地區在農業生產中流傳著這樣的話:“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你認為形成這種農業生產模式的主要影響因素是(D)A緯度因素B海陸因素C地形因素D氣候因素

    8.寒冷的冬季,農民利用塑料大棚種植了許多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塑料大棚改善了農作物生長所需的(B)

    A.地形條件B.氣溫條件C.肥力條件D.抗病條件

    9.下列天氣狀況與人們的戶外活動對應妥當的是(C)

    A.沙塵漫天——在操場打籃球。B.臺風將至——捕魚船隊起航

    C.久雨初晴——帶兒童日光浴D.雷雨大作——在大樹下避雨

    10.下列描寫能正確反映某地氣候特征的是(D)

    A.晴間多云B.春光明媚C.風和日麗D.冬冷夏熱

    初一地理該怎么學

    心理準備

    剛剛升入初中的同學們,高興的開始了初中生活,都相信地理一定很有趣。真的,確實很有趣。

    但熊老師想說的是,開始可能會感覺比較難,你可一定要硬著頭皮堅持一學期,地理就會變得非常非常有趣了。萬事開頭難嗎,地理學科尤其如此。

    所以開始多花點時間,有問題及時請教老師,跟同學們多交流,堅持哦,至少一個學期。

    地理學科的起始階段與數學關系比較密切,而相應的數學課程還沒有開始學,這是地理開頭難的最主要原因。

    資料準備

    開學后,會有圖文并茂的地理課本、地圖冊發到你手上,一定堅持每天看看哦。文字要看,地圖更要看,可以找找家鄉,說出個地名看誰最先找到,如果能填一填空白圖,那就更棒了。地理學科,是講地的道理,利用地圖講道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先在圖上走一走哦。因為地圖是不說話的老師哦,猜個謎語吧:說大不算大,小小地方放得下,說小不算小,五湖四海裝得了。這是啥?

    而且,古人做學問特別講究,要左圖右書,一定要養成這個好習慣哦。

    地球是個球體,有些地理規律與地球形狀密切相關,教材是國家統一發,地球儀可是要自己準備哦。熊老師的建議是直徑20厘米到30厘米之間的最好,25厘米最佳。有的地球儀上是世界主要國家,還有的是主要地形,兩種均可,但熊老師推薦最好是地形圖的,因為有些地形圖的地球儀上也能找到國家信息。價格不要太貴,60元以內的都能滿足要求。

    20292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下载| 久久久xxxx| 欧美日韩第一区|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碰天天弄|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欧美激情一欧美吧| 啊昂…啊昂高h| 97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一级特黄aaa大片在|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高清|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欧洲videos| 国产国产人免费视频成69大陆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 精品无码av无码专区|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 福利视频第一区|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观看播放器| www.日本在线| 无需付费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内地女星风流艳史肉之| 青娱乐欧美视频| 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 99re99.nat| 好男人手机在线| 中文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日韩欧美小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铁牛tv|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