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太極拳如何打開四顝
陳家溝陳伯先先生曾請教陳照旭先生(陳小旺之父):“這拳咋練?”陳照旭簡潔地回答:“四顝放松”。四個字道出了放松的關鍵部位在于所“四顝”(兩肩關節、兩胯關節)。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練太極拳如何打開四顝。歡迎閱讀!
練太極拳如何打開四顝
陳照奎先生講放松的關鍵環節時,講得更具體、更生動。他說:“要特別注意胸部的放松,只有胸部能放松,才有胸中運化。胸部太僵,就會氣貫滿胸,胸貫滿,就不能調整上下關系;胸部不能運化,就要挨打。”又說:“打拳緊要處全在胸腰運化,胸部任何時候都不能領勁,胸部開合都要放松。胸部放松的關鍵又在于兩肩的放松。
所以拳論中說,轉關在肩,運化在胸腰。而腰部的松活關鍵又在兩胯,胯不松。腰也不會活。”他還講:“我們和別人推手,首先要制對方的肩,使對方的肩關節失靈,產生對抗勁,而被我所制。對方制我,亦然。
但是,如果我在走架子時,解決了肩的轉關問題,肩部能放松,而且肩能向四面八方轉動,那么,當對方用手拿我的胳膊,企圖控制我肩時,我可以立即隨對方的拿勁進行轉關,使肩沉下來,對方拿勁可立即解脫,我可以馬上反攻。”
同時,他又講,“肩的轉關并不能單獨進行,它必須與胸腰折疊運化結合進行才好。它們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系。解決了肩的轉關,并且解決了胸腰運化,才算真正解決了松的問題。”他在教推手時又說:“最怕的是,當對方一推你,你肩先抗起來了,胸腰成了木板一塊,這就一切全完了。”“所謂練拳要練到身上,就是要在肩上、胸腰上下功夫。”(一代大師陳照奎)
從以上兩位陳氏太極拳傳人的講述中,我們可以領悟出放松的主要環節所在。所以,我們要解決放松的問題,首先要在松肩、松胯和鍛煉胸腰運化上下功夫。而胸部開合靈活的關鍵又在于松肩:腰部折疊運化的關鍵又在于松胯。抓住了這個主要矛盾,其它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太極拳鍛煉放松的途徑
初學太極拳的人,開始一般都有一個僵硬的過程,這是應該允許的正?,F象。因為當你剛剛接觸,還沒有掌握太極拳的運動規律之前,必然是精神緊張、動作生疏。往往是顧此失彼。此時要求你“一動無有不動”,動作諧調而松柔,那是難以做到的。精神緊張必然帶來動作上的僵硬。因此,應該允許初學者有一個生疏而僵硬的初學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記住動作順序、路線和方位,弄清虛實、順逆和力點。
當學員基本上學會了拳架套路之后,教練就應該及時地提出放松的要求。并且要強調太極拳的這—特殊要領。同時要求從以下幾個環節上鍛煉,逐步做到周身放松的要求。
(一)是從正中求松。放松,一定要在身法中正的基礎上尋求。否則容易出現松懈、松斜。以及跪膝、突臀、幌肩等病。
(二)是從慢中求松。陳氏大極拳要求快慢相間,對初練者來說,特別是在未能放松之前;要強調練慢。從慢中才能逐節檢查全身各個部位放松的程度,細細品嘗放松的味道。
(三)是從纏繞中求松。動作必須注意走順逆纏絲的螺旋勁,從纏繞之中求放松,因為太極拳的松柔是在螺旋中形成的,所以必須從園活旋轉中求放松。時刻注意四肢的順逆纏絲。直來直去的動作則很難育松。
(四)是從關鍵部位入手,尋求節節放松。比如把松肩與墜肘、塌腕結合起來,做到節節松沉,節節貫串。從蠶蛹、毛毛蟲的蛹動狀態中去悟節節松動的規律。
(五)是從緊中求松。太極拳要求全身各個部位松沉,必然加大下盤的支撐負擔。因此,上盤中盤的松沉必須是建立在下盤穩固的基礎上。尤其是在鍛煉低勢拳架時,下盤就更加吃力。實踐證明,拳走低架最有利于增強下盤的穩固,也只有下盤扎實,才更有利于腰以上各個部位的放松,同時也有利于虛腿的靈活性。從此處可以理解松與緊的辨證關系。為此,平時就要注意鍛煉低架,鍛煉下盤,特別是獨立步的支撐力,而為周身放松創造條件。
看了“練太極拳如何打開四顝”文章的人還看了:
3.練太極拳如何心靜
4.怎樣練習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