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
農村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
為建立健全統一、高效、科學、規范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指揮、保障和預防控制體系,全面提高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害,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全村經濟社會快速、協調、可持續發展,依據市、區委、區政府、牌樓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要求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村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領導機構
1、領導小組
組長: xx(村支部書記)
副組長: xx(村民主任) xx(婦女主任)
成員:
(綜治委員)
(村支部副書記)
(村民兵營長)
(主任)
2、分工 小組根據實際需要設立信息組、轉移組、安全組、衛生組、治安保衛組、各工作組職責明確,分工合作,各負其責,有條不紊的開展工作。
信息組:支部書記 、村民主任
搶險組:由民兵營長、農民技術員、民兵組成
轉移、安置組:由護林員、團支書、婦聯主任等人員組成
衛生組:由 xx衛生站具體負責
治安保衛組:由片區民警、、綜治管理員、民兵等人員組成
二、運行機制
建立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預測預警、信息報告、應急處置、恢復重建及調查評估等機制,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和指揮水平。
本預案的啟動條件和程序:根據信息監測部門或事發地的緊急通報進行分析評估,當確認發生或即將發生特別重大的突發公共事件時,報牌樓街道辦事處,應急預案小組組織召開會議,制定應急措施,明確任務分工,開展應急救援工作。
1、預測與預警
村應急領導小組針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事件,不斷完善預測和預警機制,科學開展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2、信息監測:建立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監測網絡,在現有汛情和森林防火監測等手段的基礎上,拓展信息渠道,擴大監測能力。
3.監測內容:負責本村重大危險源、重大隱患的普查、登記和管理工作;掌握本村重大危險源數量、重大隱患分布和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以及影響范圍等基本情況;做好信息收集和風險分析工作。
4、信息報告:①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村委會、村小組要立即如實上報,不得遲報、謊報、瞞報和漏報。報告內容主要包括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件性質、影響范圍、世界發展趨勢和已經采取的措施等。應急處置過程中,要及時虛報有關情況。②村應急領導小組接到突發公共事件重要信息報告后,研究判斷各類基礎信息和動態信息,及時提出緊急處置建議,向應急預案小組報告,并將牌樓街道辦事處應急預案小組領導批示或指示傳達各村委會,并跟蹤反饋落實情況,村民小組要及時掌握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對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較敏感或發生在敏感地區、敏感時間,或可能演化為特別重大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的報送,要高度重視,嚴密監測事態發展,及時上報鄉政府辦公室。
5、先期處置:①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村應急領導小組要立即做出響應,根據職責和規定的權限啟動相應應急預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態發展,組織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并及時向牌樓街道辦事處報告。②村應急領導小組在向辦事處報告突發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時,啟動相關應急預案,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控制事態。
三、應急保障
根據事件危害程度,村應急領導小組按照職責及相關預案要求,做好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人力、財力、物力、交通運輸、醫療衛生及通訊等保障工作,保證應急救援的急需和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復重建工作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