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運用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探討論文
思想政治教育應當從人的現實表現入手,分析支配行動的思想動機,再從思想動機分析產生該思想的客觀外界條件,然后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去創造和改變外界環境,使之具有產生好的思想動機的外界條件,從而促使人們形成良好的思想動機,并幫助人們采取科學的方法,爭取獲得盡可能好的行動結果。這種改變引起需要的客觀外部條件,掌握人的需要,改變動機,控制行為的過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條重要的規律。以下是學習啦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運用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探討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運用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探討全文如下:
內容摘要:大數據改變了社會很多領域的發展,并逐步影響著教育的發展。尤其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正處于這種大數據廣泛運用的新環境下,網絡數據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教育對象的深刻變化,既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戰,比如數據意識、數據平臺、數據人才隊伍建設將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重難點。
關健詞:大數據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機遇 挑戰
隨著科技的革新和時代的發展,我們逐漸進入了大數據時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環境下,面臨教育對象的社會行為和思想感情數據化等新的變化,教育活動能夠以大數據為依據等新的機遇,這些都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發展提供了方向。因此,研究大數據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數據運用具有一定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一、大數據使得教育對象深刻變化
2013年社會中的各行各業因“大數據”而發生變革,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推動下,“信息爆炸已經積累到了一個開始引發變革的程度”,世界上的數據存儲量每年正以幾何數的方式急劇增長,我們漸漸進入了一個大數據時代。原有的數據收集處理、分析方式及其相關理念已經無法適應如此龐大的數據量,由此大數據便應運而生。大數據究竟是什么?它是一種技術,一種價值觀和方法論。大數據具有著“容量、種類、速度、價值”的四大特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數據的使用價值,各國對此已經開始高度重視大數據的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
對于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其教育對象是廣大網民,大數據使得它的教育對象發生了深刻變化,呈現出了新的特點。
對每個網民而言,大數據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伴隨傳統互聯網向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每個人都成為了大數據的制造者、傳播者、共享者和分析對象。一方面網民逐漸從“玩網”到“用網”的改變,不僅增加了網民的數量,而且使“互聯網在促進網民獲取信息、拓展人際交往、鼓勵社會參與、提供實際生活便利等方面發揮的積極作用較為突出”。[2]網絡已不再是虛擬空間,而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人們通過網絡購物消費、進行網上活動、各種通信行為等等,都會在網絡上被記錄成數據,每個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參與了數據的制造。
另一方面,網絡生活與現實生活的交織互動,現實的網絡化和網絡現實化的程度加深,則使網絡中的數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網民的現實生活狀態,此時,網民的一切行為都被量化為具體的數據,包括思想和情感。每個人的行為規律、生活習慣、心智狀況和個性特征都能夠通過數據分析來獲得,前提就是個人的數據累積足夠多。大數據從宏觀與微觀的層面充分把握網民,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大數據,則可以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
在大數據時代,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通過網絡隨時隨地獲取和產生新的數據,無數聯網的企業、機器等等也會時刻獲取和產生新的數據。大數據蘊藏著巨大的科學價值和社會價值。大數據如同一個巨大的富礦一樣需要我們去開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數據信息,因此充分運用大數據,能夠尋找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機遇。
其一,數據化信息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供數據支撐。
大數據時代首先表現為無處不在的數據化,“數據化代表著人類認識的一個根本性轉變。有了大數據的幫助,我們不會再將世界看作是一連串我們認為或是自然或是社會現象的事件,我們會意識到本質上世界是由信息構成的。”“一旦世界被數據化,就只有你想不到,而沒有信息做不到的事情了。”[1]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針對教育對象開展活動時,就可以利用數據化信息突破對教育對象了解的局限性,甚至通過分析數據的相關性,預測受教育者的思想行為。對個體來說,通過數據分析多維度、多層次地了解教育對象個人的思想狀況、情感變化、個性特征等等,運用數據化信息提高教育活動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對群體來說,網民出現了新的特點,即“網民整體的觸網年限在增長”“網民的年齡結構發生變化,網民的總體年齡在長大。”[3]網民的層次更加復雜,網民的數量急劇增長,小數據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無法對現在的網民進行分層、分類甚至動態分析,只有大數據能夠沖破時間、空間、行業的界限,透析網民的增長方式、增長規律、增長效應,實時獲取信息,針對不同層次網民,實施一對多,多對多的教育活動。
其二,可量化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新的分析范式。
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一直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其中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數據保障。以往的定量分析研究采用抽樣調查的方式,工作量大且受諸多因素的制約,在有限的抽樣數據的基礎上效果難以保證。同時,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思想具有不確定性、動態性、私密性等特點,使得定量分析研究方法運用的并不充分。大數據的運用則不然,因為數據處理的理念是要全體不要抽樣,所以可量化的鮮明特點使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對象的思想情感也可通過大數據來獲得,而不是隨機抽樣的分析研究,全數據模式真正發揮了定量分析研究方法的優勢。
正如評論人謝文在《大數據時代》的推薦序中所指出:“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使人類第一次有機會和條件,在非常多的領域和非常深入的層次獲得和使用全面數據、完整數據和系統數據,深入探索現實世界的規律,獲取過去不可能獲取的知識。”[1]5這就使得小數據時代無法完成的量化分析研究,在大數據面前能夠完成,從而推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分析范式的創新。
三、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迎接的挑戰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階級、政黨、社會團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通過現代傳媒計算機網絡對其受眾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4]7-8這表明“實踐性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本質屬性。”[5]同時,計算機網絡是其重要媒介。因此,大數據時代應充分把大數據的技術方式運用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活動中,這就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以下挑戰。 第一,樹立數據意識。具有數據意識才會高度重視大量數據化信息的收集與處理,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數據基礎。順勢改變符合大數據時代的教育內容和形式的著力點在于把握好宏觀和微觀的數據。
在宏觀層面上,不同群體網民的思想狀況可以通過分析網民們的各種數據來把握,包括他們上網時留下的痕跡、在現實生活中隨時生成的數據、進行社會活動時記錄的數據等等,進而可以詳細劃分不同群體層次,進而提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覆蓋面和系統性。在微觀層面上,網民的個人信息被數據化后,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借助數據來分析每個人的思想行為,再根據每個人獨特的思想行為有針對性的制定并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從而增強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第二,與數據資源豐富的部門、媒體、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具有社會屬性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既依靠社會力量,又服務于社會。”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發揮大數據所蘊藏的價值,就要借助于數據資源豐富的部門、媒體、企業的數據平臺,合法合規地挖掘教育對象的相關信息,因為大用戶量、大數據量都存在于數據資源豐富的部門、媒體、企業之中,通過他們建立教育信息數據庫,可以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供依據。反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又可以利用數據資源豐富的部門、媒體、企業等的實踐平臺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滲透。經過數據分析網民的信息,有針對性的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滲透到網民的學習與業務信息中去,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滲透到與網民衣食住行相關的信息中去,把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滲透到網民的娛樂休閑信息中去。
第三,建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數據分析隊伍。
大數據時代來臨時間尚短,因此有關人才缺乏,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適應大數據時代就應該相應地儲備數據分析與處理的人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不僅要懂得思想政治教育,還要熟悉使用網絡信息技術,這只人才隊伍將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發展提供基本力量。人才隊伍的任務不僅要學會運用大數據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還要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將教育內容數據化,由于數據的形態多樣,既包括文字、圖片,也包括音頻、視頻,所以能夠大大擴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傳播形式,教育內容既可以包括網絡思想教育信息、網絡政治教育信息、也可以包括網絡道德教育信息、網絡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等等,這樣網民在分享日常生活數據化信息時,即可隨時隨地獲取教育內容,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活動化被動為主動。
大數據時代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變革,能夠彌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系統性和有效性”[6]的不足,準確把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意識和實踐活動的過程與規律。但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數據運用應注意不可過分依賴大數據或是盲目相信數據,還應透過數據的相關性深入分析數據的因果關系,合理適度的運用大數據,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尋找新機遇,迎接挑戰,在數據意識、數據平臺、數據人才隊伍建設上獲得新發展。
【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大數據運用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探討】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