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脖子痛是什么原因
腳脖子痛是什么原因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很多會因為自身的不小心而導致腳脖子疼,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腳脖子痛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腳脖子痛的原因
腳脖子疼痛的話無外乎是兩種情況,一是扭傷,二是痛風。按照你的情況來說的話,兩者都有可能,天氣太冷的話腳脖子是很容易扭傷的,如果是扭傷的話一般腳脖子會出現紅腫伴有疼痛等癥狀,這個時候要注意不要劇烈運動,同時可以反復的進行冷敷,一天后再進行熱敷。如果是痛風的話,需要馬上到醫院進行治療,這樣才能夠防止痛風的惡化嚴重,加重病情。
1.踝關節嚴重扭傷后導致慢性不穩定
腳脖子扭傷是骨科急診最常見的病癥之一,運動損傷中,40%是踝關節扭傷,籃球運動更是達到了52%。腳脖子扭傷,一般醫生不太重視,用點扶他林,噴點藥就讓病人回家。其實較重的韌帶損傷,比骨折要嚴重得多,關節的活動是要靠韌帶維持的,關節旁的韌帶斷裂,關節的活動就會不穩定。
踝關節扭傷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就會遺留下踝關節長期的不穩定及踝關節腫脹,長期的關節不穩定,會將關節表面的軟骨磨壞,軟骨是不可再生。軟骨損壞后便開始產生疼痛,引發關節的炎癥。逐漸加重后,產生關節畸形。畸形反過來又會加重關節的破壞。
2.距骨骨軟骨骨折
嚴重的距骨骨折、跟骨骨折是一種很容易留下殘疾的現象。這種疼痛的原因是軟骨損傷引起的滑膜炎。以局部腫脹、疼痛、皮下瘀斑、不能站立行走等為主要表現的距骨部骨折。
3.類風濕性關節炎
腳脖子關節疼痛與風濕性關節炎有很重要的關系,風濕性關節炎、使血液循環不通暢,會導致肌肉或者組織所需要的營養無法通過血液循環來輸送,致使肌肉缺少營養而加速老化變得僵硬,踝關節疼痛。類風濕相當于中醫說的骨痹,一般也是應用活血化瘀和散風止痛、祛風除痹的中藥來調理的。
5.骨性關節炎
關節不靈活,僵硬,晨起或休息后不能立即活動,需經過一定時間活動后緩解。重者可出現關節腫脹、肌肉萎縮等。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間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則較少發病。
6.痛風性關節炎
是尿酸代謝異常所引起的全身疾病,主要表現為血尿酸增高,反復發作的關節炎,約75%在足拇趾的關節,其他為膝關節。關節、腎臟或其他組織中尿酸鹽沉積而引起這些器官的損害和痛風石的形成。
老人腳脖子的注意事項
上下活動
坐在椅子上或床上,一只腳著地,另一只腳略微伸 直,配合呼吸活動腳脖子及腳掌。即呼氣時腳尖盡量向下壓,吸氣時腳尖盡量往上勾。呼吸速度不宜太急,兩腳各做10次(多做不限)。
旋轉腳脖子
以蹺二郎腿的姿勢,將左腳抬起,置于右側大腿上,以右手手指能輕易握住左腳趾為標準。然后左手握住左腳脖子的上方,使腳脖子不致移動,右手握住左腳前掌,向左
右各旋轉10次,然后換右腳來做。
伸直腳脖子
跪坐,腳背朝下,上身緩緩向后仰,以盡量拉伸腳脖子前端的肌肉(此刻腳脖子被拉得很酸),保持這個姿勢約1分鐘(或更長)。
強化腳脖子
老年人可以站在臺階上或木板上,兩腳腳尖前1/3著地,其余2/3懸空站立。為了強化腳脖子力量,可踮起腳尖,放下;再踮起,再放下,共做10次。
腳脖子疼的治療
1.休息
需要立即停止運動,進行適當的休息,不能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2.冷敷
冰塊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幫助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每次冷敷15到20分鐘,每天三到四次。
3.壓迫
用繃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局部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繃帶產的緊度要適中,你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讓你支端發麻或缺血。
4. 抬高患肢
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回流.經過24~48小時后,損傷部位的內出血已停止,這時可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