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口吃怎么辦
兒童口吃怎么辦
兒童口吃是孩子的一種語言障礙。小孩在2到3歲左右很容易發生兒童口吃,有的孩子不需要特別矯正,隨著年齡增大會自己調整過來,嚴重的話就需要進行治療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兒童口吃怎么辦,希望大家喜歡!
兒童口吃是什么原因
兒童口吃的原因未明,可能是由于遺傳因素,焦慮和應激(如家庭生活事件),或因軀體疾病神經功能失調,或因模仿而形成口吃,也有認為與腦優勢側左利手有關。有人認為口吃患者腦電圖異常,可能與邊緣系統一網狀結構復合體的活動增強有關。
兒童口吃的相關因素:
1.遺傳因素:口吃患者家族發病率可達36%~55%故有人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可能為單基因遺傳也有人發現口吃患者及親屬中左利手多見認為口吃與大腦優勢側有關
2.軀體因素:較多兒童圍產期或嬰幼兒期曾受到有害因素作用如胎兒期母體患妊娠毒血癥出血或軀體性疾病或發育過程中患某些傳染病使神經系統功能弱化言語功能受累而致口吃
3.精神因素:兒童口吃往往發生在急性或遷延性精神創傷之后因而不少學說認為精神因素可能為口吃的重要發病原因
4.其它因素:有的學齡前兒童罹患口吃是因模仿所致有資料則根據腦電圖發音肌肌電圖和氟哌啶醇臨床療效推斷口吃可能與邊緣系統和網狀結構復合體活動增強發音肌功能不協調和基底節存在生化障礙等因素有關但尚待臨床進一步論證。
根據口吃病理機制的研究,認為口吃可能是由于生理與心理的多種因素共存所致。
兒童口吃的癥狀
兒童口吃主要表現為言語節律失調,語音或字句的重復、中斷、阻滯而不流利,可伴有言語助動的動作,如跺腳、拍腿等。
口吃患兒常表現膽小,退縮,自卑心理或其他情緒障礙。符合下列三項:
①經常出現語音或音節的重復或延長,影響說話的流暢性。
②無表達內容障礙。
③排除抽動癥及其他神經系統疾病。因發音-呼吸器官的緊張性痙攣,導致語言節奏失調,在激動、恐懼或情緒激動時更易發生。可表現為第一字發音時發不出,第一字重復,話語中途某字發音障礙,或無意義地重復發音等不同形式。患兒說話時,可伴有跺腳、擺手、擠眼、歪嘴、口唇顫抖、軀干搖晃等動作。并易因口吃影響產生孤僻、自卑、羞怯等性格,部分患兒常易興奮或激惹,并伴有情緒不穩和睡眠障礙等。
如何判斷兒童口吃
年齡已大于1歲,還只能發元音;超過1歲半,小兒發音還不正確,在大多數話中有音節區分不清的;超過2歲半還不會說話;超過3歲,說話還不能連成句子;超過5歲,還把難發音換成易發音,還有不少造句錯誤,語言還不流利,語言的節律、速度和抑揚都表現得異常。
患兒說話吃力,感到為難,并能自我意識到;聲音過大或過小,或過度嘶啞者;聲音的強度和小兒的年齡、性別不相稱,聲音帶鼻音。
家長如果發現小兒在幼兒期存在以上情況,應及早帶小兒去醫院咨詢。
兒童口吃怎么辦
1、當孩子說話結巴時,家長不要大聲訓訴,更不要嘲笑,要善于誘導,不可操之過急,要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耐心是最為重要的。
2、想辦法減少孩子的心理壓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如果孩子口吃稍好一些,家長應及時給予鼓勵,增強孩子戰勝口吃的信心。
3、進行語言訓練,一定要在肌肉放松時練習發音,讓其放慢說話速度,延長說話時間,進行反復訓練。
4、盡量避免與口吃兒童的接觸,以免相互影響。
5、對于慣用左手的孩子,不要強迫孩子改用右手。
兒童口吃如何治療
口吃的矯正療法一般包括心理治療和語言矯正訓練。
1、心理治療
家長要為口吃的孩子創造一個愉快安定的環境,消除其思想負擔,減少患兒的口吃。當孩子有口吃時,不要模仿、嘲笑孩子,不要使周圍人過分注意孩子說話的缺陷,不能表現出急躁情緒和粗暴地中斷小兒講話,父母應多給予安慰和鼓勵,指導孩子說話時放慢速度,降低音量,從容不迫地講,引導孩子樹立克服口吃的自信心。
2、語言矯正訓練
在心理治療的基礎上,使小兒有信心,自在地呼吸和運用語言器官,才能獲得語言矯正訓練的成功。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讓孩子減慢講話的速度,既可減少口吃,又可使人聽得清楚,當孩子不再有口吃時,再慢慢提高說話速度;
(2)讓孩子說話時降低音量,因為輕柔地說話能防止口吃;
(3)對于每一個短語的第一個字要緩慢地、輕輕地誘導其發出音速,然后向第二個字輕輕地滑動,因為口吃小孩大多對短語的第一個字發音感到困難,如果發音過急過重,口吃勢必發生,因此這是一個關鍵;
(4)多講多練,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機會與口吃的孩子交談和練習,不要間斷或半途而廢,讓孩子多唱歌、念兒歌、講故事或復述其個人愉快的事,鍛煉說話連貫以利糾正口吃。
看了“兒童口吃怎么辦”的人還看了:
1.孩子口吃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