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中華民族精神知識點
高二政治中華民族精神知識點有哪些
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內在的精神動力,在高二政治必修三課本中有涉及到。那么你知道高二政治中華民族精神知識點有哪些嗎?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二政治中華民族精神知識點,供大家閱讀參考。
1、是什么(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包括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異: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文化包容性的意義: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關于愛國主義P74-75:
(1)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于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
(2)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
(3)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2、為什么:
①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P71
②是提高全民素質的必然要求;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要求。
③當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文化生活中存在喜與憂。
3、怎樣做(如何鑄牢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
①最重要的是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主心骨”的作用。
②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③必須正確對待外來思想文化。借鑒世界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又要警惕西化與分化圖謀。
④必須與弘揚時代精神相結合。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統一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⑤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⑥肩負起為中華民族強基固本的文化使命,成為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建設者。
1.莫言用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將中國民間故事、歷史事件與當代背景融為一體,贏得世界殊榮,成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首位中國籍作家。這說明 ( )
A.文 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C.傳統文化對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D.大眾文化始終發揮著導向和示范作用
2.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觸動了無數人的味蕾,透過屏幕,觀眾們仿佛嗅到了 家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故鄉的味道。為制造出這些“觸動人心”的味道,央視紀錄頻道另辟蹊徑,改變以往紀錄片“宏大敘事”的表達方式,以濃濃的 生活氣息和人文氣息成功突圍,用日益精良的制作水平使影像信息得以更完美的呈現和表達。從文化生活角度,材料主要啟示我們 ( )
A.文化創作的靈感直接來自實踐
B.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
C.要汲取外來飲食文化中的長處
D.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文化創新
3.新時期的山東精神植根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土壤,孕育在山東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色,是新時期山東人民開創新事業的重要精神動力。這表明( )
①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體現為中華文化的力量 ②推動文化發展的基礎在繼承,關鍵在創新 ③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的決定因素 ④中華民族精神在社會實踐中得到豐富和發展
A.①④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時,回顧了中華民族的昨天,總結了中華民族的今天,展望了中華民族的明天。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實現“中國夢”,我們要( )
①全面繼承祖國傳統文化,保持民族特色 ②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標,不尚空談、重在行動 ③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 ④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20__中國文化聚焦”大型系列活動覆蓋非洲三十多個國家以及國內10余個省市自治區。活動期間推動國內8個省市自治區與非洲16個國家建立文化機構間的長期對口合作關系;同時還 將繼續舉辦50余場歌舞演出、36場各類展覽,20余起人力資源培訓,11個中國電影周(節)、12場中國文化講座以及圖書沙龍、音樂會和藝術家客座創作、文化考察調研等共計200多項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利于( )
①豐富中國傳統文化基本內涵 ②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③促進中非文化的交流與借鑒 ④增強中華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過年回家是所有中國人一直以來的共同信仰。20__年春節期間,央視陸續推出了“回家”系列公益廣告片,包括《爸爸的謊言》《媽媽的等待》《春節回家》等,呼吁每個人都“別愛得太遲,常回家看看”。不少網友評價這些廣告看得讓人“心酸淚奔”。據初步估算,央視春節前后一個月播出公益廣告的時段價值將超過2億元。材料主要表明( )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②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促進經濟發展 ③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④大眾傳媒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7.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蘊涵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其中,“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力量之源。下列有關“和而不同”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它指的是中華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雖然不同,但在逐漸走向融合 ②它指的是中華文化能和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處 ③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④它是指中華文化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的一切成果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20__年11月25日,中航工業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羅陽,在大連執行國家重點工程任務時,突發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因病情嚴重搶救無效去世。羅陽同志從事航空領域工作30年來,創新技術、強化管理,為中國航空武器裝備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用生命踐行了“航空報國”的錚錚誓言。這說明( )
①在當代中國,愛祖國與愛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②擁有愛國主義精神就能戰勝一切困難 ③愛國主義精神體現在社會實踐中 ④自強不息精神是鞭策中華兒女開拓進取的永恒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鑒于江蘇教育電視臺錄制競猜節目《棒棒棒》時,致使惡言丑行在網上傳播,放大了丑惡現象,違背了媒體職業道德,敗壞了媒體形象,社會影響極為惡劣。國家廣電總局責令江蘇教育電視臺停播整頓。此舉是為了( )
A.改革體制,不斷推動文化傳承和創新
B.嚴格管理,限制文化產品的經濟效益
C.正確引導,支持發展健康有益的文化
D.依法打擊,取締流行性娛樂文化產品
10.用小人物的善舉喚起社會的道德感。那些“小人物”令人感動的生活狀況、道德行為等,與每個人的生活都很近,由此而得到的感動是最真切、最可接近的,而其中蘊含 的人性力量又是人人都可以真正汲取的。這說明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應( )
①大力發展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文化 ②從點滴小事做起,腳踏實地、重在行動 ③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④自覺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的實踐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關于預習
預習是無師自通的橋梁,是思維習慣形成的助推器。它能夠增加上課的目的性,提高時效性;還能培養自學能力,形成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的能力。可分為課前預習和階段性預習,粗預習和精預習。搞好預習首先“要做好筆記”。預習時應該在書上做出眉批,在筆記本上列出提綱和寫出聽課要注意的問題,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其次要其次要“規定一些常用符號”(如△、☆、_、、、等)來提示自己,以達到在學習和復習中提醒自己注意,便于向老師提問或者避免遺漏知識和犯同樣的錯誤;再次,要“勤思善想”,也就是發現問題。預習的關鍵要善于“想”,即發現和提出問題,如“新舊課之間有什么關系”、“和過去的什么知識類似”“能闡釋哪些熱點問題”等等,這一過程中有利于培養了同學們的思維品質;最后,要“持之以恒”。
關于上課
上好課是學習的重要階段,是提高成績和培養能力的瓶頸。上課的關鍵是“專心”。“心”專在哪里?一般來說專在看(書,黑板,屏幕),聽(老師講解和同學們發言),積極參與(積極動腦與老師形成零距離互動、將你預習時確定的聽課重點與老師的講解結合起來)
關于復習
學習具有實踐性、個體性、反復性的特點,反復性以及愛賓浩斯遺忘曲線要求學習過程應該及時復習。及時復習可以使知識的漏洞得到及時彌補,使對知識的理解得到升華,實現對知識的再認識,再提高,特別是使思維的深刻性得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