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級醫生職稱論文發表
因為古代認為得病是由于惡魔和神等的詛咒,所以醫生職業在世界各地同宗教有很大關系。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北京中級醫生職稱論文發表,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北京中級醫生職稱論文發表篇一
鄉村醫生的養老問題研究
【摘要】鄉村醫生是具有中國特色、植根廣大農村的衛生工作者,然而近年來鄉村醫生隊伍養老的問題日益突出。本文通過對已有的文獻進行收集,通過對部分鄉村醫生的訪談及四川省D市村衛生室基本數據的整理,采用對比分析、描述統計等方法對D市鄉村醫生養老問題現狀進行分析,并從鄉村醫生的福利待遇等三方面分析了鄉村醫生的身份問題,最后建議根據不同地區實際情況,采取不同措施改善鄉村醫生的養老問題。
【關鍵詞】鄉村醫生,養老保障,身份定位
一、導言
(一)背景。鄉村醫生作為我國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網底的堅守者,為我國人人享有衛生保健這一目標的實現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據2011年衛生統計,我國現有1091863名鄉村醫生和衛生員,肩負著廣大農村偏遠地區的基本醫療及公共衛生服務。據第四次全國衛生服務調查顯示,農村地區58%的患者在村級衛生機構就診。2009年,村衛生室的診療人次達到15.5億人次。隨著鄉村醫生隊伍年齡結構老化,鄉村醫生老無所養的問題日益凸顯。
(二)國內研究現狀。鄉村醫生的養老問題引起了一些學者的關注,史甲奇認為通過對鄉村醫生收入和養老保障的現狀研究,建議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鄉村醫生養老保障制度,除政府增加投入外,還應考慮將鄉村醫生養老保險與現行養老保險制度合理接軌,明確鄉鎮衛生院作為上級監管負責單位的作用。朱宏、徐剛等提出了將鄉村醫生納入養老保險的兩個原則:一是對現已達到退休年齡的鄉村醫師政府給予相應的一次性補償;二是對未達到退休年齡的在崗鄉村醫生,可分類施保,按需納入不同的保險體系。
(三)研究方法。本文的數據主要來源于達州市村衛生室基本情況調查表及對部分鄉村醫生進行的訪談,并結合了部分文獻及衛生統計年鑒的數據。D市村衛生室基本情況調查表來源于D市衛生局的統計,訪談數據是筆者在2012年1月在D市K縣及M縣兩地訪談約15名鄉村醫生得來的。進而以Excel進行描述統計及相關分析。
二、鄉村醫生養老現狀分析
(一)目前已有鄉村醫生養老模式分析。目前,我國只有北京(把鄉村醫生納入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上海(把鄉村醫生納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江蘇(把鄉村醫生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等地初步建立了鄉村醫生養老保險制度,多數地區尚未建立鄉村醫生養老保險制度,有研究顯示,鄉村醫生僅有2.54%有養老保險,97.46%的人沒有。由此可以看出,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障形勢嚴峻,“老無所養”問題非常嚴重。
(二)我國鄉村醫生養老問題分析——鄉村醫生身份界定
1、我們來看相關法律法規對鄉村醫生待遇福利的規定,根據《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第13、23條和《執業醫師法》第21條的規定可知:鄉村醫生與村醫療衛生機構只構成一種勞務聘用關系,不屬于勞動法所調整的范圍。
2、我們來看鄉村醫生的職責。鄉村醫生的待遇和與其職責相似的鄉鎮衛生院醫生比較有較大的差距。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屬于外溢性很強的準公共產品,卻沒有得到額外的補貼。
3、我們來看鄉村醫生的隸屬關系。鄉村醫生受政府的管理,并承擔了政府委托的農村公共服務,但是鄉村醫生與政府之間并不構成勞務關系。
三、D市鄉村醫生養老問題的現狀及分析
(一)D市鄉村醫生養老現狀
D市現有農業人口5235453人,有312個鄉鎮,共有鄉村醫生和衛生員5356人。同全國大多數地區一樣,D市的鄉村醫生的養老問題也非常突出。據D市村衛生室統計數據,D市鄉村醫生沒有養老保險的占83.1%,參加了新農保占16.2%,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村醫分別只占0.3%、0.2%,此外,靈活參加養老保險的也僅占0.2%。由此可以看出,鄉村醫生的養老保險覆蓋率極低。
(二)原因分析
首先鄉村醫生的身份尷尬問題仍未解決。其次鄉村醫生待遇偏低;村衛生室的房屋建設滯后,醫療器械不足。最后鄉村醫生隊伍老齡化現象非常明顯。從數據顯示來看,D市村醫年齡在45歲及以上的占村醫總體的65%左右,30歲及其以下的僅占0.7%,而且絕大部分鄉村醫生行醫年限超過10年以上,行醫的平均工齡在約為27年。
四、建議
(一)理清村衛生室的功能性質,明確鄉村醫生的身份
在經濟允許的地區可由政府管理村衛生室,對歸屬不清的村衛生室,可由政府通過集體收購等辦法進行統一規劃管理,明確國家和地方財政在硬件投入后村衛生室的舉辦主體。
(二)加大政府補貼力度,提高鄉村醫生的收入
政府應加大對村衛生室和鄉村醫生的財政投入與補貼,提高鄉村醫生的收入,減輕鄉村醫生養老保險個人的負擔,增強鄉村醫生的承保能力。對公共衛生服務進行補助和藥品零差率銷售進行補償,此外,還應該規范各種收費標準,穩定鄉村醫生的待遇保障。
(三)加強對鄉村醫生的教育和管理,提高鄉村醫生自身的承保和養老能力。首先應加強對鄉村醫生的規范化管理,完善鄉村醫生的培訓教育制度。其次有條件的地方可大力推進鄉村一體化管理,將村衛生室真正納入鄉鎮衛生院管理,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的業務、財務、藥品和人事等進行統一管理。
(四)政府擔責,因地制宜,推行鄉村醫生同現有社會養老保險機制并軌,加大補助力度。在目前情況下,建立起全國統一的鄉村醫生養老保險機制尚有難度,因此各級政府應承擔起主導責任,將解決鄉村醫生問題納入政府議事日程。根據地區經濟、社會環境、管理模式等因素,選擇適宜養老模式。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摘要2011【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2]衛生部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中國鄉村醫生歷史回顧與現狀研究【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3]溫海紅等.社會保障學【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出版社,2010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衛生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9.
[5]杜妍冬.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研究綜述【J】.人口與經濟,2008,(4)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北京中級醫生職稱論文發表
北京中級醫生職稱論文發表





上一篇:北京醫生職稱論文發表
下一篇:北京醫生中級職稱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