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高校新證書是真的嗎?這對大學畢業生有什么影響?
近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從2019年開始,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
根據《方案》,到2022年,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經過5——10年左右時間,職業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
事后,教育部舉行發布會,介紹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和下一步工作考慮。
在發布會上,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長王揚南表示,今年3月將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學生可自主選擇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與考核,不作為畢業的限制條件。
王揚南表示,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畢業生、社會成員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也是學習成果的認定。院校在試點工作中要進一步發揮好學歷證書的作用,夯實學生可持續發展基礎,處理好1與X的關系,堅持育訓結合、內外結合、長短結合,促進書證融通,以人才評價模式改革帶動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學生自主選擇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與考核,不作為學生畢業的限制條件。
據了解,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1+X證書制度設計的重要內容,是一種新型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開發與實施,將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健全社會參與機制,面向社會招募培訓評價組織,實行目錄管理,建立退出機制。培訓評價組織對接職業標準,與國際先進標準接軌,按有關規定開發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負責實施職業技能考核、評價并證書發放。
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巡視員樓旭慶表示,2018年及今后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將主要定位在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
樓旭慶提到,下一步,教育部將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要求,進一步支持應用型本科高校發展,推動高校招生計劃向產業發展急需人才傾斜,提高應用型、技術技能型和復合型人才培養比重。新增高等教育招生計劃主要向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傾斜。重點加強應用型本科高校實驗實訓實習環境、平臺和基地建設,鼓勵吸引行業企業參與,建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的實驗實訓實習設施。
相關文章:
4.大學畢業心情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