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考試結構化面試高頻考題及解析
教師資格考試結構化面試高頻考題及解析
1、問題:你認為,作為教師哪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請舉例,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教師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是,一定要做的事情就是必須遵守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行業準則。即:
第一,愛國守法。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各族人民道德品質的重要特征,也是教師職業神圣性、示范性的基本要求。
第二,愛崗敬業。它是教師職業的本質要求。只有熱愛自己的職業,才能為之無私無悔、積極主動的奉獻;才能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甘為人梯,樂于奉獻。
第三,關愛學生。它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只有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才能培養出具備良好品德、健全人格,具有創新精神、全面、主動、健康發展的學生。
第四,教書育人。它是教師的天職。教師應更多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式方法、教給學生主動學習的方式方法,真正開發學生的多元智力;并且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實現,讓學生們潛移默化中懂得人生的真諦。
第五,為人師表。它是教師職業的內在要求。教師應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
第六,終身學習。它是教師職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學無止境,教無定法”,在如今“知識爆炸”的時代,僅僅“學高為師”已難以滿足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教師唯有不斷學習,終生學習,與時俱進,自覺更新教育觀念,完善知識結構,潛心鉆研教育教學業務,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能力水平,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才能適應時代變遷帶來的挑戰。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
2、問題:如何看待老師教師節未收到禮物罵學生一節課?
【解析】
設置教師節的宗旨就是提高人們對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貢獻的認識和評價。中國有悠久的尊師重道傳統,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師”的說法。《呂氏春秋•尊師》云:“生則謹養,死則敬祭,此尊師之道也。”《師說》中:“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師”,總是受人尊敬,被人愛戴的。對于題目當中教師因教師節沒有收到學生禮物,而訓了學生足足一節課的事件,實在讓我對這位老師的言行表示汗顏。
首先,這位教師的行為有悖于《教育部關于印發<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的通知》和《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的通知》文件規定。該教師也很難從惡名中脫離出來,而且她的言行必定會受到社會與公眾的審判。
其次,除了給予該教師行政記大過處分、追究相關領導的責任外,教育行政部門的有力監管才是真正約束住那些觸犯師德紅線的法寶,讓教師能自覺拒收禮品禮金,讓其自身能少點借送禮攀比與投機的心理,讓教師節真正回歸“尊師重教”。
最后,對任何有職業操守的教師來說,最珍貴的禮物莫過于學生對教師的感恩,而不是一種簡單的物質給予。因此,教師節的禮物,可以是學生自制的賀卡,也可以是寫給老師的一首詩,畫的一幅畫等。這些禮物可能是稚嫩的、樸拙的,但它代表的是學生的心聲,收獲的也必然是師生之間的美好情誼與師道尊嚴。
3、問題:請談談你為什么選擇當一名老師?
【解析】
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一直以來是我的夢想,也是我最真實的理想。我報考教師這個崗位,并不是因為聽了“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這句話,而是因為我非常熱愛這個充滿奉獻精神、充滿挑戰的職業,因為在這個行業平臺上有著可愛的孩子、令人敬佩的同事們,他們都會成為我人生路上不可磨滅的一筆財富。
具體來說,我選擇參加教師招考,進入教師隊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這一職業符合我的人生規劃,早在年少時我就立志要做一名老師,所以在讀大學時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師范院校(可根據自身情況展開)。
其次,我的知識儲備符合做一名老師的要求,在四年的大學生涯中我積累了很多教育理論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這些都為我成為一名教師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在大學期間我參加過多次支教活動,前往貴州、云南等地的偏遠地區,與那里的孩子們進行過深入交流,這些經歷讓我看到了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真正價值,我也在此過程中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學會了很多與孩子們相處的方法和技巧;此外,從大二開始我就做兼職任家教,獲得了很多的經驗。我想這些經歷都能夠為我將來從事教師工作、將工作做好提供很多實踐經驗。
最后,我的性格也很適合做老師,我很喜歡和孩子們相處,做事有耐心、有毅力,這些也都符合教師的職業特點。通過對自我的深度剖析,我認為我是適合做老師的,所以我來參加此次考試,希望能夠有幸走上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