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形勢與政策時事政治有哪些
2017年形勢與政策時事政治有哪些
國內外時政要聞是考生應該關注的重點問題,無論初中、高中、公考等都會涉及到!為此,接下來,學習啦小編就和大家分享2017年形勢與政策時事政治,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7年主要的形勢與政策時事政治
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頒布
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正式頒布,自2015 年5 月18 日起施行。該條例作為中國共產黨關于統一戰線工作的第一部法規,明確了統一戰線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戰略布局的方向原則,全面規范了各領域各方面統戰工作,是推進統戰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的重要標志,在黨的統一戰線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我國發表首部專門闡述中國軍事戰略的白皮書
中國政府5 月26 日發表《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強調貫徹新形勢下積極防御軍事戰略方針,加快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這是自1998 年以來中國政府發表的第九部國防白皮書,也是首部專門闡述中國軍事戰略的白皮書。白皮書首提“海外利益攸關區”,首次公布海軍戰略轉型,首次披露“重大安全領域力量發展”。
5年后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
5月27日發布的《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 年)》提出,到2020 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到2030 年全國基本實現農業廢棄物趨零排放。規劃提出五項重點任務:優化發展布局,穩定提升農業產能;保護耕地資源,促進農田永續利用;節約高效用水,保障農業用水安全;治理環境污染,改善農業農村環境;修復農業生態,提升生態功能。
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5 月29 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試行)》。會議指出,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社會組織和其他組織領導機關中設立黨組,是確保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得到貫徹落實的重要途徑,體現了我們黨獨特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
住房城鄉建設部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新華社5月29日報道,住房城鄉建設部近日要求各地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力爭把70%的雨水在當地積蓄、滲透。城市中出現的地下水位下降、逢大雨必澇、山水林田消失、城市養護成本增加以及對氣象造成影響等問題,都可以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得到有效緩解。
中韓自貿協定正式簽署
中韓自由貿易協定6 月1 日正式簽署。這是我國迄今為止對外簽署的覆蓋議題范圍最廣、涉及國別貿易額最大的自貿協定。根據協定,在開放水平方面,雙方貨物貿易自由化比例均超過稅目90%、貿易額85%。協定范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共17 個領域,包含了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采購、環境等“21 世紀經貿議題”。同時,雙方承諾在協定簽署生效后將以負面清單模式繼續開展服務貿易談判,并基于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模式開展投資談判。
“東方之星”客輪在長江發生翻沉
6 月1 日21 時30 分許,重慶東方輪船公司所屬旅游客船“東方之星”在由南京駛往重慶途中突然發生翻沉。事發客船共有456人。事故發生后,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人民解放軍、武警戰士、公安民警及社會有關力量全力展開救援工作。截至6 月8 日,現場排查清理工作全部完成,生還者為14人,已搜尋到434 名遇難者遺體。據了解,長江沉船事發時段當地出現龍卷風,風力在12 級以上,屬局地性、小尺度、突發性強對流災害天氣。
北京施行“史上最嚴禁煙令”
被稱為“史上最嚴禁煙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6月1日施行。條例規定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內區域及交通工具禁止吸煙。如果在禁止吸煙場所和區域抽煙,可被處以最高200元罰款。各個單位的法人或主要負責人將成為條例在本單位落實的第一責任人。
韓國中東呼吸綜合征確診患者數量猛增
據韓國保健福祉部6 月8 日通報,當天韓國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確診患者總數增至87人,僅次于沙特而位列世界第二。韓國的隔離對象也增至2508 人。5 月29 日,我國廣東省惠州市出現首例輸入性MERS確診病例。國家衛生計生委已印發通知,要求各地做好MERS醫療救治準備。MERS是由一種新型冠狀病毒(MERS—CoV)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國務院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
新華社6 月8 日報道,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 年)》,全面部署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工作。《計劃》指出,必須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甘于奉獻、扎根鄉村的教師隊伍。《計劃》明確了全面提高鄉村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水平;拓展鄉村教師補充渠道;提高鄉村教師生活待遇;統一城鄉教職工編制標準;職稱(職務)評聘向鄉村學校傾斜;推動城鎮優秀教師向鄉村學校流動;全面提升鄉村教師能力素質;建立鄉村教師榮譽制度,共八方面舉措。
非洲26 國簽署協定建立非洲最大自貿區
據新華社報道,埃及、蘇丹、津巴布韋、馬拉維等26 個非洲國家6 月10 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非洲經濟峰會,并在會上簽署一項自由貿易協定,旨在建立非洲地區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協定將整合非洲現有的三大區域性經濟一體化組織“東南非共同市場”“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東非共同體”,組成三方自貿區,將覆蓋6.25億人口,相關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總額達到1.2 萬億美元,占整個非洲生產總值的58%。
環境保護稅法公開征求意見
國務院法制辦6月10日就《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規定,對超標、超總量排放污染物的,加倍征收環保稅;對依照環境保護稅法規定征收環保稅的,則不再征收排污費。意見稿規定,環保稅的征稅對象分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等4 類,具體稅目按照稅目稅額表的規定執行。
周永康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6 月11 日,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周永康受賄、濫用職權、故意泄露國家秘密案進行了一審宣判,認定周永康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犯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周永康當庭表示認罪悔罪,服從法庭判決,不上訴。
國務院部署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據新華社報道,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這是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系統性、普惠性政策文件。《意見》從9大領域、30個方面明確了96 條政策措施,同時指出,要建立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和政策協調聯動機制、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督查督導機制,形成強大合力,全力打通決策部署的“最先一公里”和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中澳正式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6 月17 日,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自由貿易協定》。中澳自貿協定在內容上涵蓋貨物、服務、投資等十幾個領域,實現了“全面、高質量和利益平衡”的目標,是我國與其他國家迄今已商簽的貿易投資自由化整體水平最高的自貿協定之一。目前,澳大利亞是我國海外投資第二大目的地。我國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貨物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國務院出臺政策支持農民工等返鄉創業
國務院6月1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政策,增添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動能。會議確定,一是簡化創業場所登記手續,推進“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等改革。二是落實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措施,對創業擔保貸款財政按規定給予貼息。三是在返鄉創業較為集中地區探索發行中小微企業集合債券等,鼓勵銀行加大信貸支持和服務。四是依托現有開發區、農業產業園發展返鄉創業園和孵化基地。鼓勵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渠道下沉,帶動網絡創業。五是加強創業培訓,將返鄉創業農民工等納入社保、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運用政府購買服務等機制,幫助返鄉創業人員改善經營、開拓市場。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普選法案因少數議員阻撓未獲通過
6月1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就特區政府提出的行政長官普選法案進行表決。立法會70名議員中有28名議員投反對票,法案未能獲得香港基本法規定的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支持而未獲通過。這意味著2017 年第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不能實行由普選產生的辦法,而繼續沿用現行的由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的辦法。
2017年重大的時事政治要點
1. 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12月1日發布的《2016年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概覽》(年終修訂版)稱,在全球經濟疲軟、貿易增長乏力、主要經濟體增長前景不確定的背景下,中國引領亞太地區經濟平穩高速增長,為全球經濟提供了穩固支撐。
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11月30日通過審議,批準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 12月6日,我國首艘自主設計建造的客箱船“海藍鯨”號在山東威海順利下水。
4. 韓國國會12月9日通過彈劾總統樸槿惠的議案,被稱為“決定韓國命運的表決”最終塵埃落定。韓國總統樸槿惠從即日起停職,國務黃教安代行總統職務。
5. 12月11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5周年的日子。得益于加入世貿組織紅利,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貿易國、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資國、世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同時,“中國方案”“中國智慧”也讓中國為世界經貿發展貢獻了力量。
6. 12月11日零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云四號衛星。風云四號衛星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風云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也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三軸穩定定量遙感衛星。
7. 12月15日,我國第一個海外陸地衛星接收站——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北極接收站(簡稱“北極站”),在瑞典基律納通過現場驗收并投入試運行。
8. 12月15日,俄羅斯總統普京開始對日本進行國事訪問,這是2010年以來俄羅斯總統首次訪日,也是普京時隔11年再次踏上日本土地,引起國際媒體的高度關注。俄日關系發展的最大障礙——領土問題至今仍未解決。分析認為,日本希望俄羅斯能在領土問題談判上有實質性進展,而俄羅斯只想加強與日本的經濟合作,以打開西方國家制裁的突破口。兩國各有所求,雙方關系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
9. 12月17日,在墨西哥坎昆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落下帷幕。在這次大會上,中國成功獲得202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主辦權,這將是中國首次承辦這一會議。
10. 我國已連續三年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消費市場,且國產機器人的生產數量也在快速增長,2016年1到10月產量就已比去年全年的產量增長了71.5%。隨著當下的市場擴容和產業升級,我國的機器人產業正迎來“春天”。
11. 12月19日,挪威外交大臣布倫德對中國進行訪問,中挪兩國就雙邊關系正常化發表聲明。此舉標志著在挪方就未來如何處理對華關系做出明確重要承諾的基礎上,兩國關系重歸正軌。
12. 12月19日,美國各州選舉人團正式進行投票,特朗普最終贏得304張選舉人選票,超過贏得總統選舉所需的270張選票,正式當選美國總統。
13. 12月20日,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文萊分行在文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掛牌成立,這標志著首家中資金融機構入駐文萊,同時也標志著中資金融機構對東盟實現全覆蓋。
14. 國家郵政局公布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201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300億件,繼續穩居世界第一。這第300億件快件產生于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是當地一位茶農通過中通快遞遵義湄潭網點寄出的茶葉。
15. 12月22日3時22分,我國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發射升空。碳衛星的成功研制和后續在軌穩定運行,將使我國初步形成針對全球、中國及其他重點地區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監測能力,填補了我國在溫室氣體監測方面的技術空白,其成果對我國掌握全球變暖的變化規律和全球碳排放分布、提高我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國際話語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16. 我國林業產業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總產值已由2001年的4090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5.94萬億元,15年增長了13.5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林業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和世界林產品生產、貿易、消費第一大國。
17. 我國自主研制的在線交易處理性能最強的單機服務器系統——浪潮天梭M13,正式上市,使我國成為美日之后,全球第三個掌握最高端主機核心技術的國家。
18. 中國與圣多美和普林西比26日發表聯合公報,宣布即日起恢復中斷近20年的大使級外交關系。
19. 韓國執政黨新國家黨29名國會議員12月27日正式宣布退黨,組建暫名為“改革保守新黨”的新黨,這是韓國憲政史上保守傾向政黨首次走向分裂。
看了2017年形勢與政策時事政治有哪些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