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糧食安全形勢與政策論文優秀模板
芒種剛過,正值水稻拔節生長之時,沃野上孕育著豐收的希望。為此關于糧食安全形勢與政策論文要如何寫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關于糧食安全形勢與政策論文優秀模板范文,歡迎參閱。
糧食安全形勢與政策論文篇1
“十四五”時期,將是中國發展變革的5年、突破的5年,也是外部環境越發嚴峻的5年、闖關的5年。糧食行業既面臨嚴峻挑戰,更蘊含發展機遇,需要準確把握“十四五”時期國家糧食安全面臨的新形勢。
(一)提升糧食安全保障水平和能力的攀登期
隨著人口持續增長、城鎮化進程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2030年我國人口峰值(14.5億)到來之前,糧食需求還會剛性增長。居民食物消費結構升級加快,對動物性產品以及飼料糧消費需求持續增長,供求的結構性矛盾會進一步凸顯。若不考慮人口結構變化,至2025年,口糧消費量將增加到2.86億噸峰值,飼用糧會持續增加④。_年全球糧食已顯現出由寬松轉為趨緊的勢頭,饑餓問題漸趨惡化,全球仍有8.2億多人挨餓⑤,對2030年實現“零饑餓”目標帶來了巨大挑戰。加之新冠疫情下國際糧食安全危機的余波難以在短期平息,糧食行業既要繼續化解突發公共事件帶來的后續考驗,又要在資源約束條件下,從全局和戰略高度謀劃“緊平衡”狀態下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長遠對策。
(二)完善糧食支持政策和方式的深化期
穩面積、穩產量,最終要靠穩政策、穩收益。糧食產量和種糧收益矛盾持續增加,需要繼續加大對糧食產業發展的財政支持力度,切實維護好糧食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利益。全面提升糧食支持政策的效果,要優化支持方式,重點支持糧食產業信息化和現代化建設,全面提升糧食產業的帶動力;
補貼糧食作物農業保險并擴大試點范圍,發揮農業保險強農、惠農的積極作用。扶持政策對重點區域有所側重,對糧食生產功能區通過差別化、定向化扶持政策,既要突出主產區產能優勢,也要充分考慮主銷區和產銷平衡區的糧食生產責任,引導非主產區更好地保護和提升糧食產能。
(三)推進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的變革期
隨著城鎮化進一步深化,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食物消費繼續升級將帶來疊加效應,部分糧食供過于求與有效供給不足將繼續并存。居民口糧消費會在到達峰值后逐步減少并趨于穩定,而肉蛋奶等農產品消費增長會帶來飼料糧需求增加,多元化、綠色化、功能化、特色化、品牌化農產品消費需求將日益增長。亟需繼續深化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種植結構,解決國內優質糧源欠缺問題;
重點解決糧食領域農藥和化肥過量施用、糧食陳化等食品安全隱患,確保更高質量的糧食產品供給。開拓糧食的多功能性,突出區域農產品的差異化優勢,構建糧食產業品牌體系,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四)激活糧食產業經濟活力的關鍵期
目前我國“產購儲加銷”各環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產業融合度低、一體化程度弱等傳統問題依然存在,是“十四五”時期糧食安全必然會面臨的挑戰。同時,消費結構升級對全產業鏈協同下安全、營養、健康糧食制品供給能力的需求將更為迫切;
隨著國際合作不斷深化,引進國際先進加工、倉儲等技術設備為產業升級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礎;
收儲、流通等領域的深化改革為推進糧食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機制保障;
國家創新驅動戰略下的科技要素支撐為糧食產業發展提供了新動能,對“十四五”時期糧食產業帶來多重紅利。面對挑戰,要把握機遇,強化糧食加工轉化的引擎作用,推動倉儲、物流、加工等糧食流通各環節的有機銜接,穩步增加綠色優質糧食產品的有效供給,實現糧食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全面激活糧食產業經濟活力。
(五)打造全球糧食命運共同體的機遇期
我國糧食“緊平衡”狀態在短時期內難以徹底改變,國際戰略環境也將發生顛覆性變化,我國糧食市場將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最有潛力、不可替代的市場。要繼續通過國際市場的調劑作用,拓展多元化進口渠道,有效防范化解國際市場風險。以應對新冠疫情為契機,主動為全球糧食發展搭建公共貿易平臺,打造高水平國際糧食供應鏈,繼續增強國際糧食市場話語權,推動全球糧食安全治理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維護全球糧食安全,彰顯大國擔當。_年,有來自53個國家的超過1.13億人經歷了嚴重饑餓,亟需緊急糧食、營養和生計援助①。中國要攜手世界推進糧食事業_全球饑餓問題,加強糧食生產技術合作和輸出,幫助低收入、貧困國家提升糧食安全保障水平,維護全球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形勢與政策論文篇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十三五”時期,我國將農業科技進步作為增加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產品質量的根本途徑,科技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加強。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開展聯合攻關和試驗示范,推進農業技術進村入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率。建立起超級稻、矮敗小麥、雜交玉米等高效育種技術體系,基本實現主要糧食作物良種全覆蓋。
綠色、高效是糧食生產技術發展的方向。我國大面積推廣科學施肥、節水灌溉、綠色防控等節本高效技術。目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的農藥、化肥利用率分別是39.8%和39.2%。
從傳統的“鎬鋤鐮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鐵馬”,糧食生產機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加大對農機制造業的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投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鏈,對農民購置農機具給予補助,有力推動了農業機械化進程。
為了激發創新熱情,“十三五”時期,國家從政策扶持、資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導農業科技工作者將論文寫在大地上,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希望的田野處處涌動金色的希望。
糧食安全形勢與政策論文篇3
糧食是寶貴的,要珍惜糧食。這誰都會說。但在現實生活中,能真正體會糧食重要性的人卻為數不多。
近段時間,由于天氣變熱,學生倒剩菜剩飯的現象比較嚴重。為此,小學少先隊組織了一次愛惜糧食教育。沒有經歷過苦難,就很難體會幸福的歡樂;沒有經受過饑餓、寒冷,就難以感受到衣食無憂的幸運。我們的學生都沒有感受過真正的饑餓,為此對他們來說,沒有節約的概念。無形當中,造成了一些浪費。
只有通過學校經常性的教育,通過一些故事,一些調查,讓學生認識到愛惜糧食的重要。從會讀會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用于行動中。從生活中最常見的事做起,不倒剩菜剩飯,不挑吃穿,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逐漸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愛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生活的地球,可供生產糧食的耕地并不多,而且隨著城市化和工業的發展被不斷地蠶食。就全世界而言,糧食并不富裕。
每年都有好幾億人口因貧窮或自然災害或戰亂經受著饑餓。可以這么說:珍惜糧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
糧食安全形勢與政策論文篇4
食品安全一直倍受關注,因為我們的日常生活根本離不開食品。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但又總一些人,讓我們擔心,我們的食品是否安全,是否衛生。
最近的孔雀石綠、蘇丹紅等這些是已經被“消滅”了還有紅心鴨蛋等還沒完全被解決的。不過就算它們現在已經給解決了,可是我們還要擔心“它們”還會不會在不就的將來卷土重來呢?想到這里,我就不禁想到了在幕后不斷“制造”這一些危害人生安全的食品的人。于是我就發出了這樣的疑惑這些人是為了什么?我想還是為了一個字——錢,錢是魔鬼得意的誘餌。因為錢,這世界上發生過多少次的謀殺、搶劫和盜竊?誰能想到這么一張張的錢幣,竟是想監獄和法庭輸送罪犯的“供應商”。
也就是因為了錢產生了:人工合成甜味劑(糖精鈉、甜蜜素)和防腐劑(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情況。因此,我十分的想些人明不明白,他們的“產品”危害了多少人?有許多的人因為吃了這些所謂的“衛生、安全食品”而上吐下瀉乃至丟了性命的!
不過,我想,除了批評那些只知道賺錢而不顧及他們身體健康、安全的人以外,我們還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識!
如:蘋果過于的發亮說明蘋果可能打過蠟。葡萄上的白斑過多可能就是農藥使用過量。
這些說明,防御食品中人為的添加化學物質、有害物質有些是可是用肉眼或簡單的方法檢驗出來的。
我們要關注食品安全,要為了我們的健康而努力,要為了我們的文明而努力。
糧食安全形勢與政策論文篇5
我參加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對食品安全有了新的認識,在食品安全這個問題上,我們該怎么擦亮我們的眼睛呢?
一、瘦肉精豬肉鑒別方法
一看豬肉皮下脂肪層的厚度。在選購豬肉時皮下脂肪太雹太松軟的豬肉不要買。一般情況下,瘦肉精豬因吃藥生長,其皮下脂肪層明顯較薄,通常不足1厘米;正常豬在皮層和瘦肉之間會有一層脂肪,肥膘約為1cm—2cm,太少就要小心了。
二看豬肉的顏色。一般情況下,含有瘦肉精的豬肉特別鮮紅、光亮。因此,瘦肉部分太紅的,肉質可能不正常。另外,還可以將豬肉切成二三指寬,如果豬肉比較軟,不能立于案上,可能含有瘦肉精。如果肥肉與瘦肉有明顯分離,而且瘦肉與脂肪間有黃色液體流出則可能含有瘦肉精。
二、染色饅頭鑒別方法
一看饅頭顏色。玉米面顆粒大,是無法做出整個色澤均勻的黃澄澄的玉米饅頭的。如果顏色純黃,外表光滑,那么購買時需慎重。另外,玉米粉比面粉粗糙,如果掰開饅頭發現“玉米饅頭”與普通面粉饅頭一樣光滑,那就值得懷疑了。二是聞饅頭氣味,添加香料的“玉米饅頭”香味刺鼻,玉米味道過濃。
三、假牛肉鑒別方法
對于市場上銷售的鮮牛肉和凍牛肉,消費者可從色澤、氣味、粘度、彈性等多個方面進行鑒別。
色澤鑒別新鮮肉:肌肉呈均勻的紅色,具有光澤,脂肪呈潔白色或乳黃色。次鮮肉:肌肉色澤稍轉暗,切面尚有光澤,但脂肪無光澤。變質肉:肌肉呈暗紅色,無光澤,脂肪發暗直至呈綠色。
氣味鑒別新鮮肉:具有鮮牛肉的特有正常氣味。次鮮肉:稍有氨味或酸味。變質肉:有腐臭味。
粘度鑒別新鮮肉:表面微干或有風干膜,觸摸時不粘手。次鮮肉:表面干燥或粘手,新的切面濕潤。變質肉:表面極度干燥或發粘,新切面也粘手。
彈性鑒別新鮮肉:指壓后的凹陷能立即恢復。次鮮肉:指壓后的凹陷恢復較慢,并且不能完全恢復。變質肉:指壓后的凹陷不能恢復,并且留有明顯的痕跡。
四、毒豆芽鑒別方法
一看豆芽稈:自然培育的豆芽菜是芽身挺直稍細,芽腳不軟、脆嫩、光澤白,而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菜,芽稈粗壯發水,色澤灰白。二看豆芽根:自然培育的豆芽菜,根須發育良好,無爛根、爛尖現象,而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菜,根短、少根或無根。
三看豆粒:自然培育的豆芽,豆粒正常,而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豆粒發藍。
四看折斷:豆芽稈的斷面是否有水分冒出,無水分冒出的是自然培育的豆芽,有水分冒出的是用化肥浸泡過的豆芽。
當然,這些方法也只是人們從吃虧上當的過程中總結出的一些寶貴的經驗。我們具體情況具體對待.確保食品安全。
糧食安全形勢與政策論文篇6
一、基本縣情
__縣地處重慶市東部邊緣,是一個以種養業為主的農業大縣,全縣轄30個鄉鎮,386個村、居委會,4598個社,24.62萬農業戶,10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8.65萬人,46.14萬個農村勞動力。全縣幅員面積4099.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9.35萬畝(習慣面積),其中水田18.3萬畝。
二、糧食生產落實情況及效果
(一)糧食產量和面積
20__年,全縣實現糧食總產量429552噸,比重慶市下達計劃385400噸,增加產量44200噸,增產11.5%;比20__年增產24352噸,增6.0%。全年完成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9.68萬畝,比市計劃147.90萬畝,增加1.78萬畝,增1.2%。其中小春播種面積51.08萬畝,產量95510噸;小麥15.83萬畝、23675噸,胡豌豆7.25萬畝、8554噸,洋芋28萬畝、63281噸。大春播種面積80.60萬畝,產量30292噸;水稻18.09萬畝、73021噸,玉米32.74萬畝、128623噸,紅苕22.40萬畝、102401噸,豆類5.66萬畝、3961噸,其他雜糧1.71萬畝、1286噸。晚秋播種面積20.10萬畝、24750噸,比市計劃18萬畝,增11.7%。再生稻2.10萬畝、3600噸,秋洋芋10.5萬畝、12600噸,秋紅苕5.40萬畝、7500噸,秋蕎2.10萬畝、1030噸。撂荒地5.56萬畝已全部復耕,以村為單位經兩次公示。目前正在兌現農民直補資金;
(二)技術推廣
__縣制定了扶耕助糧和狠抓糧食生產的意見。5月上旬,縣委、縣府、人大、政協領導,帶領機關干部到朱衣鎮幫助貧困戶搞“雙搶”,有力地推動了全縣“扶農促耕”活動開展。
在__龍橋鄉建立1000畝玉米高產示范片,實現單產485.9公斤,比該鄉平均產量增17.9%;在公平鎮、紅土鄉建立稻草覆蓋秋洋芋示范片2000畝,得到了市農業局檢查的充分肯定。各鄉鎮分別建立300-500畝的高產示范片,有力地推動了實用新技術的推廣。
(三)實施百萬工程
__縣按照重慶市農業局的統一安排部署,實施了“優質蕓豆基地建設項目”,在3個鄉鎮實施。完成基地建設示范面積1.08萬畝,平均畝產192.5公斤,實現總產2079噸,比對照平均畝產102.8公斤,增產89.7公斤,基地良種覆蓋率達96.1%,并建立種子繁育基地28畝,為生產提供優良種子。
為了推進產業化實施進程,__縣農業局聯系了“彭氏加工廠”、“紅土地農產品有限責任公司”、“萬勝糧食加工廠”三家龍頭企業,并建立長期聯系機制,為企業排憂解難。龍頭企業與農戶落實了訂單1.65萬畝,農產品數量4950噸,目前已收購產品3890噸,訂單兌現率已達78.6%。
(四)信息反饋
__縣按照《重慶市調度月歷》要求,按時規范上報了相關數據及資料,未出現一項未報情況。并積極主動上傳糧食生產動態,增產增收,結構調整,實用技術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產業化開發,抗災、救災及民情的民意等信息今年共上報農情統計39次、中國種植業網采用__縣農情材料29篇、在《__農業》上報道生產動態155篇。
三、增產原因分析
今年,__縣糧食呈現恢復性增長,其原因主要表現為:
(一)政策調動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中央一號文件的出臺,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農業的高度關注,特別是糧食安全問題。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農民種糧的優惠政策和措施,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在種植面積、生產投入等方面有較大的增長。
糧食安全形勢與政策論文篇7
20__年度,某鄉認真對照《糧食安全責任書》和某糧安辦[20__]2號等文件精神,仔細分析本鄉糧食生產現狀和糧食安全形勢,從糧食生產生產能力、早稻訂單、糧食應急能力等四大方面查擺問題、研究對策、完善機制、強化措施,確保了全年目標任務的完成。同時,在耕地保護等方面積極開展有益探索,持續開展以“無違章建筑、無計劃外生育、無矛盾上交”為主要內容的“三無村”創建活動,為糧食安全工作提供了措施。具體做法為:
一、完善領導機構,配強工作力量。堅持把糧食安全工作作為事關百姓生活穩定和社會和諧的基石予以重視,確立行政首長負責制度,建立涵蓋監測、預警、穩控、應急等各環節的工作機制,著重把握農田保護、市場監控干預和產能挖潛等重要環節,確保糧食安全。
二、強化工作舉措,確保責任到位。一是對鄉村二級耕地保護制度、應急隊伍建設制度、村級巡查制度等一批涉及糧食安全的機制體制予以完善,層層簽訂責,層層落實把關。二是高度重視“6.16”“6.19”洪災災后恢復建設和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建設,確保糧食穩產增產。截至日前,__等處水毀項目均已建成,共投入資金30余萬元,同時陽塢堰等項目也已與區水利局等部門完成對接,即將開工建設。三是嚴格落實耕地保護措施。通過鄉村兩級的聯防聯控,形成嚴防嚴控之高壓態勢;積極發揮國土規劃的關口作用,守好最后一道關卡;發揮好村級巡查員短距離信息快的優勢,實現動態式全天候管理。
三、開展創新探索,提供創新保障。在嚴格耕地保護,確保糧食安全上,我們進行了一些積極有益的探索與創新。其中“三無村”持續創建活動為杜絕違法建設、切實保護耕地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雖然,本年度我們在糧食安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們清醒地認識到“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十分有限”這一基本鄉情,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因此我們仍將做出更大努力。同時十分期望區貿糧局、區農業局等相關部門能繼續給與大力支持!
糧食安全形勢與政策論文篇8
20__年,我州糧食倉儲安全工作在省局的業務指導和州發改委的領導下,認真按照省局關于倉儲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狠抓省、州儲備糧監督檢查和推陳儲新,強化倉儲設施建設及監管,積極開展倉儲規范化管理,確保了省、州儲備糧數量真實,質量符合要求,管理規范,儲糧安全。現總結如下:
一、推進糧倉建設進度,確保項目落地落實
(一)全州糧庫智能化升級建設推進情況。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原則,我州糧庫智能化在項目立項、資料申報、方案審核、招標文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確保招標工作的順利開展。收集全州《省級平臺數字證書注冊表》和《省級平臺功能權限分配統計表》。協調配合建設單位做好全州糧庫智能化升級項目的建設工作,現已完成了設備的安裝,進入數據對接階段,預計在20__年5月份前全面完成項目的建設任務。
(二)低溫儲備庫建設有序開展。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四川省財政廳下達(康定國家糧食局儲備庫、道孚、德格、白玉、理塘)五個縣_年糧食低溫儲備庫專項建設投資計劃共580.5萬元,該項目正在有序開展,預計20__年6月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三)糧食倉儲設施維修改造開展情況。由于我州倉庫年久失修,存在漏雨、圍墻和堡坎倒塌、電線老化、消防設施不全等現象。在縣發改局、國有購銷企業財政拮據的情況下,自籌資金維修了倉庫、加固圍墻、大門、翻瓦、購買消防設備等。康定、九龍、爐霍、色達、石渠、鄉城六縣申報到20__年州級糧食倉庫維修項目建設專項資金80萬元,用于倉庫設施的維修改造。有效地改善我州倉庫的儲糧條件,保證了糧食安全。
(四)加強質檢體系建設,確保“優質糧食工程”有序推進。按照《四川省“優質糧食工程”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項目建設管理辦法》要求,20__年省上撥付給康定市糧食購銷公司“優質糧食工程”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項目建設資金400萬元。該項目已竣工驗收。
20__年州質檢站、__縣、稻城縣糧食購銷公司申報到“優質糧食工程”的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項目中央補助資金1100萬元。項目的實施方案經省財政廳、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專家組評審原則通過,明年開工建設。
二、強化倉儲基礎管理,確保儲糧(油)安全
(一)扎實開展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查。按照國家、省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查相關要求,成立了州、縣(市)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查工作協調小組;開展了大清查業務師資培訓;落實工作經費187.22萬元,其中州本級政府補貼21.5萬元,各縣(市)政府補貼165.72萬元;5月6日-20日對全州19個國有糧食購銷企業56個站(點)的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開展大清查普查。通過檢查,全州18個縣(市)19個糧食購銷企業總體情況良好,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規范,風險防控措施有力,隱患排查機制健全,應急預案完善,質量符合要求。
為全面掌握全州糧食質量狀況,更好地指導糧食收購、庫存管理,加強糧食質量安全監管,及時發現糧食質量安全隱患,今年我州完成糧油樣品檢驗檢測106個,其中大清查抽查21個,檢測結果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要求。
(二)規范管理,提升倉儲管理能力。一是為進一步提升企業倉儲工作規范化管理水平,不斷夯實企業儲糧安全保障能力和提高倉儲管理綜合實力,我州結合實際制定了《__州糧食行業倉儲管理能力提升行動方案》,轉發省糧食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倉儲管理工作的通知》。各縣(市)發改局采取會議、簡報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和途徑,把開展提升行動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時序安排等及時傳達到糧食購銷企業的每一個職工,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二是以深入落實“一規定兩守則”為抓手,以綠色低溫儲糧技術為重點,健全完善倉儲和安全管理工作各項制度,賬、表、卡制度,強化設施管理和維護,加強糧油質量監測。認真做好糧情記錄,堅持糧情檢查制度,堅持科學儲糧,全年無事故發生。三是切實加強糧食保管工作監督檢查,積極推進糧食倉儲檢查工作常態化。督促儲糧企業堅持每月定期匯查制度,同時適時開展專項檢查,積極促進企業及時解決糧食保管中出現的問題,實現糧情檢查常態化,確保儲糧始終處于安全狀態。四是有效開展糧食科技宣傳活動。以糧食科技活動周、世界糧食日和愛糧節糧宣傳周活動為契機,加大對糧食應急預案、應急管理知識等的宣傳普及。通過發放宣傳單、宣講糧油知識等多種形式向廣大市民倡導均衡膳食、谷物優先、粗細搭配的科學飲食營養觀念,提供了科學儲糧、科學膳食、愛糧節糧等科技服務,深受市民歡迎。
三、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安全生產持續穩定
一是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州發改委和省糧食局簽訂了《安全生產管理責任書》,與各縣(市)發改局及康定國家糧食儲備庫,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書》。層層落實了安全生產責任,依法履行行業安全監管職責,全力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二是認真學習貫徹“一規定兩守則”,層層傳導壓力,層層壓實“兩個安全”責任,增強全員安全生產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三是加強各法定假期、汛期、維穩、冬季雪災等重點時段的糧食供應、安全生產等管理。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預防,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值守登記、交接班和信息報送制度,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對各類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明確責任人和監控人,形成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功能齊全、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