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研究論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研究論文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載體之一,在創新人才培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高校創新人才培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具有導向、開發作用。我國高校應緊跟時代步伐,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功能,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與內容結構,同時要積極為創新人才的培養創造優良的校園環境,努力為祖國培育更多的創新人才。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研究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研究全文如下:
摘要:創新人才的成長和大量積聚是國家走向富強的關鍵。創新人才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對于抓好這項系統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人才培養;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的關系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環境和挑戰也不斷變化,為了培養適應新時代的創新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著重要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階級、政黨、社會群體遵循人們思想品德形成發展規律,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1]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則用以教育為中心的實踐活動來影響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發展,使其與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相一致。
2.創新人才培養
創新人才大都在各自的領域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豐富的創造力。創新人才是人類社會最富有創造性的那一部分,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創新人才培養是指在提高人才綜合素質的同時也注重創新素質的提高的人才教育和培養模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之間的一致性
很多人忽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之間的內在關聯,將兩者對立起來,但事實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人才培養有著內在的一致性。
1.創新人才培養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要求
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指出,“教育的任務是毫無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創造才能和創造潛力都能結出豐碩的成果”。[2]為適應社會發展新趨勢,必須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人才培養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要求。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創新人才培養的保障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體系中至關重要,對創新人才培養具有不可小覷的作用。創新人才的培養,既是高等教育培養目標的客觀要求,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我國很多高校缺乏創新人才培養激勵體制,制約著創新人才培養的質量。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為創新人才培養提供保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養創新人格
創新能力除了涉及知識和技能等智力因素外,還涉及非智力因素。創新能力不僅需要相關知識和能力作為支撐,而且需要創新的人格品質等非智力因素作為支持。創新人格指創新主體在創新活動中表現出的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3]人才的創新能力并不只是一般的智力因素,更與人才的人格品質有關。思想政治教育能幫助創新個體認確立主體意識,從而樹立有利于社會發展的人生態度和創新精神,從而塑造優秀的創新人格。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快速發展,高校學生的思維與意識也必須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這就要求大學生要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來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高校學生在進行學習和科研的過程中應該要求實創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為高校學生的創新提供正確的思維方式,鼓勵他們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
創新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培養和發展是同創新環境分不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營造有利于創新人才成才的環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夠順應時代要求,幫助大學生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努力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環境,為人才的健康成長提供社會環境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高校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提供良好的平臺,使他們在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能提高知識理論水平,同時,也能提高其創新能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創新人才培養的途徑
思想政治教育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發揮著核心作用,能提高成才主體的政治素質和思想品德素質,能促進創新人才培養。
(一)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創新人才思想素質養成的導向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通過理想信念教育以及愛國主義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實踐活動來幫助創新個體正確認識人的本質的社會屬性和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現階段人類物質成果的豐富主要歸功于科學技術的發展。然而,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帶來的結果并不總是好處,現代社會的許多災難也來自于現代科學技術。擁有知識和創新能力并不等于能夠充分而正確地發揮并用來造福人類。如果只是擁有高科技的創新成果,但沒有高素質的人才來掌握,就難以發揮其積極作用,就有可能嚴重危害人類,甚至造成難以想象的后果。
江澤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說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增強學生和群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只有注重創新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內化為創新人才的自覺行動,才能使他們在從事各種各樣的創新活動時,自覺考慮創新的目的和意義,更好地發揮科技創新的正面作用、抑制其負面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創新人才的想素質養成有著正確的導向作用。
(二)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著力培養創新人才的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指要具有能夠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觀點的思維能力和進行發明創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氣和智慧。創新精神屬于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范疇,是進行創新活動必須具備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創新意識、創新興趣、創新膽量、創新決心,以及相關的思維活動。
在創新人才的培養中,人們談得比較多的是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的確在創新人才素質中極為重要;但創新能力僅僅只是素質的一個方面,而不是創新素質的全部。僅僅具備創新能力并不一定能有所創新。在創新素質結構中,創新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創新精神甚至是比創新能力更為重要的要素。精神的因素屬于非智力的領域,是非智力領域中比情感因素更穩定、更持久、更高層次的東西。在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重創新精神的培養,這樣才更有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
(三)營造良好的創新素質培養環境,形成創新人才培養合力
開放、自由的環境和氛圍就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沃土。首先,我們要改變傳統教育理念。唯物史觀告訴我們,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的思想觀念的引導,強而有力的思政工作,對把握教育創新的正確方向,改革教育創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導向和指示作用。其次,我們要搞好學風建設。公平、民主、自由的學風是實現創新的基本前提。要創新就必須跨越傳統的雷池,沒有民主、自由的學習氛圍就突破不了傳統經驗的桎梏,又何來新觀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只有堅持平等的研究氛圍,允許不同意見的出現,尊重各種不同的觀點與各方面的倡議,才可以充分調動人才的主動性,以促進和提高學校創新教育的發展。 我們只有堅持以上兩點,營造良好的創新素質培養環境,才能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創新人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