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月亮中秋節最圓
關于為什么月亮中秋節最圓
中秋節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最有人情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是僅次于春節的一個傳統節日,中秋那天,人們買來除了月餅外的各式各樣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吃的。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一些關于為什么月亮中秋節最圓,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為什么月亮中秋節最圓
民間之所以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一說,是因為月球在橢圓軌道上繞地球轉動,從一個滿月到下一個滿月,平均需要29天12小時44分鐘。在望”時,月、地、日”接近一條直線,月亮因此也圓、亮。但由于月亮轉速有快有慢,因此每次抵達望的時間不同,大多在農歷十六日甚至十七日凌晨,故中秋節當晚就可以欣賞到美麗的圓月。
中秋由來
中秋節慶源自古人對月亮的祭祀,是中華民族祭月習俗的遺存和衍生。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國的中秋節怎么過的
1、中秋節那自然少不了賞月、吃月餅和花燈這三樣。古時候沒有電燈這些東西,最多只有燭火,于是中秋節的月亮顯得特別圓和亮,人們會在庭院擺上一些月餅和水果觀賞那天的月亮。
2、是吃月餅,在隋末唐軍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并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于是這種軍糧成為民間最受歡迎的賞月甜點。
3、需要特別注意,在中秋節玩花燈是一種習俗,雖然現在越來越少,逐漸變成和元宵節一樣看花燈。不過在南方一些地方,依然保留著那天小孩子提著花燈籠上街的習俗,由于里面是點一根蠟燭,并且外邊是紙包漿所以需要特別注意。每年都有小孩子玩花燈引發著火的新聞,雖然在國家不提倡,但是這屬于習俗依然有人在玩。現代的小孩很少接觸傳統文化,但是并不代表他們不敢興趣。隨著經濟發展,人情味越來越淡薄,中秋節是少數幾個中國人最愛的傳統節日,希望能夠傳承下去。
中秋節習俗有什么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燃燈、追月、觀潮、猜謎、吃甜薯、樹中秋、耍祿仔、燒斗香、拜祖先、舞火龍、聽香、燒塔、中秋宴俗、玩兔爺等民俗。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起源于上古時代,普及于漢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后來才調至夏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風俗
賞月、吃月餅、猜謎、玩花燈、玩兔爺等。
1、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于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顯圓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
2、吃月餅
月餅,又叫月團、豐收餅、宮餅、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征。月餅象征著大團圓,人們把它當作節日食品,用它祭月、贈送親友。
3、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4、玩花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游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5、玩兔爺
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胄,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只大耳朵,亦莊亦諧。清代宮廷是把月中的玉兔稱做太陰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