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put id="aynwq"><form id="aynwq"><code id="aynwq"></code></form></output>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
  • <mark id="aynwq"><option id="aynwq"></option></mark><label id="aynwq"><dl id="aynwq"></dl></label>
  • 學習啦>論文大全>政工論文>

    有關臺灣的政治論文1500字

    時間: 家文952 分享

      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有關臺灣的政治論文,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欣賞吧。

      有關臺灣的政治論文篇一

      增加兩岸貿易對臺灣經濟的影響研究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兩岸關系由對抗走向緩和。自從在第五次陳江會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協議》以后,兩岸關系及其經濟發展受到了海內外的關注。我們根據臺灣所處的國際環境以及近期臺灣對外貿易的實際情況,同時借鑒和比較國內外現有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增加兩岸貿易對臺灣經濟的影響,以期了解兩岸貿易合作對臺灣經濟發展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兩岸貿易;經濟增長;臺灣經濟

      1 現階段兩岸貿易發展狀況

      通過對相關資料的整理和分析,兩岸貿易經濟關系發展狀況表現在以下三點:

      1.1 貿易形式從間接過渡到直接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兩岸經貿交流只能“間接”進行。由于臺灣當局的限制,兩岸的各項經貿交流必須通過“第三地”才能進行。兩岸之間的貨物運輸目前多通過中國香港或日本中轉,臺商對祖國大陸的投資也必須經過“第三地”,再轉投資進入祖國大陸,就連兩岸民眾的旅游互訪也要經過“第三地”。這種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限制措施,大大增加了兩岸業者和民眾的經濟負擔,阻礙了兩岸經貿交流的正常發展。但是這些情況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有希望得到改善。由于臺灣當局頑固拒絕兩岸直接“三通”,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兩岸貿易以間接貿易為主,包括轉口、轉運和過境等。但隨著兩岸貿易規模的不斷擴大,貿易形式不可逆轉的由間接逐漸轉向直接,即間接貿易的意味越來越淡,而直接貿易的意味越來越濃。

      1.2 投資拉動兩岸貿易發展

      2000年以來,在臺商大陸投資的帶動下,兩岸貿易總量不斷增長,成為聯系兩岸關系最重要的紐帶之一。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臺商赴大陸投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成為帶動兩岸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兩岸貿易尤其是臺灣對大陸的出口,越來越呈現為典型的投資拉動型,它進一步認識到臺商赴大陸投資促成了兩岸貿易關系的多元化格局。臺灣產業持續向大陸的轉移,已不僅僅是資金的移動,還產生了市場的再分配效果。

      1.3 臺灣對大陸貿易依存度高

      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依存度由1990 年的4.88%,上升到2008 年的26.4%,2007年更是高達30.1%。這一時期,兩岸貿易平均年遞增率高達30%以上。自1978年以來,兩岸貿易額已從0.5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08年的1292.2億美元,30年間增長了2583.4倍。2008年,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774.6億美元,累計貿易順差5537.6億美元,大陸成為臺灣主要貿易順差來源地。截至2008年年底,臺灣對大陸出口累計7056 億美元,從大陸進口累計1518.4億美元。臺灣已成為大陸第七大貿易伙伴、第九大出口市場、第五大進口來源地。大陸則是臺灣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伙伴、第二大進口來源地。可見兩岸貿易往來是臺灣近年來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柱。大陸已成為臺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和貿易順差來源地以及最大的投資目的地。

      2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內容淺析

      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即“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以下簡稱“架構協議”)。“架構協議”是指簽署正式協議之前所擬訂的綱要,僅先定架構及目標,具體內容日后再協商,此外,因為要協商簽署正式協議曠日持久,緩不濟急,為了考量實際需要,故先簽署綱要式的“架構協議”,并針對雙方較具競爭力或迫切的項目提早實施貿易自由化,如石化、紡織與食品衛生標準等,先進行互免關稅或優惠市場開放條件之協商,協商完成者先執行,這部分稱為“早期收獲”。

      ECFA所涉及的領域,主要是貨物貿易及服務貿易兩類,其次是投資領域,另外則為其他類型的經濟合作。在開放項目的相關規定方面,以貨物貿易及服務貿易的早期收獲清單為構成主體,并另行規定排除與保留之項目及措施,以及規劃兩岸逐步開放之時間表。在爭端處理的制訂事宜方面,為處理兩岸間因ECFA所可能產生之摩擦,協議文本中規定于ECFA生效后6個月內雙方須針對爭端解決程序展開磋商,而在機制正式成形之前,爭端則先通過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加以解決。

      3 增加兩岸貿易對臺灣經濟的影響

      3.1 有助于拉動臺灣經濟貿易的增長

      兩岸ECFA的簽訂,對臺灣經濟的增長將帶來更大的刺激作用。根據臺灣WTO 中心對《兩岸經濟合作協議之影響評估》研究發現,在允許資本積累為合乎現實狀況的動態模擬假設下,倘若兩岸簽署ECFA形式的協議,考慮臺灣經濟的現實,最終簽署的貿易開放實際方案,可能介于下列兩個情境之間:情境一:維持農工管制現狀,已開放的農工業品自由化;情境二:維持農業部門管制并且不降稅,工業部門解除進口管制且自由化。利用GTAP 模擬上述兩種情境,其動態模擬結果:在考慮資本積累的動態情境下,兩岸簽署ECFA將促使臺灣的GDP 上升1.65% ~1.72 %,總出口量上升4.87 %~4.99 %、總進口量上升6.95 %~7.07 %、貿易條件改善1.4 %、社會福利增加77.1 億~77.7 億美元、貿易余額增加17.6億~17.8 億美元。毫無疑問,“兩岸經濟合作協議”的簽署將有利于拉動臺灣經濟增長。

      3.2 可以促進臺灣出口支柱產業的發展

      從目前兩岸的貿易結構來看,兩岸貿易的主導產品——機電及高新技術產品,恰好是臺灣的貿易競爭優勢商品。兩岸的經濟合作交流將對臺灣的相關產業及產品帶來福利,從而大大拉動臺灣出口貿易及經濟盡快恢復發展。若兩岸沒有簽署“貿易自由化協議”,而中國與東盟簽訂的“ASEAN+1”生效,將大大削弱臺灣產品在大陸的競爭力。例如,2009 年臺灣對外出口的三大支柱性產業——石化產品、機械產品和汽車及其零部件,出口總額共計554.37 億美元,占對外出口比重的23.6%,中國對臺灣的適用稅率分別為6.49%、8.23%和14.92%,遠高于中國大陸給予東盟的優惠稅率0.98%、2.08%和7.04%。因此臺灣商品在大陸的競爭力就低于東盟產品,不利于臺灣這些產業的發展。而且,2007年這三類產品臺灣出口至大陸的占臺灣出口至全球的商品比重分別為43.34%、27.04%和5.4%,就業人數分別約為5.7萬人、32.7 萬人和8萬人,中國大陸是這三類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其兩岸貿易狀況將直接決定臺灣46 萬多人的就業問題。

      3.3 有助于提高臺灣服務業就業水平

      臺灣經濟已經由工業社會進入服務型社會,其服務業在GDP 中的比重在1995年突破60%后,目前已近70% 之高;創造就業機會超過55%,已成為帶動臺灣經濟繼續增長的關鍵。但是,近年隨著臺灣主導產業的加速外移以及人均收入增幅趨緩,服務業進一步發展面臨升級及拓展海外市場的壓力越來越大。國際金融危機后,島內失業率不斷升高,島內人民迫切的需要工作崗位,而服務業是吸收就業的良好途徑。2005 年,臺灣服務業就業人口占全社會的比重已達58.3 %,超過工業部門就業人口二成多。服務業逐步成為臺灣新增勞力及第一、第二產業釋出勞力的主要吸納部門,并且由于臺灣目前大部分服務業部門均屬于勞動密集型,對人員就業、創業的進入門檻相對較低,因此,若兩岸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服務業的發展將為臺灣低層次教育水平人口的就業提供大量機會,為臺灣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貢獻頗多。

      3.4 有助于促進臺灣服務業支柱產業發展

      現階段隨著臺灣制造業大量外移,臺灣很多服務業行業都出現過度發展、市場飽和的情況。特別是以臺灣最大的知識密集型服務業——金融業為例,目前臺灣共有大小金融機構超過6000 家,金融產業幾近飽和,金融業處于完全競爭狀態,平均市場占有率很低,金融機構的贏利能力也不斷下滑。臺灣制造業外移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投資大陸的臺商都需要金融機構提供配套服務,加之隨著大陸經濟的發展,大陸金融市場需求前景十分廣闊,臺灣金融機構對大陸投資可謂需求迫切且期待已久。“服務貿易自由化”協議的簽署使臺灣金融業在大陸投資的限制可能降低。臺灣金融機構赴大陸地區設立分支機構,不僅可以就近為大陸臺商提供金融服務,協助臺商解決融資問題,并降低本身所承受的經營風險,更可利用大陸市場促進臺灣金融業的進一步發展,透過產值提升,促進臺灣經濟及金融市場發展。

      除金融業外,臺灣的其他服務業也都面臨著類似情況,都有前往大陸尋找和擴大市場的迫切需求。特別是,中國與東盟簽訂的“ASEAN+1”生效后,將更不利于臺灣服務業在大陸的投資與市場競爭。如中國大陸對電腦及其相關服務業、運輸服務及物流服務等行業仍限制合資形態,對部分行業的開放仍有諸多限制。兩岸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臺灣可與大陸協商提供與東盟相同的運營條件,要求以獨資形式對大陸的服務業進行投資,并將部分行業的開放納入協議的早期計劃,擴大臺灣服務業在大陸的市場規模。

      參考文獻:

      [1]李非,吳鳳嬌.國際金融危機下的臺灣經濟形勢分析[J].臺灣研究集刊,2009(2):73-75.

      [2]王領.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及其對臺灣經濟發展影響分析[J].思想戰線,2010(2):33-35.

      [3]蔡洪杰.兩岸貿易與臺灣經濟增長關系的協整分析[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103-105.

      [4]張英.臺灣外貿情況分析[J].海峽科技與產業,2010(4):95-97.

    點擊下頁還有更多>>>有關臺灣的政治論文

    27035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福利在线观看|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下载| 久久中文字幕网站篠田优| 美国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综合网 |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推出| 久久综合久久鬼| 美女脱了内裤打开腿让你桶爽 |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xxxxxx日本处大片免费看| 欧美极度另类videos|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电台女诗岚第1到4部分| 国产福利片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免费观看 |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天天狠狼|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 韩国无遮挡羞羞漫画| 妞干网免费视频|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夜夜添狠狠添高潮出水| 久草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欧洲男同同志videos|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猫咪免费观看人成网站在线| 国产最猛性xxxxxx69交| 一级国产a级a毛片无卡|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高清不卡 |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动漫版 | 美女被爆羞羞网站免费|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久久99热精品这里久久精品| 永久在线观看www免费视频|