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起法定節假日增加2天
國務院11月12日宣布了一條讓人振奮的消息:從2025年起,春節和五一假期將分別增加1天法定假期。這一消息迅速登上熱搜,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2025年起法定節假日增加2天
《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11月12日公布,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決定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即農歷除夕、5月2日。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可合理安排統一放假調休,結合落實帶薪年休假等制度,實際形成較長假期。除個別特殊情形外,法定節假日假期前后連續工作一般不超過6天。
2025年部分節假日放假安排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根據2024年11月修訂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2天,其中春節、勞動節各增加1天。據此對放假調休原則作進一步優化完善,除個別特殊情形外,春節自農歷除夕起放假調休8天,國慶節自10月1日起放假調休7天,勞動節放假調休5天,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分別放假調休或連休3天(如逢周三則只在當日放假),國慶節放假如逢中秋節則合并放假8天。
按照上述原則,現將2025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周三)放假1天,不調休。
二、春節:1月28日(農歷除夕、周二)至2月4日(農歷正月初七、周二)放假調休,共8天。1月26日(周日)、2月8日(周六)上班。
三、清明節:4月4日(周五)至6日(周日)放假,共3天。
四、勞動節:5月1日(周四)至5日(周一)放假調休,共5天。4月27日(周日)上班。
五、端午節:5月31日(周六)至6月2日(周一)放假,共3天。
六、國慶節、中秋節:10月1日(周三)至8日(周三)放假調休,共8天。9月28日(周日)、10月11日(周六)上班。
節假日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國務院辦公廳
2024年11月12日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1.元旦,放假1天(1月1日);2.春節,放假4天(農歷除夕、正月初一至初三);3.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4.勞動節,放假2天(5月1日、2日);5.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6.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7.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至3日)。如果適逢周六、周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
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可合理安排統一放假調休,結合落實帶薪年休假等制度,實際形成較長假期。除個別特殊情形外,法定節假日假期前后連續工作一般不超過6天。
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1.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2.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3.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4.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如果適逢周六、周日,不補假。
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
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
節假日出行時要注意哪些交通安全事項?
1、外出時切忌在公共場所露財,盡量少帶財物,手機、錢包、銀行卡及證件分開存放。最好是結伴同行,互相提醒照應。無論是試衣還是選購貨品,都要看管好自己的提包和隨身物品,要將它們放在自己視線范圍內,不要將包背于身后。
2、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或在商場、游樂場等公共場合,遇到連續被擠時要提高警惕,以防被竊。注意防范以拾物平分或者借卡、借手機實施詐騙的違法活動,切忌貪圖便宜,以防上當受騙。
3、獨自一人出游前,要注意是否有人尾隨,留意當地警察所在位置,遇到危險及時求助。對主動搭訕的陌生人保持警惕,不搭陌生人的車,乘坐出租車記下車牌號,并盡量在途中保持與他人聯系,提及自己的位置。
法定節假日的意義
1、促進經濟發展
法定節假日為人們提供了集中的休閑時間,刺激了旅游、餐飲、購物等消費領域的發展。例如,春節和國慶節期間,旅游市場往往會迎來高峰,人們的出行和消費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活力。
2、傳承文化傳統
通過法定節假日,人們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參與到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中,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這些節日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傳統習俗和價值觀念,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
3、保障公民權利
法定節假日是公民休息權利的重要體現,它確保了人們在繁忙的工作和學習之余,有足夠的時間放松身心、陪伴家人、參與社會活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