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發球的關鍵技術
乒乓發球的關鍵技術
發球、接發球和發球搶攻是乒乓球實戰中的重要環節,一般統稱為“前三板”。由于每一分球的爭奪都是由此開始,所以處理好“前三板”往往能起到先發制人的作用,這也正是中國乒乓球隊長盛不衰的傳統法寶之一。下面是學習啦網站為大家收集的乒乓發球的關鍵技術,望大家喜歡。
發球技術一般由拋球、揮拍觸球兩部分組成。總結各類發球技術,他們的關鍵點有如下9點:
乒乓發球的關鍵技術1
拋球要穩定,包括拋球的高度和拋球后球上升與回落的線路要穩定。
乒乓發球的關鍵技術2
觸球點的高度要適當,發急長球時觸球點要低些,發近網短球時觸球點要高些。
乒乓發球的關鍵技術3
球在本方臺面第一跳的著臺點要適當,發長球時第一跳要在球臺的端線附近,發短球時則在臺中位置。
乒乓發球的關鍵技術4
握拍時虎口不宜過死,以保證手腕和手指的靈活性。
乒乓發球的關鍵技術5
引拍尤其是手腕的引拍動作要充分。
乒乓發球的關鍵技術6
手臂和手腕向前、向下的發力要講究技巧,使球既不致下網也不致彈跳過高或出界。
乒乓發球的關鍵技術7
球拍摩擦球的部位和用力方向要準確,盡量用相似的動作發出不同旋轉的球。
乒乓發球的關鍵技術8
以前臂、手腕發力為主,但應注意腰部的協調配合,以提高發球的質量。以右手持拍為例,正手發球時,身體重心通常從右腳移至左腳,反手發球時則相反。
乒乓發球的關鍵技術9
每次觸球之后,手臂都應順勢揮動,并迅速還原。發球時傳統的準備姿勢(以右手持拍為例)為:正手發球,左腳稍前,身體略向右偏斜,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前偏右側;反手發球,右腳稍前,身體略向左偏斜,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前偏左側。
但是,隨著乒乓球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運動員采用了側身發球的方式,這樣容易發出斜線大角度球,再配合發出直線球加以牽制,有利于將對手鎖在中間,更便于自己運用正手搶攻。當然,運用反手發球者越來越少,人們對反手發球的適應性就會下降,于是也有的運動員反其道而行之,站在球臺中間采用反手發球,不用再進行大范圍的移動即可結合反手搶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