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一學習方法>高一語文>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文言文專題復習教案(2)

    時間: 文娟843 分享

      第三課時

      燭之武退秦師

      【重點梳理】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通“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通“智”,明智)

      2.古今異義

      (1)貳于楚也

      古義:從屬二主,動詞 今義:“二”的大寫,數(shù)詞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義:泛指設(shè)宴請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義:使者,出使的人 今義: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義:那個人 今義:尊稱別人的妻子

      3.詞類活用

      (1) 名詞作狀語。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在東方、在西方)

      (2) 名詞作動詞。 晉軍函陵(駐軍、駐扎在函陵)

      (3) 名詞意動用法。 越國以鄙遠(以……為鄙)

      (4) 形容詞使動用法。 闕秦以利晉(使……受益)

      (5) 形容詞用作名詞。 越國以鄙遠(遠方的土地)

      (6)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鄰之厚,君之薄也(變雄厚,變削弱)

      ⑺ 動詞使動用法。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亡)/ 闕秦以利晉(使……損害)

      二、文言虛詞

      1.以

      (1) 介詞,把。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2) 介詞,拿,用。 敢以煩執(zhí)事

      (3) 連詞,因為。 以其無禮于晉

      (4) 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 越國以鄙遠

      (5) 連詞,表目的。 焉用亡鄭以陪鄰/闕秦以利晉

      2.而

      (1) 連詞,表承接。 今急而求子/若亡鄭而有利于君

      (2) 連詞,表修飾。 夜,縋而出

      (3) 連詞,表轉(zhuǎn)折。 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

      3.之

      (1)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2) 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夫晉,何厭之有

      (3) 助詞,的。 是寡人之過也/因人之力而敝之

      (4) 代詞。 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代這件事)/ 將焉取之(代土地)

      4.焉

      (1) 語氣助詞,表陳述。 子亦有不利焉

      (2) 疑問代詞。 焉用亡鄭以陪鄰(為什么)/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哪里)

      (3) 兼詞,于之。 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在那里)

      5.其

      (1) 代詞。 以其無利于晉(指代鄭文公)/ 君知其難也(這)/ 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晉國)/ 失其所與(指代自己)

      (2) 語氣詞,表商量語氣,相當于“還是”。 吾其還也

      6.且

      (1) 連詞,表并列,又。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2) 連詞,表遞進,況且。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是寡人之過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2)君之所知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表判斷)

      2.疑問句

      (1)夫晉,何厭之有(疑問代詞“何”,表反問)

      (2)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代詞“焉”,表疑問)

      (3)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代詞“焉”,表疑問)

      3.省略句

      (1)(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省主語“燭之武”)

      (2)(晉惠公)許君焦、瑕(省主語“晉惠公”)

      (3)子犯(晉侯)擊之(省動詞賓語“晉侯”)

      (4)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省介詞賓語“之”)

      (5)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煩執(zhí)事(省介詞賓語“之”)

      (6)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汜南(省介詞“于”)

      4.倒裝句

      (1)以其無禮于晉(于晉無禮,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2)且貳于楚(于楚貳,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3)佚之狐言于鄭伯曰(于鄭伯言,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4)夫晉,何厭之有(有何厭,賓語前置)

      【課堂演練】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外攜帶的物品

      B.失其所與,不知 通“錯”,明智

      C.不闕秦,將焉取之 通“缺”,侵損,削減

      D.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動詞使動用法,使……亡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焉用亡鄭以陪鄰

      闕秦以利晉

      B.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C.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D.今急而求子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2)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3)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答案:1.A(使者,出使的人) 2.C(并列連詞,又/遞進連詞,況且)

      第四課時

      諫太宗十思疏

      【重點梳理】

      一、文言實詞

      詞類活用

      (1) 名詞作動詞。 則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 形容詞作名詞。 擇善而從之(好的建議)/ 簡能而任之(賢能的人)/ 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重權(quán)、重位)

      (3) 形容詞意動用法。 樂盤游(以……為樂)

      (4) 形容詞使動用法。 必固其根本(使……穩(wěn)固)/ 宏茲九德(使……光大)/ 則思虛心以納下(使……虛)/ 則思正身以黜惡(使……正)/ 何必勞神苦思(使……苦)

      (5) 動詞使動用法。 則思知止以安人(使……安)/ 鳴琴垂拱(使……鳴)/ 何必勞神苦思(使……勞)

      二、文言虛詞

      1.以

      (1) 連詞,相當于“而”,表轉(zhuǎn)折。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2) 連詞,相當于“而”,表修飾。 必竭誠以待下

      (3) 連詞,相當于“而”,表并列。 戒奢以儉/縱情以傲物

      (4) 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 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5) 連詞,表目的,相當于“用來”。 則思知足以自戒/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

      (6) 介詞,把。 則思三驅(qū)以為度

      (7) 介詞,用。 雖董之以嚴刑

      2.而

      (1) 連詞,表轉(zhuǎn)折。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不言而化

      (2) 連詞,表因果。 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3) 連詞,表承接。 擇善而從之

      (4) 連詞,表并列。 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5) 連詞,表目的。 則思謙沖而自牧

      3.為

      (1) 動詞,作為。 虧無為之大道哉/則思三驅(qū)以為度

      (2) 動詞,成為。 則吳越為一體

      (3) 介詞,表被動。 為天下笑

      4.之

      (1) 代詞。 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指代“天下”)

      (2)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臣聞求木之長者

      (3) 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人君當神器之重/將崇極天之峻

      5.其

      (1) 代詞,作定語成分。 必固其根本(它的) /則智者盡其謀(他們的)

      (2) 指示代詞。 知其不可(這些)/ 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那)

      (3) 表反問語氣,相當于“難道”。 其可忽乎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者也”,表判斷)

      (2)載舟覆舟,所宜深慎(直接表判斷)

      2.疑問句

      (1)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疑問代詞“何”與疑問語氣詞“也”,表疑問)

      (2)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副詞“豈”與疑問語氣詞“乎”,表反問)

      (3)奔車朽索,其可忽乎(副詞“其”與疑問語氣詞“乎”,表反問)

      (4)何必……,虧無為之大道哉(疑問代詞“何”與疑問語詞“哉”,表反問)

      3.省略句

      (1)則思三驅(qū)以(之)為度(省介詞賓語“之”)

      (2)(民眾)終茍免而不懷仁。(省主語“民眾”)

      4.倒裝句

      (1)雖董之以嚴刑(以嚴刑董之,介賓結(jié)構(gòu)后置)

      (2)將崇極天之峻(峻之極天,定語后置)

      【課堂演練】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承天景命 大

      B.雖董之以嚴刑 監(jiān)督

      C.簡能而任之 選拔

      D.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 快樂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虧無為之大道哉

      則思三驅(qū)以為度

      B.是寡人之過也

      可以盡豫游之樂

      C.豈其取之易而守之難乎

      發(fā)其志士之悲哉

      D.雖董之以嚴刑

      必竭誠以待下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2)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3)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4)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道道哉?

      答案:1.B(名詞作動詞,獻禮) 2.A(副詞,竟/副詞,就) 3.略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文言文專題復習教案(2)

    第三課時 燭之武退秦師 【重點梳理】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通饜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21417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波多野结衣视频全集| 国产成人3p视频免费观看| 99久久国语露脸精品国产| 成人黄色在线网站|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不卡| 欧美日韩国产伦理| 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 美国式禁忌芭芭拉| 国产乱人免费视频| 99r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女人在线观看|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久久99国产这里有精品视|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98 | a级毛片免费看| 戍人视频fc2最近一周| 久久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人妖系列| 黑人巨大白妞出浆|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91精品欧美产品免费观看| 天堂草原电视剧在线观看免费 | 狠狠色狠狠色很很综合很久久| 北条麻妃中文字幕免观在线| 色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州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鬼作动漫1~6集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精品蜜芽| 香蕉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口爆吞精普通话| 99re6在线播放| 在人间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eeuss免费影院| 天堂资源在线种子资源| a级特黄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