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賽車技術
買車的時候人們都會根據汽車的配置來衡量性價比,而隨著科技的發展,賽車也成為當今的一項活動,那么家用車賽車技術有哪些呢?今天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家用車賽車技術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用車賽車技術1.多功能方向盤
先從多功能方向盤談起,無論你懂不懂車,對于這項配置應該都不陌生(除非你連方向盤都不知道是個啥)。目前,多功能方向盤已經成為消費者在購車時的主選配置,有了它駕駛員可以輕而易舉的操作車載娛樂系統、定速巡航等功能。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項技術最初是應用在賽車上的。就拿F1賽車來說,方向盤就是它的整個核心。在比賽中賽車手需要通過方向盤上的各種旋鈕來調節車輛的各項數據,如油門行程設定、燃料消耗率等等。后來這項技術被引用到家用車上,主要是為了減少駕駛員分心。
家用車賽車技術2.撥片換擋
目前廠家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駕駛樂趣的追求,撥片換擋已成為運動車型的標配。雙手不離方向盤就可以輕松換擋,既不用像手動檔那樣踩離合+手動換擋那么麻煩,也不會像自動擋開起來那么無聊。
其實撥片換擋技術最早起源于F1賽車,因為F1賽車車內空間太小無法安置變速撥桿,所以才發明了撥片換擋,從而使換擋速度更快、更簡便。
家用車賽車技術3.一鍵啟動
為什么會發明一鍵啟動呢?也許在看了保時捷汽車的鑰匙孔設計位置后你會有所啟發(它設計在方向盤的左側),如此設計是因為對賽車手來說,比賽中的一分一秒都是非常關鍵的,鑰匙孔在左側就意味著賽車手可以左手打火、右手掛擋,一個油門就可以竄出去了。
簡單來說這項設計就是為了節省時間的,后來隨技術的發展,人們用電打火代替了鑰匙打火。目前這項配置已經應用于很多量產車型上,不過它們的任務不再是為了節約比賽時間,而是給駕駛員提供方便的。但在很多人眼里,這不過是一個提升逼格的配置罷了。
家用車賽車技術4.主動式懸架
主動懸掛系統發明于20世紀50年代,但近十年才開始逐漸應用在量產車型上。這套系統曾被威廉姆斯F1車隊發揚光大,也使得當時的FW15賽車被人們稱為最聰明的賽車,不過這套黑科技后來被F1組委會禁用了。
主動式懸架系統可以根據路面的情況,自動改變懸架系統的高度、形狀和阻尼等,起到控制車身振動和車身高度的功能,從而增進車輛的穩定性、乘坐舒適性等。
家用車賽車技術5.盤式制動
最初汽車的制動系統大部分為鼓式制動,上世紀50年代起,盤式制動器開始在賽車中出現。工程師發現盤式制動比鼓式制動有更強的制動力,并且維護更簡單。
盤式制動的散熱效果也非常明顯,當車輛頻繁制動后,制動器會產生大量的熱能,這會導致制動效果下降,而盤式制動器的小孔結構讓其更容易散發熱量。如今大部分量產車型都采用了盤式制動,制動距離得到了保障。
家用車賽車技術6.動能回收系統
動能回收系統是FIA在F1賽車上使用的一項技術,英文縮寫為KERS。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技術手段將制動能量存儲起來,并在車輛加速過程中將其作為輔助動力釋放利用。
汽車剎車時會釋放出來大量的熱能,人們認為這些熱能都被白白的浪費了。而然KERS技術現在開始廣泛應用于混合動力車型,此能量被充電組電池吸收利用,用于運行電動馬達為汽車提供動力,從而減少排放,提高利用效率。
家用車賽車技術7.碳纖維材料
賽車速度的快慢除了本身的動力性能外,與車身重量也有很大關系。對于賽車團隊來說,要制造一款輕量化賽車并不容易。世界上第一臺使用碳纖維硬殼式底盤的賽車是邁凱輪MP4/1,使用該材料后賽車的重量大幅降低,從而獲得了更好的性能。
然而,今天的汽車制造商使用替代復合材料的緣由除了輕便以外還具有省油功效。不過對于大部分車來說,這類材料制造成本還是過于昂貴。
家用車賽車技術8.空氣動力學
空氣動力學主要是研究物體在同氣體作相對運動情況下的受力特性、氣體流動規律和伴隨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等。更好地利用空氣動力學原理,不僅能減少車身與的空氣摩擦,還能有助于汽車在高速過彎時具備更好的穩定性,這樣的設計原理主要體現在汽車的外形設計上。成功的外形設計可以讓汽車在空氣中穿梭,而不劈開空氣。
家用車賽車技術9.渦輪增壓器
渦輪增壓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發動機進氣量,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功率和扭矩,讓車子更有勁。它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慣性沖力來推動渦輪室內的渦輪,渦輪又帶動同軸的葉輪,葉輪壓送由空氣濾清器管道送來的空氣,使之增壓進入氣缸。
現在家用車上已經大量的采用渦輪增壓技術,在提倡低碳環保的今天,就連喜歡大排量的老美也不得不降低排量使用渦輪增壓器。那句話怎么說的來,這年頭不帶個“T”都不好意思出門。
家用車賽車技術10.雙離合變速箱
上世紀80年代,汽車工程界發明第一臺雙離合變速箱,裝配在賽車上,用于消除換檔離合時的動力傳遞停滯現象。在保時捷Prosche 962C和1985年的奧迪Audi sport quattro S1 RC賽車上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如今雙離合變速箱已經大量應用與家用車,但是其穩定性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