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測腦齡2次相差10歲:腦齡是科學還是噱頭
時間:
若木1由 分享
漢網消息(見習記者陳文君)“測大腦年齡,第一次21歲,第二次31歲,是怎么回事?”昨日,24歲的張小姐致電本報咨詢:互聯網上一種“大腦年齡”測試有沒有科學依據?
在張小姐介紹下,記者登錄了某網絡論壇體驗了這一測試。剛開始,白色界面上出現了3個帶有阿拉伯數字的圓圈,
約1秒鐘后數字消失,并要求測試者按記憶中的數字由小到大的順序點擊圓圈。幾輪下來,數字越來越多,消失得也越來越快,令人眼花繚亂。
游戲結束顯示:“您的腦年齡是22歲”,這一結果比記者實際年齡小2歲。不少網友還跟貼發問:什么是腦年齡?是否歲數越小越好?
中南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肖勁松解釋,醫學上并沒有腦年齡這一概念,但在不同年齡段,大腦的認知能力不同。如青少年記憶力很好,但理解力、判斷力一般不如成 年人;而老年人的記憶力雖減弱,但其綜合分析能力可能勝過青年人,因此,大腦的年齡難以用數值衡量。“測腦年齡這一說法只是吸引眼球的噱頭。”武漢市第一 醫院心理專家周瑞祥博士認為,這類游戲測的是人的瞬間記憶能力(智力測試的一個重要分支),僅僅考察了個體反應敏捷度。兩次測試結果不同,實際上只是兩次 測試狀態、精力集中程度差異造成的,即臨場發揮的差異。
協和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刑宏義也認為,測試只能反映個體的大腦認知能力,生理學上確實沒有“腦年齡”一說,大腦衰老主要表現在退行性病變(如腦萎縮等)上,腦健康可通過腦部CT或核磁共振檢查。
在張小姐介紹下,記者登錄了某網絡論壇體驗了這一測試。剛開始,白色界面上出現了3個帶有阿拉伯數字的圓圈,
游戲結束顯示:“您的腦年齡是22歲”,這一結果比記者實際年齡小2歲。不少網友還跟貼發問:什么是腦年齡?是否歲數越小越好?
中南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肖勁松解釋,醫學上并沒有腦年齡這一概念,但在不同年齡段,大腦的認知能力不同。如青少年記憶力很好,但理解力、判斷力一般不如成 年人;而老年人的記憶力雖減弱,但其綜合分析能力可能勝過青年人,因此,大腦的年齡難以用數值衡量。“測腦年齡這一說法只是吸引眼球的噱頭。”武漢市第一 醫院心理專家周瑞祥博士認為,這類游戲測的是人的瞬間記憶能力(智力測試的一個重要分支),僅僅考察了個體反應敏捷度。兩次測試結果不同,實際上只是兩次 測試狀態、精力集中程度差異造成的,即臨場發揮的差異。
協和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刑宏義也認為,測試只能反映個體的大腦認知能力,生理學上確實沒有“腦年齡”一說,大腦衰老主要表現在退行性病變(如腦萎縮等)上,腦健康可通過腦部CT或核磁共振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