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招聘計算機專業面試題及答案(2)
18. 計算機網絡和分布式計算機系統的區別?
兩者在計算機硬件連接、系統拓樸結構和通信控制等方面基本都是一樣的,它們都具有通信和資源共享的功能。
區別關鍵在于:分布式計算機系統是在分布式計算機操作系統支持下,進行分布式數據庫處理的,也就是說各互聯的計算機可以互相協調工作,共同完成一項任務,多臺計算機上并行運行。且具有透明性,用戶不知道數據、資源的具體位置,整個網絡中所有計算機就像是一臺計算機一樣;而計算機網絡卻不具備這種功能,計算機網絡系統中的各計算機通常是各自獨立進行工作的。
19. 為什么引入多道程序技術?
因為引入多道程序技術后,可以進一步提高了CPU利用率(阻塞),提高內存和I/O設備利用率(小作業把內存浪費了),增加系統吞吐量(兩都提高后的必然)。
20. 什么是管態?什么是目態?它們與進程運行狀態的關系是什么?
CPU交替執行操作系統程序和用戶程序。管態又叫特權態,系統態或核心態。CPU在管態下可以執行指令系統的全集。通常,操作系統在管態下運行。
目態又叫常態或用戶態。機器處于目態時,程序只能執行非特權指令。用戶程序只能在目態下運行,如果用戶程序在目態下執行特權指令,硬件將發生中斷,由操作系統獲得控制,特權指令執行被禁止,這樣可以防止用戶程序有意或無意的破壞系統。
銀行招聘計算機專業面試題及答案(三)
21. n個任務一個cup, 阻塞,運行,就緒的進程最多有多少個?
阻塞n個;運行1個;就緒n-1個;
22. 波特和比特的區別?
波特是碼元傳輸的踵率單位,說明每秒傳多少個碼元。碼元傳輸速率也稱為調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號速率。
比恃是信息量的單位,與碼元的傳輸速率"波特"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但是,信息的傳輸速率"比特/秒"與碼元的傳輸速率"波特"在數量上卻有一定的關系。
23. 什么是網絡延時
時延(delay或latency)是指一個報文或分組從一個網絡(或一條鏈路)的一端傳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
24. 什么是完整性約束
強制數據完整性可確保數據庫中的數據質量。
25. 什么是碼元?什么是碼元長度?
在數字通信中常常用時間間隔相同的符號來表示一位二進制數字。這樣的時間間隔內的信號稱為二進制碼元,而這個間隔被稱為碼元長度。
26. 結合Internet,說說有連接服務和無連接的服務?
面向連接服務具有連接建立、數據傳輸和連接釋放這三個階段。面向連接服務是在數據交換之前,必須先建立連接。當數據交換結束后,則必須終止這個連接。在傳送數據時是按序傳送的,是可靠交付。面向連接服務比較適合于在一定期間內要向同一日的地發送許多報文的情況。
無連接服務,兩個實體之間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一個連接,因此其下層的有關資源不需要事先進行預定保留。這些資源將在數據傳輸時動態地進行分配。無連接服務的優點是靈活方便和比較迅速。但無連接服務不能防止報文的丟失、重復或失序。是一種不可靠的服務。這種服務常被描述為"盡量大努力支付" 。
27. 點對點和端到端工作在哪層?工作機制?
點對點協議工作在鏈路層,通常用在兩節點之間建立直接的連接,它主要用在利用電話線來連接兩臺計算機,很多因特網服務提供商使用PPP協議給用戶提供接入服務。PPP協議被設計用來代替非標準的協議SLIP,它既支持同步鏈路連接,也支持異步鏈路連接,它還可以支持多種網絡層的協議,被設計有循環冗余校驗來防止鏈路噪聲,檢查每一個單獨的幀是否有錯誤。
端到端協議工作在運輸層,主要是指TCP傳輸協議,它提供一個全雙工的面向連接的服務,同時它還提供一個其它不同的服務以確保傳輸的可靠性,如超時重傳和擁塞控制。TCP協議通過初始的三次握手建立連接(發送SYN報文),而關閉TCP連接是通過發送FIN報文,TCP通過累積確認的方式來確認自己已經收到的報文段。
28. DBMS 支持那幾種數據模型
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面向對象模型?
29. 父子進程是否可以并發運行
可以,父進程創建子進程后,子進程也成為了一個可以獨立運行的單位,雖然子進程繼承了父進程的全部資源,但是只要兩個進程創建的程序和數據沒有沖突,則它們可以并發運行。
30. SQL的四個組成部分?
數據定義子語言、數據操縱子語言、數據控制子語言、系統存儲過程
銀行招聘計算機專業面試題及答案(四)
31. 數據庫操縱語言舉例
比如SELECT命令的作用是檢查表的內容,UPDATE命令的作用是修改表等等。
32. 介紹下有哪些應用數據庫?
SQL數據庫,DB2數據庫,access數據庫,Oracle數據庫等等。
33. 什么是數據獨立性。
數據獨立性是指包括物理獨立性和邏輯獨立性。
物理獨立性是指用戶的應用程序與存儲在磁盤上的數據庫中數據是相互獨立的。 邏輯獨立性是指用戶的應用程序與數據庫的邏輯結構是相互獨立的,即,當數據的邏輯結構改變時,用戶程序也可以不變。
34. 網絡時延又拿幾部分組成?各產生于何處?
一般來講,網絡時延主要由傳輸時延和傳播時延組成,傳輸時延是分組在鏈路中傳輸所花費的時間,傳播時延是路由器將分組轉發出去所需要的時間;若鏈路擁塞的時候,分組還要經受排隊時延,這是分組在某一路由器端等待轉(分組在鏈路上等待傳輸)發所花費
的時間。
35. 實體 協議 服務
36. 1NF是什么,數據模式是什么
在關系模式R的每個關系r中,如果每個屬性值都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值,那么稱R是第一范式(1NF)的模式。
數據模式包含三個部分:內模式,概念模式和外模式。內模式描述的是數據庫的物理存儲結構,概念模式為用戶群體描述了整個數據庫的結構,它對內模式進行了抽象;外模式對一個特定的用戶組描述他所感興趣的那部分數據庫,而隱藏了數據庫的其他部分。
37. 緩沖的定義,為什么引入
緩沖的定義:
為什么引入:1、可以協調CPU與I/O設備之間速度不匹配的矛盾;2、可以減少對CPU的中斷頻率;3、提高設備的利用率。(總的來說,提高CPU利用率,提高并行度)。
38. TCP/IP網絡協議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引出“ over everything”和“everything over ?”
39. 數據庫的關系操作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對關系實施的各種操作,包括選擇、投影、連接、并、交、差、增、刪、改等,這些關系操作可以用代數運算的方式表示。完整性約束 完整性約束包括實體完整性、參照完整性和用戶定義完整性。(作用見書)。
40. 用白軍和藍軍解釋下沒有100%可靠的通信
看過“銀行招聘計算機專業面試題及答案”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